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兵王于枫杨黎如

第1463章 告别(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63章 告别

房间里,李大能正在床边来回走着,有些缓慢,旁边的小护士一直在催促他再慢点。

“伤好的挺快啊。”

于枫站在门口笑道。

“于爷!”

当李大能看到于枫之后,有些激动,憨憨的笑着。

于枫看了一眼他的伤势,道:“快出院了吧?”

李大能笑呵呵的说道:“当然了,我早想出院了,就是他们医院不让我走!”

那名小护士白了他一眼,很是不满。

“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才多长时间,就想要出院啊?”

于枫也注意到,李大能的伤势确实好的比正常人快,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体格好的原因。

“没别的事,就是看看你,什么时候想回去了随时。”

“我要出去一段时间,这段期间你好好养病。”

李大能立刻点头,道:“是!于爷!”

于枫看他这么生龙活虎的样子,便离开了。

他重新坐上车,来到了机场里。

这个机场已经被严密封锁起来,很少有人来。

对外说,正在检修当中。

不过,于枫知道,这只是借口而已。

赵爷爷昨天已经给他安排好了飞机了。

当来到了机场,便看到一架飞机下,停着一辆车。

他走过去后,车上的人也下来了。

正是季南。

他凝视着眼前的小伙子,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爸,您怎么来了?”

于枫有些惊愕的问道。

季南解释道:“你爷爷说你要离开华夏,去修罗城。”

“当时大家伙都想要来送送你,不过你现在身份不同,人多口杂。”

“就只派我作为代表来了。”

于枫心中一暖,点了点头,笑道:“也不用这么担心,去去就回了。”

季南叹了口气,道:“密叠司把修罗城的资料,也给我看了。”

话落,于枫便不再说话了。

既然资料都看了,就算他把那里说得再安全,也没什么用了。

这时候,季南拍了拍于枫的肩膀,道:“没别的意思,你想做什么,我都会支持!好好保护自己,明白了吗?”

于枫重重的点头,在季南的注视着,于枫便上了飞机。

季南注视着于枫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

“一直都在忙碌,什么时候能歇歇啊!”

他心中感慨,似乎已经很久都没有一起吃过饭了。

尤其是于枫的身份,更是让他觉得遗憾。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于枫在华夏的自由! 很快,于枫坐着飞机,望着逐渐变得渺小的地面。

他只带这一次,一定会非常凶险。

可是,为了武馆,怎么也要找点想要的才行啊! 正在这个时候。

他的手机铃声响起。

这是赵华西送他的专用手机,这架飞机也是赵华西的专用飞机。

卫星直接连接,不需要关机。

于枫看了一眼,正是赵华西打来的电话。

“赵爷爷,我现在已经坐上了飞机。”

于枫接通后说道。

赵华西笑了笑,道:“好,我也刚收到消息,不过,你去修罗城,就不需要用龙头商会太子爷的身份了,以真面目示人即可。”

于枫闻言,心情也非常愉悦,道:“我也正有此意,毕竟,这面具戴久了,还是恢复以前的好。”

他这一次,也是打算以于枫的身份去修罗城。

一是担心,以龙头商会太子爷的身份,会对龙头商会造成影响。

二来,也是想要用于枫的身份,告诉所有人! 他于枫,还活着! 并且活得很好!

揩油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
死去的封于修重生在了许三多身上。这一生他不在残缺。携带内功心法入伍。高诚:“那个兵,过来过来,伍六一跟他比划比划!”封于修缓缓摆出龙虎拳,目光低沉,“今日既分高下,也诀生死!”伍六一:???史今:?直
千秋有灵气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倒计时+大女主+绝不原谅】苏妤迩为了丈夫仕途丧失生育能力,七年后丈夫以她不能生育为由要娶平妻。所有人都以为苏妤迩会闹,她却平静的接受了一切。没人知道,在丈夫逼她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决定了离开,在倒计时
小兔叽爱码字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我前世是一个顶级大律师。却穿越成为了一个刚刚独立执业的律师,开局就给出了奇葩的咨询。渣男辜负好女孩?管!共同犯罪自首,保证能让渣男不好受!当事人:这都可以?送锦旗,必须送锦旗法院做饭多年的厨师,被第三
佚名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定好的试管婴儿,突然变成了要跟那个男人同床怀孕,一夜缠绵,她被折磨的浑身瘫软!慕少凌,慕家高高在上的继承人,沉稳矜贵,冷厉霸道,这世上的事,只有他不想办的,没有他办不到的!本以为生下孩子后跟他再无关系
堆堆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夫君带回来了一个怀孕的女子,要纳她为妾,可她恪守礼仪,侍奉公婆,甚至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夫家,却换来这个结果。冯言轻蔑道:沈初初,你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为你说媒,以你的身份,最多嫁与普
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