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第1001章 为了利益争夺(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001章 为了利益争夺

伊摩利坐在一旁,就像局外人一般静静看着东胡四王争夺地盘。

脸色平静,一点也不着急。

在兴奋的讨论下,气氛越来越激烈,东胡四王的嗓门越来越大。

幸亏他们的护卫都在跟在身边,才只是静静的看着。

要是在门口守着不清楚里面情况的话,恐怕还以为打起来了呢!

有了头曼被刺杀的事情,谁都不敢再大意。

此次东胡四王和伊摩利相聚商讨的时候,大帐边缘可是站满了护卫的!

相互警惕,就怕再发生行刺的事情!

要知道,无论东胡还是匈奴,在大秦的推波助澜下一直内斗不断。

甚至有时候看到草原上过于平静,还会撒出一点诱饵,引起匈奴和东胡的内斗。

斗得越厉害,就越不可能真正精诚合作。

对大秦就少一分威胁。

在长期的纷争和小摩擦之下,四人是谁也不相信人。

彼此都有着防备。

不过四王仅仅是嗓门大的争吵,并没有发展到动手互殴的程度。

所以护卫们也只是看着,并没有上前帮忙。

而东胡四王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都在为自己多争取一份利益。

在他们看来,有大秦十五万精锐加入,再联合东胡的主力精骑。

灭一个匈奴王庭不是难事!

论起实力来说,东胡本身就比匈奴更强盛。

要不然原轨迹中冒顿也不会强压怒火接受勒索了。

现在加上大秦的十五万精骑,还有犀利的军械。

在东胡四王看来,灭匈奴简直不要太容易。

剩下的,就是如何分配利益了。

伊摩利的地盘,自然要按协议给他们。

但是,既然出动了几乎所有的主力精骑。

仅仅伊摩利的领地是不够的!

为了争夺更大的利益,吵得是不可开交!

不过,四人吵得面红耳赤,却始终着默契。

或者说,是心照不宣。

因为他们在争论的时候,已经把朔城,以及大秦要继续筑城的线路方圆五十里都默契的划给了秦国,并未争抢。

匈奴的地盘,又被在一分为二。

而他们所争夺的,就是一分为二的其中一半!

至于另一半没有争夺的,那是留给伊摩利的。

倒不是东胡四王心善,还要主动还一半。

而是他们都心知肚明,伊摩利必须要分得一半领土,以牵制东胡四王。

让草原保持平衡。

大秦是不可能允许东胡吞并匈奴的所有地盘的。

实力扩充过大,不是秦国想要看到的。

所以,都知道即便争了也是白争。

秦国那位太子也不会答应。

想要强行占据也可以。

但必然会引来秦国的讨伐。

东胡四王不同心,内部也需要平衡。

谁也不想看到谁过于强大。

否则,东胡就会重蹈匈奴的覆辙。

其中一人做大,其他三人身死,或者只能流亡秦国!

所以,谁敢过于强大,必然引来另外三家忌惮。

只要有秦国牵头,必然都会响应征伐!

此次有大秦主导的灭冒顿一战之后,必然要重新对草原势力重新划分,以保持平衡。

冬风必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
帝少小妻又闯祸了小说最新章节由网友上传转载,《帝少小妻又闯祸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现代都市小说,八哥小说网免费提供最新最快的帝少小妻又闯祸了无弹窗文字章节在线全文免费阅读。
花惊鹊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
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
关于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夏辰意外穿越到海贼世界,开局就激活剧情岛屿打卡系统。“什么?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那不是要起飞?”打卡第一个岛屿风车村就获得了动物系?幻兽种?人人果实?齐天大圣形态!太阳神尼卡很牛?知不知道你就算成神了也只是阻挡我的十万天兵天将之一?同时偶遇刚准备出海的路飞,在路飞的邀请下成为草帽团的副船长。跟着主角团到处打卡剧情岛屿,不断变强!……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主要写的
香蕉香不香
恶女郡主怒甩渣世子,当场嫁权臣
恶女郡主怒甩渣世子,当场嫁权臣
我穿书了, 穿成恶女平阳郡主。 穿书当天,就被换亲,被下药。 我一刻也不耽误,一点脾气都不收,带着国公府的一家来抓奸。 当场甩渣男世子,改嫁“废物”奸臣。 婚后做一家主母,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不受一点委屈。 有钱能使鬼推磨,我靠钱砸出了一个个忠心耿耿的跟随者。 半年前,他还是人人敬畏的权臣,如今却是个眼不能视物、耳不能听声、嘴不能言语的废物,落魄到人人可践踏。 解毒之后,他恢复往日神采风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