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13章 万事俱备(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章 万事俱备

陈政摇头道:“为父也不清楚,如今曹操权势滔天,曹昂又是曹家的长子,能不得罪还是别得罪的好。”

“不过为父也很好奇,他为什么花这么大代价非要泉店村呢,最近无事,你跟他多走动走动,看看他是别有目的还是真的脑子坏了。”

“是!”

陈连躬身领命。

出了陈府,温华再也忍不住开口问道:“如今泉店村已经到手,大公子能否告诉老奴置换这块土地的目的?”

曹昂将地契翻了几遍后递给温华说道:“无他,听说那里有涅石。”

“煤”字到了嘴边他才想起,眼下的煤好像不叫这个名字,因此连忙改口。

温华惨嚎一声说道:“我的大公子哎,这玩意有什么用,虽然能燃,可有毒啊,根本就不值钱。”

“你知道个屁。”

曹昂说道:“我告诉你,用不了多久,涅石将会取代木炭,成为取暖的神器,所以你现在,立刻,马上去把泉店村给我牢牢抓在手里,我们家的涅石,一块渣子也不能被别人抢去。”

对于这种鬼话,温华自然不信,可形势比人强,他这小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只好奉命行事了。

……时间匆匆,一晃便是十天。

这十天来,曹昂一门心思的扑在酒楼的装修上,连家都很少回。

此举惹得丁夫人不满,派人催促了多次。

十天下来,酒楼彻底变了模样,低矮的茶几消失不见,统一换成了高脚桌椅,四人长桌靠墙,八仙桌居中。

除此之外,每三个桌子之间还摆着一个大火炉,烟囱垂直向上,在房顶处拐个弯,延生到窗外。

炉中涅石烧的通红,身处酒楼之中不但感觉不到寒冷,反而有些燥热。

十天前他便画好图纸,命周山打造了一批小时候北方农村常见的火炉,往酒楼大堂一摆,酒楼内瞬间暖和了许多。

原本他想直接建个锅炉来着,可那套设施太繁琐,眼下的条件根本不允许,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温华看着烧的通红的铁皮烟囱说道:“公子大才啊,如此一来涅石之毒都被排到屋外,屋里的人再也不害怕中毒了。”

“那是你们太笨,如此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将涅石这么好的东西放在地里长毛,现在知道涅石的价值了吧!”

曹昂笑着骂道。

提起大汉的供暖,曹昂就一肚子怨气。

大汉的供暖全靠木炭,可木炭烧制艰难,价格又高,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

没有土炕,没有棉被(棉花现在还没传到中国),豪门士族还能弄点兽皮御寒,普通人家就只能靠硬抗了。

这个时代的冬天又特别冷,每年冬天,大人冻死的都有不少,更别说襁褓中的孩童。

“知道了,知道了,公子才高八斗,小人拍马难及。”

温华说道。

“对了,府上的火炉都装好了没?”

曹昂问道。

温华连忙说道:“嗯,所有夫人和公子的房间都已经安装上了,夫人还夸公子孝顺呢!”

曹昂点头,看向皇宫方向,喃喃道:“万事俱备,是时候了!”

你我当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坐月子时,等我回家的前夫疯了
坐月子时,等我回家的前夫疯了
前夫说童言无忌,小孩是不会撒谎的。 我决定实现儿子的愿望,儿子、老公我都不要了。 和前夫离婚一年,他在群里艾特我,“冷战够久了,回来吧,我们复婚。” 我回,“你没病吧?”大家见状,纷纷劝和。 前夫又问,“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在做什么?” 我扭头看了看正在哄孩子睡觉的男人。反手打下几个字:“在坐月子。” 群气氛瞬间凝固,前夫气急败坏给我打108个电话,我全都视而不见。 他发了疯,那个爱他如命的女
佚名
抛夫弃子后,二婚嫁短命摄政王
抛夫弃子后,二婚嫁短命摄政王
【重生打脸虐渣+父子追妻火葬场】 上一世,魏沅箬倾尽家财,呕心沥血,满心算计为丈夫安平侯裴烨铺路,助他走上权臣之路。 换来的却是他为了娶白月光灭她满门,断她双腿。 九死一生生下的儿子视她如仇人,认白月光作母,滔天的仇恨化作烈火。 这一世,她浴火重生,敲开了上一世裴烨死对头摄政王府的大门。 原本只是各取所需的交易,没想到那个位高权重的男人竟三书六聘,十里红妆娶她为妻。 夜夜折腾得她腰酸腿软。
佚名
乘风万里
乘风万里
距离竞聘报社副总编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上司被抓,我被发落去农村养猪……
易克1
陈炎彬纪元:星辰彼岸的火焰
陈炎彬纪元:星辰彼岸的火焰
关于陈炎彬纪元:星辰彼岸的火焰: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陈王殿和鞠王殿CJZ
穿成炮灰女主后,引诱了疯批暴君
穿成炮灰女主后,引诱了疯批暴君
一朝穿书,她竟成了被穿越女抢气运的言情女主,面对一尸两命、家族灭门的悲惨结局,她两次重生都无力改写。 但这回,她勾起红唇,誓要逆天改命!演到你心碎,醉到你流泪,她深情告白又绝望哀求,让高冷男主都摸不着头脑。 然而,她的终极目标竟不是这个男主,而是一统天下的男频大男主! 王座孤影的他,遇上执着追爱的她,一场爱恨交织的较量悄然上演。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