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仙路

第12章 一头栽进火焰中(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章 一头栽进火焰中

一夜未睡,厉一依完全不困,早早又到了制符堂。

她储物荷包里现在是山穷水尽,除了寥寥几张食堂的饭票,再也找不出一张灵钞。

今天师者就不大关注她这里了,厉一依再接再厉,将上品符纸炼制的成功率终于提到了五分之一。

将所有的符纸先换了学分,剩下的都换成了养气丹,厉一依舒了一口气。

只要保持住,大三的学分足够了,她若是再能炼制出符箓,还上高利贷也指日可待。

厉一依在晚饭前离开的制符坊,不知道她离开之后,制符堂的氛围明显放松了些,还有临近的人悄悄聊了起来。

“哎呀妈呀,可算是走了。”前边座位上的孔林吁了一口气,伸个懒腰,对左边人说道,“老孟,你说她至于这么用功嘛,坐在她前边,弄得我压力都大。”

孟宇也放下手,摇着头:“我都不敢动,生怕影响了她。她也真能坐得住。”

“听说她在炼器堂的时候也这样,输送灵力一坐就是一天。”孔林干脆转身,面对着孟宇。

孟宇若有所思道:“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先在炼器堂练习好了控制灵力,再来制符堂一举成功?”

孔林眼睛一亮:“别说还真有道理,她在炼器堂可受欢迎了,说她输送的灵力又稳又均匀。”

两人的对话吸引了周围几人,大家七嘴八舌低声讨论起来。

“要不,我们也试试炼器堂,正好我炼制符纸炼制得都要吐了。”

“对对,我本来以为咱们制符堂里就乔师兄一个让我羡慕的,现在又来一个,我也得努力了。”

“走走,吃完晚饭就试试,说不定有收获呢。我卡在中品符纸上都半年了,就是炼制不出上品符纸。”

一行人说走就走,很快制符堂再次安静下来。

乔子轩坐在角落里,面孔有些扭曲。

他不相信厉一依真的厚积薄发。怎么可能呢?一根烧火棍还懂得厚积薄发?

肯定是有什么缘故。

可什么缘故呢?

他收拾了桌面的东西,装作要离开顺便经过的样子,仔细审视了厉一依的制符台,桌面上干干净净的,连残存的灵力都没留下。

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没有学渣会无缘无故变成学霸的。

乔子轩更笃定了。

厉一依匆匆吃了晚饭就赶回寝室。

连续一夜一日的炼制符纸,她的精神也有些疲乏了。便一边靠着床头闭目养神,一边翻越着脑海里复制的那本关于神识方面的书籍。

养神丹,是温养神识最好的丹药。

养神阵,是温养神识最好的阵法。

再就是筑基之后可以选择修炼神识的功法休息了。

看来在哪里实力都是王道,还是自身的修为太低了。

这么闭着眼睛,厉一依不觉睡着了。

梦里依稀有另外一种情绪影响着她,让她睡得并不安稳。不过醒来,那种情绪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了,精神也恢复了。

厉一依准备尝试制符。

制作符箓,通常是筑基修士才会选择的。

因为筑基之后,身体内蕴含的灵力更为充沛,神识掌控灵力的能力也比练气期大幅度提高。

但厉一依还想要尝试下。

清风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千世界:从柳域开始崛起
大千世界:从柳域开始崛起
从北灵境柳域开始,一步步打怪升级走上全能之路……
知远行
大日合欢吞天诀
大日合欢吞天诀
关于大日合欢吞天诀:爽文爽文+修仙+杀伐果断+一路横推+都市+霸总+不虐心不圣母!!!痴傻儿苏君临(苏狗蛋)意外觉醒后,开启了修仙模式,带着心爱之人一路横推,遇神杀神,见佛灭佛....
骑着蜗牛登珠峰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家人为了小三的孩子,用性命逼着姜沉鱼替嫁给一个病秧子。沉迷“亲情”十几年的姜沉鱼一朝梦醒,再不执着追逐所谓“家人”。姜家人只当她的疏远是赌气,只等着她的病秧子老公死后,哭着求着回姜家时好好奚落她。可他们逐渐发现,离开姜沉鱼之后,姜家公司破产,人脉断联,连他们的身体都一天不如一天。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废物是天下最有天赋的玄学术士,他们曾经的好运气全是姜沉鱼逆天改命,费尽心思替他们谋求的。流落
兔兔兔兔宝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一通未来的电话,我结束十四年婚姻
一通未来的电话,我结束十四年婚姻
我接到了一通未来的神秘电话,被告知恩爱十八年的丈夫背叛了我。 原来他不仅在外面有人,就连辛苦养大的养子养女,都是丈夫跟别人生的。 四十岁怎么了,我照样提了离婚领了离婚证。 他担心我离了他活不了? 等我后悔来求他复合,一个四十岁的女人有谁会要? 笑死,当他耐不住来找我求复合的时候,我已经和暗恋我的身居高位的人在一起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