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88章 各据太乙山半壁江山
复述高景前言。
渔者听罢,言:“吾不明其是否违天理……然凭此篓,吾日费极少时力,即可获足鱼。
如此,吾有更多时去做他事。”
小白毛仍据理力争。
渔者擒小白毛,索赔鱼篓。
二人争执不下,终由高景出面,以数枚秦半两偿渔者。
“有何感想?”
高景笑问。
小白毛仰头问:“高景,何以至此?”
高景笑答:“吾闻晋国曾禁‘博戏’,违者重惩。参与者寡,晋何以严刑?”
此乃因‘博戏’易生‘不劳而获’之心。犹各国重农事,商事之所以受重,乃因其来财速。若人皆为利而从商,谁愿踏实耕田?
归根结底,乃‘人性趋利’!”
“人性趋利?”
小白毛复述,问:“有何对策?”
高景笑道:“若有策,道家天宗何必遁入深山?”
小白毛不甘地问:“真无解乎?”
“道家无解。”
高景得意言:“儒家则试以‘强化道德约束’解之。
儒家重礼数,旨在增人之仁义礼德,使世道更佳,或曰,更有序。”
道家追求世间有序,但强调个人体悟秩序。儒家则通过礼制,直接将秩序施加于人。
高景言谈间忽停,小白毛催促。高景笑言,恐误导小白毛倾向儒家。小白毛反驳,因高景不懂武艺,不愿投身儒家。
旅途渐近太乙山,小白毛问题频出。问“无为”之意,高景答曰:顺应自然,勿为多余之事。引用孟子语:“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意指不干扰农民耕种时序,任其自然,乃“无为”之体现。治理百姓亦然,应任其自由,君主除法律外,不额外限制。
小白毛又问“无不为”,高景解释:顺应自然与天道行事。如国内灾荒,应开仓赈济,而非逆天征税。更需提升百姓道德,君主“无为”,臣子“无不为”,此为道家治国精髓。
小白毛好奇,是否有国以道家思想治国。高景摇头,道家倡导自我约束与提升,不强加意志于人,但能做到者寥寥,故乱世难展抱负。
小白毛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高景称赞其聪慧。言及尧舜禹汤时代,财产共有,男女分工明确,社会和谐。私心起,和谐破。周王室推周礼,“井田制”,意在君主制下复上古和谐,然今已瓦解。
小白毛追问原因,高景思忖后言:“公田”之祸。初,周王室以身作则,诸侯效之,劝民勤耕,收成祭祖祭神。然数代后,王室与诸侯皆不亲耕,使民代劳而不酬。民心已私,谁愿做无益之事?
时间流逝,公田日渐荒芜,诸侯与民众私自开垦的‘私田’却日益增多。
鲁国率先承认‘私田为恒产’,因此国力大增。
随后,各国纷纷效仿改革,确认土地为氏族恒产,井田制随之崩溃。
‘不劳无获’的原则转变为‘按劳分配’,人心中的私欲迅速膨胀。
孔子有言:‘治国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私心一起,人便开始计较。
井田制下,勤惰各异,所获却同,这样的‘不公’又能维持几何?”
小白毛对高景抱怨:“你老提孔子、孟子,当我聋了吗?”
高景不以为意:“他们说得在理,我引用一下有何不可?”
太乙山,实为秦岭中绵延百里的山脉之一,因道家前辈尹喜子而闻名。
尹喜子曾任函谷关关令,邀老子着《道德经》,道家地位崇高。
“天下十豪”中,道家占五席,尹喜子便是其一。
尹喜子择太乙山隐居,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其居所被称“楼观”,后成为“楼观道”之源。
自此,太乙山成为道家圣地,门派总部所在,历经数百年沧桑,主要变故有两次。
其一,阴阳家脱离道家,另立门户。
其二,道家分为天宗与人宗,虽理论上同源,但各据太乙山半壁江山。
马车难行,高景与小白毛徒步登山。
沐黎九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