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二百四十一章 同流
高仁厚注意到了李倚的担忧,他看着李倚那充满怀疑的目光和疑惑的语气,突然间有些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意识到了李倚的顾虑所在,自己也有些尴尬地笑了起来。
“哈哈,大王莫要担忧,”高仁厚连忙解释道,“上次的失败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但这次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那些潜入县城的老兵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伪装得十分巧妙,绝对不会轻易被发现。”
上次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因为自己一些关键的细节没有处理好,再加上当时永宁的警觉性非常高,所以才导致了最终的失利。
不过这一次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几座县城完全没有任何防备,毕竟是在让李茂贞移镇之前就已潜入城中。
高仁厚的一番话让李倚稍微安心了一些,但他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战争中的变数太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不过看着高仁厚那信心十足的样子,李倚也不再纠结。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已经决定让高仁厚为主帅,那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于是李倚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说道:“很好!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我自然也就放心了。”
高仁厚连忙点头应道:“大王放心,我定会小心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顿了下后高仁厚忍不住开口问道:“只是不知道李参军那边现在情况如何?”
原来,李振前往陇州已经有五六天时间了,可至今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对于李振的口才和能力,李倚可谓是信心满满,他相信李振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宽慰高仁厚道:“仁厚啊,你完全不必忧心,长安到陇州可有好几百里路,这一来一回也需要不少时间。”
尽管李倚这么说了,高仁厚的脸上还是有些忧虑:“大王,陇州至关重要!若是陇州不肯出兵相助,那我们后续的计划恐怕就难以顺利开展下去了。”
李倚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此时此刻,他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唯有选择相信李振能够不负所望。
“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暂且等待了。”李倚无奈道。
高仁厚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稍作沉默后,他忽然又开口道:“大王,有件事比较奇怪。最近兴庆宫附近多了一些行踪诡异的人,我怀疑他们是凤翔那边派来的探子。
所以,我打算趁着夜色,悄悄地将一部分精兵派出城去,而其余的士兵则继续留在坊内,以迷惑那些探子。待到时机成熟,我们便可给对方来个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倚闻听此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连忙说道:“哈哈,仁厚,这仗具体该怎么打,全听你这个主帅的吩咐。不必事无巨细都向我汇报,我相信你!”
高仁厚见李倚如此信任自己,心中倍感欣慰,他赶忙抱拳施礼,领命道:“谢大王信任!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永兴坊,凤翔进奏院。
这几日,这里可谓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每天都有大批朝中的文武官员频繁地出入此地,使得原本就不大的院子显得格外拥挤。
李茂庄抵达长安后,便马不停蹄地按照其弟李茂贞的指示行事——四处撒钱。果不其然,这一招很快就见到了成效。
以宰相张濬为首的一批文武官员,接二连三地向僖宗呈上了数道奏章。与此同时,李茂贞找人精心撰写的请愿书也被顺利呈递上去。
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如此,朝廷方面却始终未见任何动静。这让李茂庄心中愈发忐忑不安,他不禁开始担心起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
无奈之下,李茂庄只得再次紧急喊来张濬,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张相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至今都未见有消息传来?”李茂庄在房间里焦躁地来回踱步,满脸愁容地对张濬说道。
张濬见状,也不禁叹息一声,无奈地回答道:“我也实在是不清楚啊,圣上已经连续数日未曾上朝了,我数次想要觐见圣上,都被拒绝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李茂庄听闻此言,心情愈发沉重,他喃喃自语道,“我可是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啊,本以为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谁承想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张濬一脸的无奈和苦涩,他叹息着说道:“圣上不愿意见我们,我也是束手无策啊。”
看着张濬那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李茂庄心中的怒火噌的一下起来了,他瞪大了眼睛,怒视着张濬,毫不客气地威胁道:“张相公,你可别忘记了,如今朝廷大权可是被杨复恭牢牢把持着。
虽然他碍于圣上的面子,对你担任宰相一事做出了些许让步,但你真以为圣上能够一直庇护你吗?
一旦杨复恭找到了合适的机会,你觉得你还能稳坐这宰相之位吗?”
李茂庄越说越激动,他的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若是没有我们凤翔在背后给你撑腰,你觉得你还能保住你现在的荣华富贵吗?恐怕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像丧家之犬一样,被人赶出京城吧!”
听了李茂庄威胁的话语,张濬心中猛地一紧,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他心里非常清楚,李茂庄所言不假,杨复恭虽然目前尚未对他动手,但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他与杨复恭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杨复恭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如今杨复恭权势滔天,张濬自知无法与之正面对抗,唯一的选择便是设法自保。
而朝廷中唯一能够与杨复恭抗衡的睦王,却对他的示好毫不领情,这让张濬感到十分无奈。
就在张濬陷入绝境之际,李茂庄突然找上门来。
张濬心中一动,他想到凤翔距离长安较近,而且李茂贞也是一个让杨复恭颇为忌惮的人物。如果能够与凤翔交好,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李茂庄的要求。因为他明白,一旦李茂贞离开凤翔,自己便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到那时,恐怕就只能任由杨复恭摆布了。
想通了这一点,张濬稍稍定了定神,然后对李茂庄说道:“李将军,你先别急,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好好考虑一下。”
说完,张濬便开始全神贯注地思考起应对之策来。他眉头紧蹙,双手抱胸,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嘴里还念念有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濬的额头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仍然没有停下思考的脚步。
终于,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张濬的眼睛突然一亮,他像是抓到了什么关键线索一般,兴奋地拍了一下大腿。
然后,他快步走到李茂庄身边,俯下身去,压低声音,将自己想到的主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茂庄。
李茂庄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待张濬全部讲完后,李茂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用力地拍了拍张濬的肩膀,说道:“好啊,张相公,你这主意真是太妙了!我马上就去照你说的办!”
说完,李茂庄转身匆匆离去,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实施这个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