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0章 把两个负面教材放进去?
朱祁钰制定出来的历代帝王庙新增名单,现代人看了之后,大都会觉得。
“不是哥们,最后两个怎么回事?他们也配?”
然而,放在明朝,这群大臣就会想。
“皇帝你想干嘛?最前面两个怎么回事?他们也配?”
你看,这就是古今思维的差异了。
搞清楚问题之前,先来看看朱元璋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里面都供奉祭祀着哪些帝王?
首先是【三皇五帝】: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三皇五帝是从古至今,公认的华夏始祖。
其次是【夏商周三代圣王】:夏禹(夏朝开国之君)、商汤(商朝建立者)、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周成王姬诵(巩固周制)。
这时候就会有人在想了,夏商都是开国之君,那周文王姬昌怎么不见了呢?
真相是,周武王才是周朝的开国之君。
周文王直到临死时,他还是商朝的诸侯(西伯侯),虽然奠定了周朝基业,但终其一生并未推翻商纣王,也未正式称王。
同时,周文王诸侯的身份又略显尴尬。(隋文帝躺枪)
朱元璋在确立祭祀名单时,特别强调“得国之正”,即必须是正统的开国皇帝或功业显著的守成之君。
接着是【汉唐明君】: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汉文帝刘恒(文景之治)、汉光武帝刘秀(东汉中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以上四个帝皇,应该毫无争议吧?
最后是【宋元君主】: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开国)、元世祖忽必烈(元朝建立者)。
忽必烈能够进入历代帝王庙,最重要的是政治需求。
朱元璋希望后世也承认明朝的正统,因此承认前朝(元朝)的正统性,以形成“天命传承”的链条。
还有,明朝初期有大量蒙古人归附,朱元璋为了笼络蒙古旧部,还有稳定边疆,无论如何,他都得承认忽必烈的伟大。
不过,嘉靖皇帝后来又移除了忽必烈,原因是北方蒙古(鞑靼)威胁加剧,以示对蒙古的否定。
至于辽金夏三朝君主为何没能被朱元璋放进去呢?
能进历代帝王庙的评判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一统王朝”,辽金夏只是占据北方,还不够资格。
此时,就会有人问起,那宋太祖为啥又能进?
呃,这个问题问得好呀。
所以,嘉靖皇帝一视同仁,将辽太祖、金太祖和金世宗也加了进去。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何秦皇汉武,没有进入这份名单呢?
朱元璋的评选标准:得国之正、创业之主、守成之君。
他选出来的十六位皇帝,基本上都是开国君主(因为他自己也是)。
而汉武帝的名声,放在古代说实话不太好,非常具有争议性。
好的评价就不看了,无非是“击匈奴、通西域、尊儒术”等开拓性成就。
哪怕司马迁被宫刑,他依旧肯定汉武帝的功业。
我们看负面评价,精选几位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汉武骄奢,国祚几绝。”“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宋神宗赵顼:“汉武帝至不仁,以一马之欲劳师万里,侯者七十余人,视人命若草芥,所以户口减半也。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岂可如此!”
宋高宗赵构:“武帝以雄心,内慕神仙,外攘夷狄,穷边黩武,天下骚然矣,非用损以持盈也。”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