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第140章 强渡第聂伯河(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0章 强渡第聂伯河

最南端的南方面军,由费奥多尔·托尔布欣上将指挥,兵力约43万人,配属近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托尔布欣的部队任务同样属于辅助进攻,但意义重大:不仅要固着德军南翼部队,还要为后续进攻克里米亚北入口做准备。南方面军在扎波罗热—第聂伯河下游实施的渡河战斗,将形成对德军防御体系的纵深牵制。

总体而言,四个方面军的部署体现了苏军对全线战役连续性和多点压力的重视。主攻方向明确集中在基辅和克列缅丘格区域,力争在那里打出突破口,解放基辅并夺取第聂伯河北岸制高点。辅助方向则分别在第聂伯河中下游,牵制德军南翼,迫使曼施坦因无法集中足够兵力应对任何一个方向的主攻。

这场强渡作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跨河进攻。四个方面军总计约恐怖的270万人的兵力、超过2800辆坦克和22门左右的各种火炮,以及数千架航空兵集群,构成了对第聂伯河防线的“立体打击”。红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很清晰:在德军尚未完成工事、兵力尚未重整时,迅速推进,不让其获得重新固守乌克兰的机会。

为了解决渡河工具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工兵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在后方紧急征集了超过3000艘渔船、农用船,以及大量的橡皮艇、木筏。同时,后方的工厂也在日夜赶工,制造标准化的浮桥材料。这些渡河工具,通过大量的夜间运输和巧妙的伪装,被秘密地运送到了第聂伯河东岸的隐蔽集结点。

与此同时,苏联空军的第2、第5、第8等航空集团军,也完成了集结。他们的任务,是在强渡开始时,夺取制空权,并用猛烈的火力,压制德军在西岸的防御阵地。

一张天罗地网,已经悄然张开。第聂伯河,即将见证一场真正的雷霆风暴。

9月15日前后,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第聂伯河强渡战役,全面展开。

战斗,通常在深夜打响。

苏军的先头分队,往往是一个连或一个营的精锐步兵。他们乘坐着简陋的木筏、橡皮艇甚至是用木头和油桶临时捆扎的浮筏,在夜色的掩护下,划着桨,悄无声息地向对岸摸去。

这是一场勇气与运气的较量。德军的探照灯不时扫过漆黑的河面,机枪的曳光弹像死神的镰刀,在水面上来回扫荡。无数的苏军士兵,还没来得及踏上西岸的土地,就和他们简陋的渡船一起,沉入了冰冷的河底。

但总有那么几艘小船,能幸运地冲上岸。这些英勇的士兵,一旦上岸,就立刻用手榴弹和冲锋枪,端掉德军的机枪火力点,为后续部队开辟出一小块立足之地。

天亮之后,战斗变得更为惨烈。苏军的工兵部队,冒着德军猛烈的炮火和空袭,开始搭设浮桥。德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尖啸着从空中扑下,将炸弹准确地投向正在搭建的桥面。一座浮桥,可能刚刚连接到对岸,就在剧烈的爆炸中,断成数截。

在主攻方向克列缅丘格,战斗尤为激烈。科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以第5近卫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为主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在9月底,成功地在西岸,建立起了一个较为稳固的主桥头堡。大量的坦克、火炮和后续部队,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涌向西岸。

在卡尼夫和佩列亚斯拉夫,瓦图京的部队也相继取得了成功,形成了多个重要的支撑点。

面对苏军不计成本的强渡,德军第1装甲军和第8集团军,集中了他们残余的火力和装甲力量,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局部反突击”,试图将刚刚上岸的苏军,重新赶回河里。

然而,苏军的意志,坚如钢铁。已经上岸的步兵,用血肉之躯,顶住了德军坦克的冲击。后方的炮兵,则形成了密集的“火力拦阻带”,为桥头堡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到10月初,苏军已经在第聂伯河西岸,夺取了23个大小不一的桥头堡。其中,克列缅丘格的桥头堡,纵深已经扩展到了20至30公里。

胜利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河边的泥泞,让重装备的调动变得异常困难。天气开始转冷,士兵们在冰冷的河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由于补给极端困难,许多部队甚至弹尽粮绝。第聂伯河的波涛,真的被双方士兵的鲜血染红了。

在成功地巩固了桥头堡之后,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目光,聚焦在了整个战役的核心目标——乌克兰的首府,基辅。

朱可夫和瓦图京经过研判,一致认为:基辅,不仅是政治象征,更是德军整个北方防线的核心枢纽。拿下基辅,德军的南翼防线将彻底崩溃。

斯大林下达了死命令:“务必在伟大的十月革命节(11月7日)之前,解放基辅!这要作为献给苏维埃人民的最好礼物!”

为了守住这座城市,曼施坦因调集了他手中最后的精锐——党卫军第48装甲军,加强基辅的防御。德军在城内和外围,部署了密集的防御阵地。但此时的德军,人力已经枯竭,士气也跌落到了冰点。

11月3日晚,苏军对基辅外围,发动了持续数小时的、雷鸣般的炮击。

11月4日凌晨,瓦图京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基辅市区,发起了钳形总攻。步兵和坦克,被编组成无数个突击梯队,如潮水般涌入了市区。

城市激战持续了整整48小时。苏军士兵与德军,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楼房里,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的惨烈程度,堪比斯大林格勒。

最终,德军的抵抗,在苏军压倒性的优势面前,土崩瓦解。

11月6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时,苏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基辅全境。一面巨大的红旗,在市中心的苏维埃大楼上空,迎风飘扬。莫斯科的电台,向全世界播报了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乌克兰的首都,我们英雄的城市基辅,解放了!”

基辅的解放,标志着第聂伯河会战第一阶段的辉煌胜利。

苏军成功地在第聂伯河西岸,控制了长达500公里的正面,并将德军南翼的残部,一路赶到了日托米尔至捷尔诺波尔一线。整个乌克兰东部平原,得到解放。德军彻底失去了在东线的战略主动权。红军则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攻势,获得了一个完美的出发基地。

在政治上,基辅的收复,也向正在德黑兰准备与斯大林会晤的罗斯福和丘吉尔,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信号:苏联,有能力,也有决心,凭自己的力量战胜德国。

在“狼穴”,希特勒得知基辅失守后,陷入了暴怒。他撤掉了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的职务,并严令曼施坦因:“不惜一切代价,立刻稳定局势!”

画面,落在基辅城外一处破败的德军指挥部里。曼施坦因看着地图上那个巨大的、无法弥补的缺口,沉默不语。他的背后,一名幕僚轻声报告:“元帅,元首的命令,不允许我们再后退一步了。”

而在莫斯科,朱可夫刚刚拟好一份给斯大林的电报,他在电报的结尾写道:

“敌人的南翼即将全面崩溃,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势扩大战果,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

曼施坦因,这位被逼到绝境的战略大师,已经开始悄悄地集结他最后的装甲预备队,他准备在冰冷的冬季,发动一次困兽之斗般的反扑。而苏军,则准备将胜利的洪流,继续向西推进。

钟离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仙家族:罗氏仙族
修仙家族:罗氏仙族
关于修仙家族:罗氏仙族:罗正明出生在一个边荒的筑基家族,看他怎么靠着自己的天赋,从这座小山脉一步步走出,带领家族一步步成为真正的仙族。男主火木双灵根,先天炼丹圣体,没有金手指,有小机缘,天赋是悟性逆天
飞猫的鱼
幽禁十年,长公主重生造反前
幽禁十年,长公主重生造反前
上一世,长公主受人挑唆造反失败,幽禁长达十年。她日日受刑,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最后一杯毒酒了却前尘。重生当日,竟是前世造反失败那天,她当即放下屠刀,抱紧皇帝身边第一权臣大腿。天下皆知,长公主品德败坏放浪
观自在
四合院,我的新生
四合院,我的新生
人到中年突逢变故,独子误入歧途,出狱后又痴迷赌博、偷借高利贷,怒火攻心吐血昏迷,入院查出身患恶疾命不久矣,不愿为苟活三五栽而拖累妻子,故选择投崖自尽,却被流光株连,身体化为尘埃仅留一缕残魂。青莲圣人为
银星1006
父女都选白月光,她转身离婚惊艳全球
父女都选白月光,她转身离婚惊艳全球
她手术那天,丈夫在给白月光庆祝,丈夫说:“祝贺演奏会成功,我们爱你!”女儿说:“要是小姨能做我妈妈就好了。”姜云筝躺在病床上虚弱苦笑,当年霍聿川双眼失明,假千金逃婚,是她替嫁过去,千辛万苦为他治好了双
宴秋
天命采药人:捡个女婴是女帝
天命采药人:捡个女婴是女帝
睁眼,成了丰陵县采药人的陈怀安,看到的只有“吃人”的世界。世道艰险,身为贱户,挣扎求活。某日,入山采药,捡到了尚不足岁的女婴,神海之中,多出了一个洞府,从此培花种草,彻底改变了命运的齿轮。中州仙庭,女
涛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