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崇祯_

第35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50章

第350章

再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傻子了,就别在这朝堂上混了,坐等着被抄家灭族吧。

整个乾清宫突然安静下来,静的出奇,静的可怕。

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崇祯、朱纯臣、龚鼎孳、张至发、周延儒,吴昌时

他们的目的都不在这几摞弹劾的奏疏上,一个在揣摩崇祯的圣意,一个在观察臣子们的表情。

总有开窍的,最先开窍的是张至发,他站出来躬身道:“陛下,成国公如此高风亮节。臣等虽说没有成国公那么家资殷实,可也愿为朝廷出一份力。臣愿捐出所有家产的一半,愿为朝廷献上纹银八万两。”

其他几个臣子尚且在犹豫,他们犹豫的不是捐不捐的问题,而是捐多少的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崇祯皇帝手里,还有他们多少的把柄。

崇祯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让人捉摸不定。乾清宫内,依旧是安静的出奇。

这让张至发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他有些紧张的又道:“不、臣愿捐出一十八万两,以兹国库至用。”

张至发说八万两的时候,崇祯没有任何表态,他没说一个字。脸上的表情,也是让人捉摸不定。

但张至发又说是十八万两的时候,崇祯皇帝的脸上,才有了一丝的悦色。而且他还点点头,适度的表示了自己的满意:“嗯,张爱卿辛苦,朕会记住你的。”

崇祯很聪明,朕会记住你的。这六个字又让其他臣子们捉摸不透了,不只是万岁爷满意的还是不满意呢。满意的意思就是,朕记住了你,你没事了,你平安了,朕不会找你麻烦了。至于你曾经贪污的事,暂时一笔勾销了。

不满意的意思是,朕记住你了。你个王八蛋,捞了这么多却只捐了区区十八万两银子。咱们的账往后慢慢算,你这是把朕当叫花子来打发是吧。

崇祯的这句话让张至发也着实心惊肉跳,他不太确定崇祯是不是真的满意。可十八万两,确实是自己的能力极限了。

张至发开窍了,旁边的周延儒也不甘落后:“回禀万岁,臣愿献上白银二十二万两。还请万岁容臣些许时日,臣家里现钱不多,需、需暂凑一些。”

龚鼎孳、吴昌时等人,也纷纷表示继续捐钱。不同于国丈周奎发起的那次募捐,这次这几个官员捐出来的银子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崇祯面无表情,内心却早已翻江倒海。这群狗官,捞了这么多钱啊!好多好多钱,足够解决朝廷之需的了。哈哈哈,太好了!

终于,最后崇祯满意的“嗯”了一声:“既然诸位爱卿如此忠心,朕也不能被人说贪得无度。这样吧,在你们每个人报上的数字上,再减免五万两。”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戚家军演义
戚家军演义
天降戚继光,十六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倭寇袭扰大明东南沿海城镇,抢掠财物、屠戮军民。 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改良军刀、火器。 在上百次的抗倭战斗中,创造出极其悬殊的战损比,甚至多次零伤亡歼灭大批倭寇。 大明军神、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敌人、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学习、崇拜!
千重草
矜贵权臣追妻火葬场时,我已入宫封后
矜贵权臣追妻火葬场时,我已入宫封后
上一世,他封王拜相,得到了权利,也走到了权臣顶尖,可却不曾开心过。 只因他的心上人,早早便嫁与旁人,还生了一对儿女。 他希望她幸福,希望她过得好,所以,他拼命辅佐了她的夫君,只为更好地保护她。 可没想到,她的夫君满心算计,最终,他还是没能护住她的生命,让她早早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再睁眼,他重生了,这一世,他要把他失去的都抢回来! 他要把她护在身边,才能安心。 他本以为,他这样做,她会恨极了他。
佚名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
上一世,江凤华被赐婚嫁给恒王谢觞做王妃时,并不得恒王喜欢,她以为只要自己谨守礼节,事必躬亲,安分守己,尽心伺候,甚至讨好顺从,她的真心定能换得真情,守得云开见月明。谁料,婆母待她亲厚是假的,丈夫铁石心肠心系侧妃是真的。就连亲生的两个孩子也受侧妃挑拨厌恶她,憎恨她,三十五岁时,她就郁结而终了。再次睁眼,她重生回到了五岁时,知道十五岁会被赐婚恒王为王妃,更知恒王将来会登高望顶,坐上皇位,于是她耐性谋
月下小兔
入夜偏宠,金丝雀一身反骨
入夜偏宠,金丝雀一身反骨
洛知简是姐姐留给薛妄的遗物之一。 他爱她,又厌恶她,迷恋她,又克制不住伤害她。 他以为她是他的笼中雀,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他赐予的黄金牢笼里。 其实,她才是掌控一切的人。 她怯生生的唤他姐夫,在他面前柔弱无助,像极了随风飘摇的菟丝花。 她把他的养分精气一点点吸食干净,一点点把这个男人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只要他不背叛她,她就不会毁了他。
流景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 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当现代思维与传统习俗碰撞,他能否打破束缚,引领乡亲们走向繁荣?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挑战和变革的故事,充满了欢笑、泪水和深刻的人生体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