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64章 一兵一卒未出!照样能杀你!
好不容易来一趟,就这样离开了,对士气会造成极大的打击。
也先双手攥紧,他意识到自己的懦弱,连忙道歉。
瓦剌大军,再次发起第二波冲锋。
距离钢丝百米之外,战士们下马,小心翼翼的跨过钢丝。
钢丝布置的高度很刁钻,人能过去,马是过不去的,因此,他们只能步行。
瓦剌士兵左顾右盼,没有发现一个明军,小心谨慎的缓慢靠近。
然而,下一刻。
有一名士兵的脚仿佛踩到一块硬硬的东西,没有多想,直接抬脚。
只听得一声金属摩擦声,随后。
砰——
原地炸成血雾!
地雷爆炸后四散的铁片,混在土花之中,又让周围的士兵受了伤。
“???”
这边发生的意外,让其他士兵下意识停住了脚步,不敢再往前。
古代是有地雷的,最先出现于南宋时期。
当时宋军与金军对战时,提前将火药埋设于地下,再通过引线引爆,在《武经总要》中有描述。
到了明朝,真正意义上的地雷,已经出现,名叫“炸炮”。
【《火龙经》记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入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长线穿火槽。”】
触发方法类似于现代地雷的踏发式,一直沿用到清朝。
话说清朝也挺牛逼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面对强大的英军节节败退,万念俱灰时找到了一本古书,就是明末著作《天工开物》,里面记载了很多火器制造的内容。
然后,有了参考书的清军,搞了三个月水雷,愣是没造出来。
由于清军的火器数量严重不足,甚至还把元朝时期的大炮搬来用。
地雷的研发,对于工部来说,丝毫没有任何难度。
因为《火龙经》成书于1412年,说明技术已经成熟,只是稍微完善一下触发方式,再装填更多的颗粒火药,使其威力更大。
那么,瓦剌吃过地雷的亏吗?
很有可能,没吃过。
地雷通常需要埋在城外不远处,据史料记载,瓦剌是用骑兵破开明朝城池的。
后世人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骑兵究竟该如何攻城?
经过查阅才知道,哦,原来攻破的都是类似于土木堡那种小堡垒,而非高耸的城池。
明中期的明军实力,说实话并不弱,千万不要受“土木堡之变”影响了。
那是朱祁镇又菜又爱玩。
经过短暂的停顿后,在也先的死命令之下,战士们重新启程。
只是,越往前面走,触发的地雷越多。
时不时响起的爆炸声,不断冲击着战士们脆弱的神经。
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化作血雾,有人的心理防线,崩塌了。
“不,不!我不要打仗,我想回家!”
其中一名战士“哇”的哭出声,他立即调头回去。
结果没走几步,哭声戛然而止。
因为,他不小心触发了地雷,被炸成血雾。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