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这个宗师有点皮(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这个宗师有点皮

这个时代是最特别的时代,粤东又是和西方接触的比较早的地区。

所以,包括信仰,包括文化冲突等等,在这里时刻都在上演着。

茶楼里面一片嘈杂声,一个声音响起:“洋人多了,日子难混了!”

“张翁,你威风了,能跟洋鬼子做生意!”

“在老家混不上饭吃,只好跑到鹰国去做牛做马了。”

“这次老赵带了只贵妃雀来跟你照相,这只鸟出尽了风头”

原来是本地的老友知道老张从鹰国回来,特意带了只好看的鸟来照相。

张老头听到这话,立马喊过人来照相。

这个时候,黄飞鸿走了进来和老乡们打招呼,原来那老者是黄飞鸿的干舅公!

“你看看,这次谁跟我一起回来了?”

干舅公指着不远处正在折腾照相机的女郎道。

镜头循着黄飞鸿的视线移动,一个曼妙的女郎正钻在照相机的黑布下面。

女郎闻声从相机罩子下面抬起头来,露出了一张俏丽的脸蛋,她的装扮和旁边的老乡们颇有些格格不入,是那个年代独有的西洋风格。

看到黄飞鸿,十三姨顿时面露喜悦之色,快步朝着黄飞鸿走了过去。

“十三姨?”

“飞鸿!”

结果,黄飞鸿拱手作揖,而十三姨却是伸手想要握手。

十三姨见了,伸手抓着黄飞鸿作揖的手,和他强行握手。

黄飞鸿一脸茫然,显然握手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对于他而言还是有些陌生,而且国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这个时候,干舅公在一旁解释道:“她要跟你握手呢!”

“洋人见面礼就是握手!”十三姨摇晃着黄飞鸿的手解释道。

然后她又给黄飞鸿介绍自己的洋人妹子朋友乔安娜。

对方上来打招呼道。

可是黄飞鸿不懂洋文,转头一脸茫然地问十三姨:“do什么do?”

“她问候你呢,你好吗?”

这会儿一旁的干舅公教道:“快点说“声q”啊!”

结果黄飞鸿却听成了扣肉,一边笑着一边握手说:“扣肉,扣肉!”

然后干舅公就拉着黄飞鸿说要跟那只鸟照相。

两人一起坐在位置上准备照相!

“飞鸿啊,照相很容易的!”

“怎么照啊?”

“看着那边!”

“最关键是别乱动!不然就照的不漂亮了,坐好哦!”十三姨走到照相机后面说道。

黄飞鸿连忙正襟危坐!

结果十三姨按下了原始的照相机的开关,结果火光一下就喷了出来,黄飞鸿下意识地本能地踢开了干舅公的椅子,结果下一刻,观众就全部都傻眼了,然后就是一阵哄笑声。

之前那只活泼乱跳的彩雀,直接被照相机的火给烤熟了!

结果乔安娜提着茶壶就想灭火降温,可却忘记了那是开水,然后,那只鸟真的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在这个时代,照相什么的,可以说是随便什么人都会,可是大家的确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时代的照相,当然,也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不过,笑果还是很不错的。

黄飞鸿见到开水洒了,连忙上前关心十三姨:“怎么样?烫到没有啊?”

“这洋玩意太危险了,不要再玩了!”黄飞鸿劝说道。

“没事,是镁粉放多了!”十三姨解释道。

“三舅公,幸亏你叫我来了,不然啊,你也跟这鸟一样啊!”

“可不是吗?”

天下小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无敌神医王者王铁柱秦柔
无敌神医王者王铁柱秦柔
山村小神医,专治吹牛逼,还有各种疑难杂症,只是邻家小妹妹、深闺美妇、冰山美女总裁、美女大明星纷纷要嫁个他,他能制服全世界,却治不了自己的桃花运,谁有办法啊?
骑鱼的剁椒
我的十个女神未婚妻封林徐若影
我的十个女神未婚妻封林徐若影
封林拿着老爹给的十张照片,陷入沉思。  上面有冷艳总裁,有温柔老师,有国际明星,有职业杀手……  他要做的是,退掉九个婚约,和其中一位结婚。
橘子炒辣条
陈平苏雨琪
陈平苏雨琪
女友被非礼,陈平为保护女友而坐牢,可三年后出狱,女友却嫁给了当年施暴者…………陈平悲愤不已,幸好在狱中习得凝心诀,陈平从此走上修仙之路,身边美女陪伴,前女友悔恨不已!
韩三千
主动退学后,全校人都后悔了
主动退学后,全校人都后悔了
上一辈子,为了从体育生手下救出校花,我将体育生打进医院。 却不料事后被校花和体育生集体诬陷。 被迫在全校师生面前道歉,导致心态崩塌,高考失利。 这一次,回到老师找我的时候,面对道歉要求,我果断退学! 却不料全校人都求我别走!
佚名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