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十九章
两人落座后,林超然苦笑地说:“如果我没猜错,您在电话里说的事和我有关。”
谭书记坦率地说:“确实。一些老同志反对我和你见面。”
林超然:“那,我回拘留所去?”
谭书记笑了:“那不仅仅是你没面子,也等于我这市委书记太没面子了啊!”
小杜进入,为林超然沏了杯茶,又退出去了。
林超然:“可您在电话里说了,只有取消咱们的见面。”
谭书记:“有的时候,那也只能说一套做一套啊,要不怎么办?他们是顾问,向我谏言是他们的责任,我得照顾他们的积极性。你在返城知青中是有影响力的人,我也不想拿你开刀,所以只能两边都不得罪。”
林超然:“使您为难了,对不起。”他一时不知再说什么好,又看条幅。
谭书记:“觉得那字怎么样?”
林超然:“我对书法是门外汉……您也认为人生如梦?”
谭书记:“谁到了五十多岁以后,都多少会有种人生苦短的感觉。”
林超然:“人生苦短和人生如梦,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谭书记:“我老父亲为我写的。他是位农民书法家,解放前有幸读了几年私塾,爱写毛笔字,总是为乡亲们写春联、写喜联,也写挽联,写来写去,就被誉为农民书法家了。我‘文革’前当副县长时,他写了这幅字送给我。一位多少知识化了一点儿的农民老父亲,当然不会因为儿子当了副县长,于是劝儿子及时行乐。我的理解是他为了强调人应该经常活在清醒之中,所以不写人生苦短而偏写人生如梦,你认为呢?”
林超然:“我又得说对不起了,我刚才理解偏了。”
谭书记:“‘文革’中,我因为这幅字吃了不少苦头,批判我的人们逼着我承认,我父亲是在用资产阶级人生观腐蚀我。那我当然绝不承认。一个农民,干吗要腐蚀自己当了副县长的亲儿子呢?那明明是文化化了的一个农民的正面事例嘛!没文化反文化的人才会从中看出什么所谓不良的思想来。”
谭书记的话说得心平气和,像学者与学者在讨论问题。
林超然发窘地说:“您的话简直也像是在当面批判我了,但我可以自重地告诉您,我头脑里没什么‘左’的毒素。”
谭书记:“你‘文革’中没跟着胡闹,这一点我了解过了。否则我还真不会见你。但,当年没‘左’过不能保证以后也不‘左’……”
林超然不禁扭头看他。
谭书记:“我的话对我自己同样适用。谁知道呢,也许多少年以后,我这个被人以极‘左’思想大加批判的人,会反过来以极‘左’思想看待别人的言行。不论对我还是对你,这都是很可能的。”
林超然不禁望着条幅沉思。
谭书记:“饿了吧。”
林超然:“有点儿。”
谭书记:“他们不至于不给你饭吃吧?”
林超然:“他们对我还算优待,是我自己没心思吃。”
谭书记起身去找出了半卷饼干,拿过来说:“我也有点儿饿了。我胃不好,办公室里一向预备点儿吃的,咱俩都吃点,先垫垫。”
林超然犹豫。
谭书记:“一会儿我陪你吃晚饭。但现在咱们去食堂不好,被人看到了,传到老顾问们耳朵里,我被动。人少了咱们再去。”
林超然:“您就不必陪我吃饭了吧。您打算怎么发落我们,干脆敞开窗户说亮话。不管什么罪名,由我承担就是。”
谭书记:“你们的事是怎么一回事,我就不动动脑子啊?我就连起码的清醒都没有?不是打算怎么发落的问题,而是要请你帮我一个忙……吃两片嘛!”他自己说完吃了起来,林超然也只好接过了饼干卷。
空荡荡的市委机关食堂。只有谭书记和林超然面对面坐在小桌两侧。
林超然掏兜。
谭书记:“想吸烟?吸吧,我陪你吸一支。”
林超然掏出了“迎春烟”。
谭书记:“我参加工作以后,发誓绝不吸烟。起初几年还真扳住了。后来当了省委领导的秘书,经常开夜车给领导写报告,结果就吸上了。”
两人都吸起了烟。
林超然讨教地说:“我也想戒。您怎么戒的?”
谭书记:“自己下决心戒了几次,没戒成。被关进牛棚了,造反派说你还吸烟那就是思想苦闷,改造你是挽救你,你应该感恩,有什么可苦闷的?他们一支不许我吸,结果,一年多以后帮我戒了。现在是,不吸不想,偶尔吸一支也不再上瘾了。”
传来快速的刀切声。
谭书记:“老吴师傅,别费事,随便给我们弄点儿吃的就行。”
老吴师傅的声音:“吃饺子吧,饺子快。再给你们拌个凉菜,切盘猪头肉,一人一碗饺子汤,行不?”
谭书记:“行。就那样。”
林超然笑了。
谭书记:“你笑什么?”
林超然:“您不是故意请我吃饺子吧?”
谭书记:“怎么会!我没那么复杂。这不到了饭点了嘛,不留你说不过去。”
老吴师傅送上了两盘饺子。
林超然研究地看着:“怎么这样式的?”
谭书记:“这是机器包的。”
林超然:“只听说过,第一次见着。”
谭书记:“一位香港投资商程老先生捐给食堂的。”
林超然:“我见过他,人不错。”
谭书记:“噢,怎么认识的?”
林超然:“一言难尽。暂时属于我们知青之间的绝对机密,不便相告。”
谭书记:“不好意思。请吧!”
两人按灭烟,林超然夹起一个饺子塞入口中。
老吴师傅一手凉拌菜,一手猪头肉,送将上来,大受其益地说:“以前大家一要求吃饺子,我们食堂的人就全体皱眉头。二百多人,每人半斤,那得连夜包出一百多斤。过后,擀皮儿的手腕子酸好几天。自从有了那台机器,可解放生产力了。谭书记,什么时候给我们个机会,我们都想当面说几句谢谢人家程老先生的话。”
谭书记:“那没问题,会有机会的。”问林超然,“怎么样?”
林超然:“比手包的差多了!皮儿厚,边儿宽,馅儿少。咱们东北人包饺子,讲究的是窄边儿薄皮儿大馅儿!双手掐出的边,刀刃似的!看这边儿,像刀背!这种机器包的饺子有什么吃头?”
老吴师傅不爱听地说:“太夸张了吧?机械取代手工,那是生产力先进的体现!迷恋手工,社会没法进步了!”
林超然反唇相讥:“社会再进步,饺子也还是手工包的好吃!不信就搞一次社会调查,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会支持我的说法!”
老吴师傅:“那效率呢?手工的效率高还是机械的效率高?中国落后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在吃的方面太矫情了!”
梁晓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