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21章 王美兰出马
沈东回到山里,按照陆明远的安排,先召集所有村干部开了个紧急会议,在会上就《南湖农民报》上那篇文章给高庄村带来的影响做了说明,要求所有村干部从现在起要打起精神,随时注意进村的外来人员,特别是可疑人员,询问清楚对方的身份,如果是媒体记者,一定要热情接待,同时第一时间向自己汇报。
会后,为了尽快将征地补偿款兑现到村民手中,沈东和几个村委干部商讨,原本计划召开兑现大会以现金方式进行兑现,但那样需要银行筹备大量现金,上午去镇上农商银行对接,最快也在次日下午才能筹备好资金,这显然不利于当前的工作开展。
宋雯雯提议道,“沈书记,赵支书,要不然转账也可以,如果转账的话,今天内补偿款就会发放到位,也比较安全一点。”
支书赵宝军第一个表示同意,“小宋说的有道理,如果发放现金的话,一来是比较浪费时间,二来也不安全,少的也有一两万,多的十几二十万,这么多现金拿回家里,不是太安全,甚至现场兑现,会引起村民之间的互相攀比,让一些村民眼红,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宋雯雯补充道,“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惠农一卡通账户,粮食补贴、生态林补贴平时都是通过一卡通账户发放,只要咱们把详细的统计表提供给银行,银行可以一次性批量转账,做好转账备注,到时候村民都知道是征地补偿款到账了,村里留好转账凭证就行,这样会省去很多麻烦。”
宋雯雯见沈东最近为了高庄村的发展,早出晚归,脸色憔悴了许多,不想他为了征地补偿款兑现跑来跑去。
沈东扭头看向赵宝军,“赵支书,你的意见呢?“
赵宝军点头道,“我觉得小宋说的对,转账会省去很多麻烦,而且现在的情况,如果村民不早一点拿到征地补偿款落袋为安,万一上面的记者下来了,没准儿会有一些村民胡说八道。“
沈东稍加思索,点头道,“那行,那就用雯雯说的办法,统一进行转账,赵支书,那就麻烦你今天之内尽快去镇上银行对接安排一下,最好是今天内就能把征地款转给村民们。”
赵宝军会意地点头道,“那好,沈书记,我马上就去镇上和银行对接,争取今天之内把所有补偿款都打到村民的一卡通账户上。”
给赵宝军安排完,为了补偿款发放顺利,沈东又给东川镇农商银行行长打电话。
就在沈东打电话时,宋雯雯接了一个电话,见沈东在一旁打电话,就站在会议室外面等着。
等沈东和东川镇农商银行沟通好,挂断电话,宋雯雯进来报告道,“沈书记,镇上的王书记打电话过来,让您立刻去镇上找李书记,王书记说她打你电话打不通。”
王美兰给自己打电话了?沈东下意识地检查了手机,发现有一条未接来电,应该是刚才自己和镇上农商银行打电话占线。
沈东好奇,“王书记说什么事了吗?”
宋雯雯摇摇头,“我问了王书记,她也不知道原因,只是说李书记让您去一趟镇上。”
沈东第一反应就是东川镇党委书记李红太突然找自己,八成与《南湖农民报》上那篇文章有关,但他还是梳理了近期工作,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接受镇党委领导,不能只顾着越级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必要时也需要向东川镇党委政府汇报。
沈东将笔记本装进公文包里,驱车朝东川镇赶去。
到了镇里,李红太办公室还有人在谈话,他就先来到了隔壁王美兰的办公室门口,门半开着,王美兰正坐在办公桌前伏案办公。
听见敲门声,王美兰抬头一看,见是沈东站在门口,立刻起身嫣然一笑,“沈书记,快进来。”
王美兰是镇党委副书记,分管驻村工作,整个镇领导班子,沈东和王美兰主最熟悉,他小声问道,“王书记,李书记找我什么事?”
王美兰招呼沈东坐下,主动道,“《南湖农民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失地农民将何去何从?》写的是高庄村招商引资征地工作,观点很尖锐,这篇文章你知道吗?”
果然是为这事儿,沈东点点头道,“知道。”
王美兰道,“陆书记和陈县长都给李书记打电话了,要求一旦发现有外面的记者到东川,要热情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李书记很重视这事儿,你要有思想准备。”
一听王美兰这话,沈东就意识到对陆明远和陈虹来说,当前没有比处理好这篇文章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事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沈东很理解陆明远和陈虹这对搭档的处境,好不容易有林城大道集团愿意来林州投资,而且投资的项目正符合林州的转型发展方向,如果这篇文章的负面作用一旦发酵,保不准会搅黄即将举办的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这样的结果,是陆明远和陈虹两位林州党政主要领导无法接受的,搞不好因此会被市委问责。
所以在安排自己做好高庄村的相关工作外,陆明远和陈虹为了保险,自然也向高庄村所在的东川镇党委书记李红太做了细致安排。
沈东不免发起了牢搔,“王书记,你说咱们在下面为了农村发展和老百姓致富,累死累活的,那些记者好的不宣传,尽他妈搞负面宣传,他们这是想干嘛呀!”
王美兰的观点很独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新闻媒体要的是曝光率,只有负面报道才能增加曝光率。”
沈东鄙视道,“为了曝光率就虚假宣传,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王美兰这时候问了一个犀利的问题,“沈书记,那篇文章我也看了,你觉得那篇文章的真实性有多少?”
“一半一半吧,但最起码说村里和企业里应外合侵占农民土地这一条就是颠倒黑白吧?”沈东不能全盘否认那篇文章,里面关于农民市区土地后提出的一些列问题,一部分观点也十分尖锐。
王美兰眼神十分温柔地盯着沈东,“也就是说那篇文章里面有些观点也是符合实际的,比如说有一个问题就问的很雕钻,如果农民没有了土地,那还能叫农民吗?沈书记你怎么看待记者这个问题?”
jiuxiaohonghu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