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3章 把话说明白
柳叶去食品厂上班后,余紫嫣让老吴和杜之秋带着几个知青一起到大队部整理大家捐赠的衣服。
大队部那边,十几个麻袋堆得像座小山。
余紫嫣带着大家把麻袋一个个打开,把衣服裤子拿出来仔细检查。
哎哟,这些衣服真是五花八门。
有新的也有旧的,大小不一,还有婴儿用的小被子。
余紫嫣看见老吴和他孙子穿得单薄,就让他去挑几套。
这牛头村穷得连保暖的衣服都没法保证,谁还在乎衣服是不是别人穿过的?
老吴认真挑选了四套厚厚的棉衣准备过冬,他和江冬冬每人两套。
抱着软乎乎的棉衣,老吴乐得合不拢嘴。
大队里的其他人听说这事,也纷纷跑来挑衣服。
余紫嫣没法把剩下来的寄走,就拿了两包还没拆封的,让大家随便挑。
之后,她就带着大家缝缝补补,把衣服整理得整整齐齐,装箱打包好,再用拖拉机运到县城,统一寄往牛头公社。
包裹刚一寄出,甜城市和省城那边就开始传些闲话。
好多人都在嘀咕,金桂大队当时信誓旦旦地说要用卖鱼丸的钱支援“王屠夫案”受害者的家属。
眼看着快年底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呢?
“供销社的鱼丸卖得这么火,赚了不少钱吧!”
“哎呀,你们别太认真了,那不过是吸引人的幌子罢了。”
“我觉得,金桂大队不会一分不拿。话说出去了,他们总不能打自己脸吧?随便拿点出来应付一下就行了。”
“还真是有这个可能。”
“嘿嘿,你们等着瞧吧,他们肯拿出手的钱绝对超不过五百。”
“五百?能有百十块就不错了!”
这些话越传越邪乎,最后竟然变成了“我亲戚就在金桂食品厂上班,听他说金桂食品厂的领导亲口讲的”。
此时的金桂食品厂,最后一波货出了门就开始放寒假了。
发货结束后,余紫嫣就和杜之秋、郑梅以及会计大姐四个人,赶紧算了算鱼丸的总销量。
接着又算出“互助金”的数额,跟几个供销社核对无误后,专门把这笔钱提出来,由会计大姐和林富生亲自送到受害者所在的大队。
为了避免直接面对受害者家属,以免触碰他们的伤心事,余紫嫣请县革会的妇女主任帮忙代为转交。
看着会计大姐和林富生去当“散财童子”,大队里不少人心里酸溜溜的:
“他们三个真是会做人,用我们的钱去做好事。钱是我们挣的,但好名声却被他们占去了。”
他说的“他们三个”,指的是余紫嫣、李胜利和林富生。
有人很不乐意:“那可是食品厂的钱……”
“哈哈,你太天真了。食品厂的钱最后不还是归我们嘛,他们花的钱也就是咱们的!”
那个“不乐意”的人被这话堵得哑口无言。
家里有人在食品厂的,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就解释道:“食品厂因为‘王屠夫事件’闹得名声很臭,就算鱼丸再好吃,也没人买!余紫嫣提议捐款,就是想给食品厂挽回面子。”
“没错,那时候咱们就像过街老鼠一样,出门都抬不起头来。要是没有余紫嫣登报说要捐款,食品厂能不能挺住还难说呢!”
“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食品厂陷入‘王屠夫事件’全是因为余紫嫣的私怨。要不是她,食品厂哪会落到这步田地!”
那个不停插嘴的人被说得受不了,冷笑着说:“按你的意思,当年余紫嫣、李胜利还有林富生干脆别开这个厂了,人家累死累活挣的钱全让你吃了,还天天挑刺。要不你就叫他们关门吧,一分钱不赚,继续苦哈哈地过日子,这样你就舒坦了?还是说余紫嫣养你养得太好了?”
那人被这话堵得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立刻闭嘴,不敢再乱说话了。
村子里的闲话还是停不下来。
余紫嫣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理会这些。
她拿到妇联的收据后,就直奔甜城市去了。
把“互助金”的公告和收据复印件贴在了每个供销社的告示栏里。
不会双引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