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 众所周知,南域中有一个绝对不能惹的势力,草堂。 其中大弟子,是南域的青云剑圣,剑道通神。 二弟子,万古女帝,统领一个时代。 三弟子,当世大儒,文曲星下凡。 四弟子,魔神转世,镇压九幽。 …… 陆长生:我?我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他们的师尊罢了。
- 别让我通宵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https://www.ynxdj.com/image/234/234673/234673s.jpg)
-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
- 特种兵周哲出任务因公殉职,重回高三后弥补遗憾,抢回父母的生命,追到前世的白月光,逆袭成别人眼中的学霸,赚钱如喝水般容易,至于重生的原因依旧是个谜……
- 喵语者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https://www.ynxdj.com/image/561/561076/561076s.jpg)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61章
第1161章
朱慈烺很愤怒,自己明明这么努力了,明明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上天还要跟自己作对。
“殿下,奴婢听乾清宫的小顺子说,万岁爷又在为河南等地的灾情犯愁了。”孙旺财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说。
不止是崇祯皇帝犯愁,朱慈烺同样愁眉不展。这种天灾,他也是无能为力。
单纯的赈灾,实在是杯水车薪。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粮食的短缺是个大问题。
朱慈烺终究不是神仙,他能解决京畿周边的问题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天灾非人力之所为,明末人口断崖式下跌不是没有道理的。
缺粮,是目前面临的巨大问题。河南缺粮、山西缺粮、陕西缺粮、山东缺粮、南京缺粮、湖广缺粮
没个地方都缺粮,就连鱼米之乡的江南之地,粮食也比往年减产。没有粮食,可百姓们一张张吃饭的嘴总不能活活饿死吧。
被逼退到湖广之地的李自成,嗅到了崛起的机会。湖广德安府,此时的李自成身边仅有不到两万人。崇祯十五年夏,干旱笼罩着大地。土地龟裂,赤地千里。
流民们,又开始扶老携幼的出来逃荒。地主乡绅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更别提这些寻常百姓了。
这年头,逃荒似乎成了一道流行的趋势。各路逃荒大军开始云集,李自成大为兴奋。
撒出去的兄弟们陆续都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都是流民的消息。
“闯王,房县、保康、十堰、均州等地,都出现了大量的流民。这些百姓都是出来逃荒的,拖家带口人数众多。”
“还有,小人刺探到的消息,谷城、老河口、十方堰等地许多百姓也都活不下去了,这些人尚未形成规模。一开始,各地州县还施粥赈灾。可随着流入城池的百姓越来越多。很多州府郡县都把城门给关上了,禁止流民入城。”
“是啊闯王,这些流民很多都饿死在城外。折骨而炊,易子相食的事小人亲眼见过。”
听到手下的汇报,李自成面无表情。他比谁都了解挨饿的滋味,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活不下去的时候,他的机会就来了。
麾下大将刘宗敏也看出来了:“闯王,机会难得,带着兄弟们干吧!”
李自成点点头:“告诉手下兄弟们,散出各地招兵买马。告诉流民们,德安府的大门随时为他们敞开。孤在德安府等着他们,来投靠孤的,有衣穿有饭吃。”
乱世之中,没有什么比有衣穿有饭吃对流民们更诱惑的东西了。德安府的闯王,投靠闯王有饭吃。
流民们蜂拥而至,湖广各地的流民都在口口相传,去德安府,找闯王。投奔了闯王,就能活下去。
这些活不下去的流民们,把德安府当成了自己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前往德安府。
李自成有粮食么,没有。面对如潮水般的流民,数十上百万的流民,李自成自然没有这么多粮食供应。
那怎么办,李自成并不着急。只要流民们来投奔自己,他就可以让这些拿着木棍的流民,变成自己开疆拓土的棋子。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