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三百四十六章 你们懂个屁,这是探明火力(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三百四十六章 你们懂个屁,这是探明火力

可能是听说北京来了中央军,所以临清城中的教匪没敢出城半渡而击。

运力充足的中央军很快就将几十门小佛郎机、劈山炮用船拉了过来,在军官的指挥下一门门的拉到指定地点,卸下、埋土、夯实。

主要是火器营和前锋营的人在干。

兵力最多的护军营原是八旗最精锐的摆牙喇兵,雍正七年定名护军,都是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满洲、蒙古精锐充当。

然而上三旗护军主要是看宫禁大门,下五旗护军主要看王公大臣的门,一开始还罢了,时间一久,这护军营就成了物业保安了。

人数八旗最多,但战斗力嘛

不是吹的,贾六不用刀,一个能打两个。

用刀的话,不太好说。

他大舅子淳颖的信王府就有护军,平均年龄五十。

总之乾隆一朝,护军营除了跟着木兰秋狩、东巡南巡外,几乎没有出征经验。

对护军底细清楚,当然不指着几百护军能给他多大惊喜,真打起来时能跟着放上几枪,跟着往临清城跑就行。

摇旗呐喊,以壮声威。

贾六真正依仗的是前锋营和火器营的500八旗兵,之前调查过,这些八旗兵不少都去过缅甸和金川,具有一定战斗力。

这是自身实力。

对手方面。

王伦这个清水教主起事后能攻占运河重镇临清,说明其部骨干教众颇多,裹挟人数也多,相比山东绿营的战斗力肯定要高,但在如此声势之下换作是他贾六当教主,二话不说肯定要直捣黄龙,管它有枣没枣,先捅一下北京城再说。

同治年间,窜到陕西的捻军西路军不就是千里挺进,渡冰黄河杀到卢沟桥,吓得慈禧差点要带儿子学她老公一样跑承德么。

不论哪朝哪代,斩首都是一个优秀的农民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战略眼光。

真捅下北京,大清在各省的驻防八旗兵再多,这天下也不姓爱了。

捅不下来,兵临北京这个声势也可以让王伦成为李自成第二,利用声势纵横数省,好生经营一下,再差也能同清廷再干个几年。

可王伦计不出此,偏偏在最应该采取大胆攻势的时候停在临清,结果被清军四面包围。

如此局面,纵是清水教众再能打,也不过是将死亡的日期延后几天。

因此,战争的胜负不是现在确定的,而是大半个月前就已经注定了。

“兵法有云,谁炮多,谁就通吃。”

贾六一边用千里镜观察临清城中动向,一边对已经埋好炮位一字排开的自家火炮,给予高度评价。

“大炮轰兮开他娘!”

伴随领队大臣一声令下,中央军率先打响临清之战。

听到中央军开炮后,其它地方军队也开始发炮轰击。

一时之间,临清上空充斥炮声。

“嗯?闻炮声无惧,此上勇也!”

注意到千里镜中临清城鸦雀无声,城墙上也没有教匪在那哇哇叫喊,跑来跑去,贾六不禁暗赞一声。

棋逢敌手,这仗打起来才不算他贾佳大人欺负人!

“给我轰,轰到没药子再停!”

友邻部队已经开始发起攻城,但贾六却不为所动,一心要将药子打光才算。

等最先推进的直隶绿营已经攻到城下,这才传令攻城。

“一旗当十汉!”

“生入军机处,死入紫光阁!”

“弟兄们,给我上!”

照例做了进攻动员后,贾六拔出遏必隆宝刀向着临清城一指。

“杀啊!”

参赞大臣英济图好样的,竟然披甲亲自带兵进攻,让贾六不由赞了一声:“好汉子!”

临清城内的教匪也终是开始还击,城上有箭枝射下。

“真没火枪啊?”

没见教匪有火器,贾六胆气更足,让亲兵为他披甲。

破城在即,风头岂能叫旁人抢去。

他可是前无能伊巴图鲁!

“上,上,上!”

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后妈养崽:太宠啦,老公萌娃黏着她
后妈养崽:太宠啦,老公萌娃黏着她
开局穿越肥妞,险些被父母嫁给瘸子?还好我有好眼光,马上给兵哥哥做贤内助。三个熊孩子不服管,那看看我战斗力和温柔力。婆家吸血我们家?没门,直接分家带着孩子们从啃窝窝头一跃顿顿有肉。我个后妈做成这样够好了
佚名
结婚后,发现妻子的秘密
结婚后,发现妻子的秘密
工作回家,竟被告知结婚多年的妻子突然出轨。正欲兴师问罪的时候,远在乡村的老母却让我回去处理一笔拆迁款。妻子的背叛、同行的冷漠、孩子的哭诉都令我心力交瘁。面对接踵而至的困境,我决定奋起反击,让他们知道报
木叶九
开局流放,医妃搬空国库去逃荒
开局流放,医妃搬空国库去逃荒
【空间囤货+女强+爽文+虐渣+全家流放逃荒+新婚夜+发家致富】一朝穿书,顾挽月发现她成了炮灰女配,抄家流放?没事,她有异能空间,国库物资通通收进空间,另外搬空娘家和王府,让抄家的人一根毛都拿不走。流放
花花后空翻
余温尽显
余温尽显
隐忍多年的庄星星忽然有一天不想当替身了,而这个时候,陈京慌了。
万宝路
逆流而上,我成为官道新贵!
逆流而上,我成为官道新贵!
在改革如火如荼的年代,他少年得志,因为世家在任的缘故,他在父亲的运作下成了一名在职公务人员。正当他畅想美好仕途时,天有不测风云,父母车祸双亡。正所谓人走茶凉,他也很快品尝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好在,厄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