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3章 住在洞天福地的崔家
谭庸并不担心,虽然明着没有人跟进去,那是给崔家面子,夫人登门拜访避世家族不是小事,他早有安排,谁让主子担心夫人不会武功,会吃苦头呢?
只不过看夫人身边的小丫环一个个都被养得太好,颇有些单纯的样子,也就懒得说出口了。
碧桃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竹林外踱步。
谭庸靠在缓坡上闭目养神。
此时的京城依旧是春寒料峭时,但江南却绿树如茵,只是风有些凉,初春的天气愈发明显了,不得不说,若非泾水河每年都会有大小不等的洪水泛滥,这里确实是福地啊。
崔家择山避世,也是为了逃避水患,地势高,总是会安全许多。
拾级而上的温令仪和谭庸的想法如出一辙,走过竹林后,确实如同进了世外桃源一般,拾级而上的青石台阶非常宽阔平稳,两边依着山势建造的梯田里,翠绿的瓜果藤蔓,金黄的稻穗和红彤彤的红粮,这哪里是山?分明是取之不尽的粮仓。
崔振陪在温令仪身侧,见温令仪眼底都是惊喜之策,开口说道:“江南之地气候适宜,这里是山腹之地,群山环绕又能挡住寒气,所以这些粮食还没着急收,温二小姐有所不知,这里还有地脉温泉,哪怕就是现在播种一些瓜果和青菜,也能长势良好,不会收到冬日寒冷的影响。”
“真是风水宝地啊。”温令仪收回目光看着崔振:“这里面蕴含了崔家的大智慧,能得到庇护,崔家族人是福报极大的。”
崔振笑着摇了摇头:“利弊都有,如今的后生们都不想困顿在此,衣食无忧总会养出来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思。”
“伯父是爱护崔家后人,但生于天地间,但凡不用为温饱发愁,都会有雄心壮志,天下百姓苦难不觉,唯有能为天地立心的人,才会有悲悯心,想要为这些寻常百姓谋求个安稳。”温令仪说:“泾水河水患的余威是时疫,春日开始时,时疫会反扑,泾河府那边已经很严重了。”
崔振没接茬儿。
温令仪也没继续说。
其实崔振已经透露出来崔家的想法了,这就足够了,至于崔家什么时候出山,谁请崔家人出山,温令仪认为自己的份量还是不够的,也不合时宜。
半山腰,崔家的宅院就在这里,这里是个很大的缓坡,还有新开凿的痕迹,看来这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
虽然占地很大,但并不会给人气势磅礴的压迫感,更像是精致的村落,如出一辙的石头房屋,门前的石桌石凳,院子两边的绿树红花,闲适的崔家族人三五成群,或是织布绣花,或是编筐做笼,还能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不疾不徐,声音悠长。
不见鸡鸣狗叫,远处有桑麻,孩童背着小书包从学塾回来,排着队,背诵千字文的声音抑扬顿挫。
温令仪发现自己只是站在村头,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份闲适的美好只怕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特别是那些争名逐利的人。
崔振立在温令仪旁边:“崔家不问世事,但耕读传家的祖训是被所有崔家后人恪守的家规。”
“真是羡煞旁人。”温令仪由衷的说。
崔振笑了:“请。”
温令仪走进来村口的一户人家,门口并不特别,也无小厮守门,从大门进来,迎面是五开间的青石瓦房,两边耳房,东西厢房,回廊的屋檐下挂着风铃,风过有清脆的叮咚声,院子里种着一颗石榴树,还有一颗桂花树,花圃里种着的花草都是精心排布过的。
崔振带路到明堂外,恭敬地立在门外:“母亲,温家二小姐到了。”
“快请进。”
屋子里传来的声音透着慈祥。
两个中年妇人从屋子里出来,给温令仪行礼:“贵客远道而来,母亲恭候多时,请。”
温令仪还礼后迈步进了屋。
屋子里的家具摆设透着古朴,头发花白的老夫人坐在椅子上,眉眼确实慈祥,打量着温令仪,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累了吧?秀云啊,去做点儿饭菜招待贵客。”崔老夫人说着,请温令仪落座。
温令仪行礼后坐下来:“沿途风景怡人,并不觉得累,冒昧登门叨扰,您老勿怪。”
崔老夫人摇头:“不碍事,不碍事,温小姐能来必定是有能用得上老身的地方,老身知道温小姐在京城救了很多百姓,此番来到江南府也必定是为了救人。”
“正是,老夫人应是知道的,外面时疫愈发严重,朝廷派太医到泾河府,也带来了草药,可对于百姓来说杯水车薪,应付泾河府那边已然吃力,泾水河南岸的江南府怕估计不上,所以我想要请邓家出山,得了沈济生神太医的指点,唯有老夫人从中帮忙,才能见到邓家人。”温令仪笑着说:“我这就厚着脸皮来了。”
“哦。”崔老夫人缓缓点头:“原来是这样啊,老身倒是也很久没有登门了。”
温令仪赶紧起身一躬到地:“老夫人大义,令仪替江南府的百姓谢谢您。”
崔老夫人伸出手扶着温令仪:“生于斯长于斯,能做点儿事是应该的,无需温小姐如此大礼,只是今日天色已晚,留宿山中一夜,明日下山去江南府如何?”
“如此,令仪也当一回这山里的神仙。”温令仪笑道。
崔老夫人让人给温令仪安排了住处,从角门过去一个整洁的跨院,两个小姑娘被安排过来陪着温令仪,崔家没有仆从,两个姑娘是崔老夫人的孙女。
年长的姐姐叫秀莹,今年十二岁,妹妹叫秀珠,今年十岁。
两个小姑娘十分活泼,围着温令仪问东问西。
温令仪温声细语的给她们讲京城和沿途的风土人情,听得两个小姑娘都入迷了。
崔秀珠拉着温令仪的衣袖:“姐姐,我长兄说泾水河的水患要建堤坝,堵也要疏,沿途开辟水道,引水北上可灌溉大面积农田,我长兄……唔唔……”
“你惯会胡说八道,长兄也是胡诌。”崔秀莹松开捂着妹妹嘴的手,低声呵斥。
温令仪勾了勾唇角,怪不得崔振会说后生晚辈总是不知天高地厚,虽然不一定就是因为泾水河一事,但治理水患这是大事,必定是让崔振无奈的根源之一。
“秀莹,我只是会点儿岐黄之术,就算秀珠说了,我也听不懂,再者治理水患是朝廷的事,我们这些草民只能纸上谈兵,说说嘴罢了。”温令仪说。
崔秀莹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祖父宠惯着长兄,所以长兄总是不知天高地厚的。”
“谁家妹妹会在背后编排自己的兄长呢?”崔东昊立在门口,扬声接了话茬儿。
温令仪起身福礼。
崔秀莹头疼的抬起手压了压额角,快步过去:“长兄勿怪,倒也算不得编排,你可真真是不守规矩,温家姐姐是女眷贵客,你来作甚?”
崔东昊低声:“祖父差我来请温小姐去书房。”
温令仪心思一动,这位崔老大人要见自己?难道崔家要现在出山吗?
夏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