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86章 如何保证绝对的公平?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哪怕到了意识形态更先进的现代,还不是有人觉得不公平?
平民子弟很有自知之明,他们压根就不会去报名科举,明知争不过,何必徒劳?
但“武举”就不一样了,比蛮力,比耐力,比意志力
我们连朝不保夕的穷困生活都坚持过来了,难道比赛的苦,还能比我们从小到大吃过的苦,还要苦吗?
我们虽然穷,却未必会输!
方逸风的逆袭人生,给予平民子弟极大的鼓舞。
至此,一个又一个的平民子弟,踏上了武举之路。
武举考核,不需要花钱培训,你只要在日常劳作中,加大负重,一边养家,一边训练。
如今大明新的武勋,绝大部分都出自平民子弟,他们明白,今天的荣耀富贵,都是拜谁所赐?
他们对皇帝感恩戴德,忠诚度更甚往昔。
明朝的科举是改革了,考核内容确实与过去相差甚远。
尽管,朱祁钰为了平衡两大阶级的巨大落差,在秋闱之前,都会安排国子监博士,集中培训考生。
由于《三年科举》此类的参考教材存在,平民子弟根本买不起,差距越来越大。
就算真的有绝世天才,恰好参加了培训,又收到朝廷免费提供的教材,却因为缺乏做实验的条件,依旧难以理解试题内容。
在过去,平民子弟还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实现逆袭人生。
现在好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对于平民子弟来说,更是毁灭性打击。
朱祁钰表示没有办法,他尽力了。
现在哪怕国子监开遍了天下,尽管没有实现全国义务教育,相比过去已经好太多了,文盲率逐年降低。
可是,依旧有很多人没有上学。
不是他们没有钱,读书是免费的,报名手续并不麻烦,而是平民子弟肩上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
读书,在他们的人生里,本就是一件奢侈又浪费时间的事情。
小农经济最大的问题,不是封建的社会结构,封闭保守的认知体系才是真正的枷锁。
朱祁钰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残酷的现实,会教他做人。
有没有办法打破这个持续一千多年的格局呢?
有,就是简单粗暴的摧毁农业生态,逼迫农民走出田地去寻找谋生之业。
但是,何必呢?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被强迫退伍的六万士兵,他们得到了妥善安排。
由于没有一个士官主动申请退伍,所以他们的福利暂时不提,只说普通士兵的。
首先,一次性发放一笔价值百两银子的退役金,相当于他们原来当兵五年的总收入。
其次,各地方的巡检司改革,优先录取退役士兵。
在大明,负责日常巡逻城池、维护治安的兵力的军事机构,就是巡检司。
但是,跟大家想象中不一样的是,巡检司的人员,由地方招募,非正规军。
这样就会导致,地方官员会一直往这个部门塞自己的亲信,哪怕村里的野狗,也要让它吃上一口皇粮。
最关键的是,由于不受朝廷管控,巡检司的薪资是不透明的。
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比如说某地县令,让自己的小舅子进入巡检司,然后每个月发放几百两甚至几千两的工资到他名下,将自己压榨百姓来的黑钱成功洗白。
操作也十分简单,无非是修改一下账簿罢了。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