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3章 蛙跳新几内亚
这场战役,是麦克阿瑟军事生涯中最得意、最经典的杰作之一。它标志着“蛙跳”战术,已经成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致命的武器。
荷兰迪亚的胜利,让麦克阿瑟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的“蛙跳”战术,似乎战无不胜。然而,接下来的两场战斗,却提醒着所有人,即使战略上再高明,具体的战斗,依然充满了血腥和残酷。
荷兰迪亚的机场虽然好,但距离麦克阿瑟的下一个目标,还是有点远。他需要一个更靠前的航空基地。目光,落在了瓦克德岛上。
这是一个很小的岛,但上面有一个日本人修建的机场。
5月17日,一支代号“旋风特遣队”的美军部队,对瓦克德岛发动了攻击。这一次,依然是速战速决。经过了四天的战斗,美军以阵亡40人的微小代价,击溃了岛上近800名日军守军,成功夺取了机场。
这又是一次干净利落的小型“蛙跳”。
然而,在比亚克岛,美军却一脚踢上了铁板。
比亚克岛是斯考滕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岛上的三个机场,是麦克阿瑟计划中,用来轰炸更西边目标,乃至支援菲律宾战役的关键。
日本人也深知其重要性。他们在这里部署了重兵。在原有的守备部队基础上,又紧急增援了约7000人,使得岛上总兵力超过了11,000人。指挥官是经验丰富的葛目直幸上校。他吸取了之前所有失败的教训,决定放弃在海滩上与美军硬拼。
他将主力部队,全部撤退到内陆的丛林和山地中,利用岛上天然的石灰岩洞穴,构筑了一个多层次、深纵深的防御体系。每一个洞穴,都是一个坚固的火力点,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支援。他准备在这里,和美国人打一场真正的丛林消耗战。
5月27日,美军第41师,在富勒少将的率领下,登上了比亚克岛。他们几乎没有在海滩上遇到抵抗,一度以为这又是一次轻松的胜利。
但当他们向内陆推进时,噩梦开始了。
日军从隐藏在丛林和悬崖峭壁上的无数洞穴中,射出致命的交叉火力。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酷热的热带气候,缺水的困境,以及神出鬼没的敌人,让美军士兵的士气,一度跌入谷底。富勒少将指挥失当,导致攻势停滞不前,很快就被麦克阿瑟撤了职。
日军的抵抗,是绝望而疯狂的。他们甚至组织了坦克部队,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中罕见的、日军坦克对美军坦克的反击战。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面对日军的顽抗,美军调集了更多的增援部队和重型装备。
m4“谢尔曼”坦克开到洞穴口,用主炮进行近距离轰击。火焰喷射器,则向着黑漆漆的洞口,喷出长长的火龙。工兵们则扛着炸药包,一个个地炸毁这些坚固的据点。
战斗变成了极其血腥的、逐个洞穴的清剿战。
7月22日,经过了近两个月的苦战,美军终于肃清了岛上主要的抵抗力量,控制了所有机场。而为了切断日军最后的增援希望,美军还在7月2日,攻占了比亚克岛西边的农福尔岛。
比亚克岛战役,美军付出了近2500人伤亡的代价。它证明了,即使“蛙跳”战术可以避免攻击敌人的主力,但当目标本身就是一块“硬骨头”时,血战,依然不可避免。
拿下了比亚克岛,整个新几内亚战役,已经接近尾声。麦克阿瑟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这片巨大的岛屿,望向了菲律宾。为了完成最后的包围,并为未来的登陆行动提供最西端的航空基地,他策划了在新几内亚的最后一次,也是决定性的一次跳跃。
目标,是新几内亚主岛最西端,那个形似鸟头的半岛——“鸟头半岛”。
1944年7月30日,美军第6步兵师的一部分,在半岛西北岸一个叫桑萨波的地方,实施了登陆。
这一次,他们又找对了一个日军的防御盲点。登陆过程几乎兵不血刃,未发一枪一弹。美军迅速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的机场,彻底封锁了日军从西边获得任何增援或撤退的可能。
桑萨波的登陆,就像是关上了新几内亚这座巨大“囚笼”的最后一扇门。
此时此刻,那些被“跳”过去的、驻守在韦瓦克等地的数万名日军,已经陷入了彻头彻尾的绝境。
他们的海上和空中补给线,被完全切断。粮食、弹药、药品,全部告罄。指挥官安达二十三中将,曾试图带领部队,从陆地上穿越数百公里的原始丛林,向西突围,但最终失败了。
这些曾经骄傲的日本士兵,如今变成了丛林中的野人。为了活下去,他们被迫吃野草、树皮,捕食战马,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疟疾、痢疾和营养不良,像瘟疫一样,在他们中间蔓延。数以万计的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最终死于饥饿和疾病。
1944年8月,随着桑萨波基地的建成,麦克阿瑟正式宣布,新几内亚战役的主要作战行动,宣告结束。
他的兵锋,已经推进到了新几内亚的最西端,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只隔了一片不宽的海域。
那个他日思夜想、在梦中演练了无数次的“回家之路”,终于近在咫尺了。
新几内亚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一场复杂的心理战。它暴露了盟军内部的矛盾,也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巨大考验。
尽管取得了一连串辉煌的胜利,但麦克阿瑟心中,始终充满了焦虑。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于他对海军,特别是对尼米兹的“嫉妒”。
在新几内亚的“大跳跃”中,他多次需要借用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来提供空中掩护。每一次,他都觉得海军给他的支持不够多,不够久。
他曾不止一次地对记者和下属抱怨:“如果有更多的航母,我能跳得更远、跳得更快。”
这句话,看似是对战术的探讨,实则是对他与尼米兹“平起平坐”的总司令地位的不满。他认为,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过分偏爱海军在中太平洋的战线,而忽视了他这位陆军元帅在西南太平洋的“丰功伟绩”。他渴望获得太平洋战区唯一的、绝对的指挥权,渴望亲自指挥太平洋舰队,去完成他重返菲律宾的伟业。这种强烈的个人野心,贯穿了整个战役的始终。
在这场战役中,澳大利亚军队承担了大量最艰苦、最血腥的地面战斗,尤其是在萨拉马瓦、莱城和芬什港的攻坚战中。
然而,在媒体的报道中,聚光灯永远打在麦克阿瑟和他的美国部队身上。这让许多澳大利亚士兵感到不满,他们觉得自己成了“配角”,成了为美国将军的荣誉而战的“雇佣兵”。这种情绪,为战后美澳关系的微妙变化,埋下了伏笔。
此外,对于许多来自美国本土的士兵来说,新几内亚的丛林,是他们一生中最恐怖的噩梦。他们对无处不在的疟疾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对日本人的恐惧。每天服用阿的平(一种抗疟疾药物)的副作用,让他们皮肤发黄,备受折磨。残酷的丛林战,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新几内亚战役,从1943年中到1944年8月,历时一年多,麦克阿瑟的部队,沿着海岸线向西推进了近3000公里。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一次惊人的、规模宏大的战略突进。
这场战役的结束,标志着麦克阿瑟终于肃清了通往菲律宾道路上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他,终于摸到了菲律宾的门户。
“蛙跳”战术,在这场战役中,被运用得炉火纯青,走向了成熟。它证明了,在现代战争中,通过机动、情报和海空优势,完全可以绕开敌人的坚固防线,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略成果。
然而,西南太平洋,只是“双轴进攻”中的一轴。
就在麦克阿瑟在热带丛林里奋勇“蛙跳”的同时,大洋的另一边,尼米兹的海军,也正掀起滔天巨浪。
中太平洋战区的攻略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和实施。从吉尔伯特群岛的血腥滩头,到马绍尔群岛的轻松夺取,再到即将到来的、将直接决定日本命运的马里亚纳群岛之战……
太平洋战争,即将进入“双轴推进”最高潮的阶段。两条战线,将像两把巨大的钳子,从不同的方向,死死地夹向日本帝国的心脏。
而下一回,我们将回到中太平洋,去看一看那条战线上,第一场让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的血腥登陆战——塔拉瓦环礁之战。
钟离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