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60章 木慧治滇西,木府谱新章
张慧秉承旨意,将黑风寨原有的建筑群精心扩修为总土司衙门,并亲自主持督造 “木府”。在她心中,早已有了深远的筹谋,决意以 “木” 姓作为根基。“木” 这一字,于她而言,象征着自然以及无尽的生命力,恰似破土而出的树木,能够蓬勃生长,承载着她对新府的殷切期望。于是,她吩咐下人将旧寨门匾额上的 “黑风” 二字摘下,换上自己亲手题写的 “木府” 金匾。阳光倾洒而下,匾额上的鎏金纹路宛如金龙腾云,气势雄浑,威严尽显。
慕容向晚静静地伫立在她身侧,目光紧紧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见她手持朱砂笔,在图纸上细致地勾画新府格局,慕容向晚轻声说道:“慧儿,这木府若仅仅修得恢宏大气,便缺失了滇西的独特韵味。依我之见,不妨将各族特色巧妙地融入其中,如此才能彰显滇西风情。”
张慧听闻此言,展颜一笑,指尖轻点图纸,回应道:“正合我意。北院可仿照傣族竹楼之制,如此通风良好,又能有效避湿;东苑设置白族雕花窗,既能保证透光,又可引入美景;正堂则需采用汉式飞檐,以彰显天朝威仪。” 说罢,她即刻召集各族匠人,以 “和而不同” 为核心理念,让各族工匠充分施展自身才能,各尽其长。
木府工程规模浩大,所幸各族齐心协力,工程进度犹如飞鸟疾行般迅速。修复期间,张慧改称 “木慧”,自号 “滇西木氏慧主”。她头戴九凤冠时,威仪天成,仿若神只降临;卸去冠袍,又亲自前往工地,与工匠们一同席地而坐,共饮浊酒。有一位年迈的匠人感慨万分:“木司主既有土司的威严,又有春风般温暖人心的亲和力,这般人物,滇西前所未见!”
然而,修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缅国残部与山匪暗中勾结,趁虚而入,偷袭滇西粮道。木慧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当即披甲上阵。她迅速对敌情进行分析,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断定缅军定会取道山路险隘。于是,她命令慕容向晚率领轻骑前去截击敌军,自己则亲率弩兵,埋伏在险要之处。在兵力部署上,她巧妙地将弩兵布置在山路两侧,借助地形优势,形成交叉火力网。此役,她巧用新修的 “连环弩阵”,以三连发弩车阻敌,一时间,箭如雨下,朝着敌军倾泻而去。缅军难以抵挡这般猛烈的攻势,瞬间溃败。战后,木慧将缴获的缅军粮草,毫无保留地悉数分发给各族饥户。百姓们感恩戴德,皆称赞她 “仁智兼备”。
木府落成之日,各族首领纷纷前来,齐聚一堂。新府占地百亩,气势恢宏。中轴线上,忠义坊、议事厅、万卷楼依次排列,井然有序。檐角处雕刻着各族图腾,栩栩如生;廊柱上刻着《滇西和盟誓》,字迹苍劲有力。木慧身姿挺拔,立于高台之上,高声宣读《共治盟约》—— 设立互市坊,以促进各族贸易往来;开启 “万卷楼”,收纳各族典籍,传承文化;成立 “族老会”,共同商议大事,凝聚各族智慧。台下各族首领齐声应诺,声音响彻云霄。当慕容向晚庄重地将象征总土司权力的虎符交予她时,日光恰好穿透玉音楼的镂空雕窗,洒落在她 “木慧” 的印信上,金光流转,仿若滇西永固的誓言。
此后,木慧以木府为根基,大力推行 “商兵互济” 之策:让各族青壮年定期参加军事训练,组建起护卫队,用以保护商队安全,确保贸易路线畅通无阻。同时,她还设立 “共生田” 政策,鼓励各族人民携手共同耕种土地,按照公平的比例分配收成。如此一来,粮仓日渐充盈,百姓生活也得到显着改善。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滇西地区的经济实力,更促进了各族群之间的和谐共处,亲如一家。慕容向晚常常笑着夸赞:“慧儿治滇,犹如编织锦绣,每一针每一线都暗藏经纬,尽显智慧。” 在木府飞檐之下,滇西各族最终融为一体,成为血脉相连的共同体。而木慧之名,亦如怒江涛声,传遍西南山河,为人传颂 。
用户9039143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