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5章 同僚
宗辞入了翰林院之后,并未如外人想象中那般顺遂。翰林院名声虽好,可其中宦海沉浮、党争明暗,比寻常六部还要复杂。京中贵胄子弟扎堆,宗辞出身寒门,即便中了探花,也照样被人视作“泥腿子爬高枝”。
上任第一日,宗辞便被分到了“校典司”,说是编撰史册、修订书籍,实则是最清苦、最不得重用的一处,每日抄写、誊录、校对,不许添字,不许删句,只能做个笔头活计。
“这活儿,换做旁人怕是早疯了。”旁边年长的编修严修叹道,“不过你这小子倒像是乐在其中。”
宗辞轻轻一笑,“儿时家贫,书本难求,如今能日日对着这皇家藏书,已是极大的福分。”
他是真心喜欢书的,一页页翻阅、一笔笔抄录,看似枯燥,却让他如鱼得水。
可也正因为他的平静和稳重,惹来了部分翰林的不快。那位崔修撰便是其一,祖上两代翰林,自恃清贵,对宗辞冷嘲热讽不止。
“探花如何?不过是从西北刮来的寒风,寒门书生配谈国政?”
宗辞不动声色,只温言回道:“翰林院重文重德,倘若以门第论高低,那与斗鸡走狗之流何异?”
话音落地,不少同僚低头憋笑,薛奉言更是拍了拍他肩膀道:“说得好。”
薛奉言是山东来的同进士,家中虽有些薄产,但并非显赫,早就看不惯崔修撰那般仗势欺人。两人一来二去,成了翰林院中罕见的至交。
可人心叵测,宗辞也曾险些着了道。
一日他交上去的修史初稿,竟被人暗中调换成满是错讹的版本。若非宗辞早有备份,怕是要背个“学术不谨”之名。
他查不出是谁动的手,却记下了这个“教训”。这京中不比西北,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但宗辞并不畏惧。他从荒野走来,披荆斩棘而至朝堂。既然能中探花,便不怕再与这些庙堂之人周旋。
那日傍晚,翰林院外烟霞流金,宗辞站在长廊下望着满天晚霞,忽而一笑:
“这天下太平还远,书要修,官要做,路还长。”
他没有看到,此时院门之外,一个身影悄然停下脚步,那人望着翰林院高墙,眼神复杂。
而在另一边,洛云京的“大小姐的茶”早已成了京中时尚地标。
春闱放榜之后,她特意推出了几款新饮:“探花红豆乌龙”,“状元芝芝抹茶”、“榜眼芋泥厚乳”、“及第杏仁香草奶”等,每一杯都以科举元素命名,再加些吉祥话语作为文案,吸引了无数进士、举人,甚至连未考上的寒窗学子也趋之若鹜,取个好兆头。
门外日日排长龙,小厮甚至要维持秩序。那些贵女贵妇更是抢着拍折扇、手帕与奶茶的合照,说是“状元妆”的必备。
而火锅店也热度不减,不少官员子弟都以能在这里设宴为荣。
“听说探花郎就是东家亲戚?”
“可不,这家店如今京中无人不晓。”
洛云京乘胜追击,又开了“状元斋”,售卖文房雅器与学子用品,文人墨客接踵而至。
正当生意风生水起之时,建安候府忽然传来请帖。
侯夫人亲自上门,“云京啊,当年的事,都是我们不懂事……如今你也是体面人,是我们眼拙了。”
洛丹也挤出笑,“我们终究是一家人,往后还得常来常往。”
洛云京抿了一口茶,微微一笑,“夫人说得是。只是,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你们‘家’里的人。”
“你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她放下茶盏,“我日子过得很好,无需再倚赖任何家族。”
送走二人,伊五丫问:“姑娘,你就不怕他们报复?”
洛云京淡淡笑道:“他们要真敢再来,那可不仅仅是侯府的脸面问题了。”
然而,她才说完这话没多久。
便听得掌柜小跑进门,满脸焦急:“姑娘,不好了,二皇子在宫里传出话来,说你铺子牵连党争,太子也有份……”
宗辞在翰林院逐渐站稳脚跟,也因为才思卓绝,被安排参与编纂《前朝典范》一书。虽是众人梦寐以求的差事,却也意味着站到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京城却忽然传出流言,说宗辞能中探花,不过是靠太子在背后运作,是太子为提拔外戚,暗中使力。甚至有人将火锅店与奶茶铺子都牵扯进来,说是宗辞夫妇开铺子收买人心,借此在民间培植势力。
这一日,宗辞刚从翰林院回来,尚未换下朝服,便听洛云京道:“你知道吗?今天下午就有说书人在茶馆里编排我们,说你靠太子,说我靠裙带。”
宗辞蹙眉,低声道:“我早料到风头太盛,必有人眼红。”
“说书人不打紧,”洛云京喝了口奶茶,“关键是今日有不少东宫的旧臣突然来店里,借着喝茶说话,实则打听消息。”
宗辞点了点头:“看来,是有人在后头推动风向。”
而此时的东宫,卫子潇也听到了风声。
他正在与几位心腹商量新一批军用物资的分配,副将低声说:“公子,有人开始在御前进言,说殿下近来所用人等,多与商贾之家有关。”
卫子潇眉头大皱,他知道这背后必定又是二皇子的手笔。
果不其然,太子在第二日的早朝上,便被人弹劾,说其纵容外戚,过度亲近民间商贾,坏了朝纲。
皇帝虽然没有发怒,但脸色亦不甚好。
一时间,朝堂风声鹤唳,京中贵族亦纷纷观望,许多原本接近洛云京的人家都开始疏远。
建安候府更是落井下石,洛丹在外散布谣言,说洛云京根本不是贵族出身,却要在京中摆出贵妇派头,如今祸及夫君,不知收敛。
这场风波从朝堂烧到市井,再蔓延至翰林院,甚至有人开始暗中搜集宗辞过去的一切材料,试图寻找可攻之处。
可就在这时,一道密信悄悄送到了宗辞手中。
“二皇子那边动手了,他们准备联络一位翰林旧臣出山,对你进行参劾。”
宗辞手指微顿,看着信纸冷声一笑,“要么不动我,一动,我也不是吃素的。”
宗辞先是按兵不动,只私下去拜访了那位被传即将参劾他的旧臣——高阳伯旧部李修贤。
李修贤早已致仕,性情孤高,一向不参与朝局。宗辞亲自带着笔墨书册登门,说是请教古代注史之法。两人一番谈话之后,李修贤竟对宗辞颇为赞赏。
临别时,李修贤拍了拍宗辞肩膀,说:“外人说你仗势,其实我看你,像极了年轻时的高阳伯。无惧权贵,自有风骨。”
数日后,二皇子果然在朝堂上发动攻击,由齐世子出面,联名弹劾宗辞与太子结党营私,言辞犀利,煞有其事。
绿妖采莲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