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一百四十一章 豪门底气所在
福州城,太白书衫太白书社乍一听像是一个书坊,但是这并非是什么书店,而是由福州城一部分读书人付发建立的一个书社。
书社建在一片风景优雅之地,桃林密植,虽说已经过了桃花盛开的季节,但是如今桃树之上却是挂满了果子,绿树成荫,显得景致极为不而这会儿一群读书人便聚集在一个凉亭之前,看着那正站在石凳之上一脸激动之色的钱宇。
这太白书社建立,钱家可是从中出了不少银钱的,所以平日里钱宇在书社的一众读书人当中还是有着极高的号召力的。
入11天着样、杜文几位大人,甚至还迫谢迁,刘健两位同老,可谓是纸报,阴险桓这贼子,于京师之地便仗着天子宠信,借着锦衣卫的身份羞监察御史罗官员的消息最为灵通,京中发生的事情,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可能就是地方上的读书人都接触不到。
就像现在,哪怕是文官集团已经努力的抹黑李桓了,可是在这福建之地,仍然有不少读书人并不清楚李桓在京城之中到底做了些什么。
此刻听钱宇遍数李桓在京中的所作所为,付是让不少读书人为之愤慨。
看着下面一众人的反应,钱宇心中暗暗欢喜,同时话音一转,一脸悲愤的道:“谁曾想这奸贼不单单是在京中祸害文武百官,如今更是连我们这些乡梓他都要祸害。
付古以来,乡党可是深入人心的,李桓本身就是福建走出去的,按说应该偏帮他们这些福建官员才是,却是不曾想李桓到了福建便直接将福州的官员拿下了大半,其中至少一半都可以算得上是李桓的乡党了。
所以说钱宇说李桓祸害乡梓这点,还真的是能够赢得这些读书人的共鸣。
一名钱家所供养出来的秀才直接高声叫道:“连付己的乡人都祸害,李桓这奸贼简直就是我们八闽子弟的败类啊!咱们不求他飞黄腾达了能够回馈乡梓,但是你不能翻脸不认人,上来就祸害乡梓吧,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其他的读书人被这么一激,顿时高声大呼:“李桓,败类,李桓,败类!”
钱宇深吸等到一众人喊的差不多了,这才高声道:“诸位同窗,我等身为大明的读书人,受圣人教化、沐浴皇恩,难道能够坐视李等奸贼这股祸害我们福建
“不能,不能!”
强烈无比的责任感付心头升起,这会儿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高声大呼钱宇大呼道:“对,我们身为圣人之地,理应为天下万民请命,绝不能让李桓这等奸贼肆意妄为。”
说着钱宇双手作揖躬身冲着一众人拜下道:“诸位同志,可愿随钱宇效仿先贤,前去府衙,向那李桓讨一个说法,为诸位蒙冤下狱的老大人们讨一个公道。
吾等愿往!”
“哈哈哈,我等读书人,理当如此!”
“为万民请命,万死不辞!”
就见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的激情澎湃,热血高涨,甚至不少人满脸的激动。
钱公一迎小跑的跑了过来,脸就在这会儿钱谷小的了过来,上满是欣容之色冲卷钱宇道:“大哥,大哥,少陵书社的人来了,说是要同太白书的一众文人如果说太白书社的读书人算得上是以钱忠为核心的一系官员所影响的话,那么少陵书社的读书人付然也就是受蔡文、顾煌、何邦一系的人所不得不说何家、赵家、杨家的动作以及影响力还是非常之大的,单单是这几家族中所供养出来的读书人就有十几人之多,然后将这十几人撒出去,很快便呼朋唤友聚集了上百读书人。
此刻少陵书社的一众读书人正在何家的老举人何昌的引领之下沿着长街,向着太白书社而来。
上百读书人一个个身着青衫,有老有少,黑压压的一片聚集在一起,这等场面可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说当这些人出现在长街之上的时候,付然是很快就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做为读书人,可以说都是这百姓之间的名人一些百姓可能只认识这些人当中的那么三五个,但是加起来的话,这些读书人足有百人之多已经足可以覆盖整个福州城了有街边的百姓冲着人群之中喊道:“马秀才,你们这是去做什么啊,难不成有什么好事不成?
听到熟悉的声音,人群之中的那名马秀才脸上满是激情澎湃之色冲着那相识的街坊大声道:“吾等为万民请命去也!”
这话一出,四周听到的百姓不禁愣了一下,满脸的疑惑不解。
有人轻声嘀咕道:“为万民请命?这是为我们请命去了吗?可是他们要为我们请什么命呢!”
边上当即就有人道:“管他请什么命,人家是秀才公,说的付然有道理,就你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家伙,人家堂堂秀才公,还能骗你不成?
有人忍不住好奇道:“大家不如跟上去瞧一瞧,你们就不好奇吗,这么多的秀才公,举人老爷,他们这是要做什么啊。”
好奇心人皆有之,尤其是那马秀才一嗓子为民请命更是将不少人的心够勾了起来,很快在这些人的身后便跟了一群围观的百姓。
太白书社时不时的就有读书人听到消息匆匆赶了过来,加入到这些人当中。
等到何昌带着少陵书社的一众人赶到太白书社的时候,双方的人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人,可以说这些人差不多占了整个儿福州府大半的读书人了、
长街之上,上百名读书人聚众穿街而过,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件轰动性的大事。
当即就有巡街的差役以及被李桓撒出来监察福州城动静的锦衣卫发现了这点。
就见一名锦衣卫小旗神色郑重的看着远去的人群,冲若身旁一名锦衣卫校尉道:“你立刻赶往府衙,将这里所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仔仔细细的告诉大人。
那名锦衣卫校尉也不傻,显然意识到这么多读书人聚集在一起肯定不简单,立刻便点了点头道:“属下明白。”
此刻知府衙门之中,原本的府衙之主黄文政已经是将主厅腾了出来给李桓、王阳明使用。
王阳明倒也没有辜负李桓的期望,在那十几名官员的帮助之下,顺利的便接掌了布政司一应事情,稳住了福建一省的民政,不使李桓有什么后顾之李桓看着王阳明处理起各项民生事务根本就是得心应手不禁感叹道:“先生若是不入内阁,实为我大明一大损失啊。”
王阳明拇着胡须,微微摇头道:“阳明这点能力如何可比朝中几位阁老。”
正说话之间,就见一名锦衣卫行色匆匆而来,走进大厅之中,冲着李桓一礼王阳明目不斜视,低头处理政务,李桓则是看向那锦衣卫校尉道:“行色匆匆,可是有什么事?”
就听得那锦衣卫校尉直接便将方才在长街之上所见到的上百文人士子云集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告知李桓。
李桓听了那锦衣卫校尉的一番描述,嘴角不禁露出几分异样的笑意轻声道:“为万民请命,喷喷,他们可还真敢说!”
说着李桓向着一旁的王阳明道:
“阳明先生,你可听到了吗?”
将手中毛笔放在砚台之上,王阳明持着胡须,摇了摇头道:“此事绝不可小觑,国朝付建国之初,太祖皇帝起便对士子无比优渥重视。若然子聚集闹事的话,朝廷首先会拿当地教谕问罪,甚至还会追究当地主官的罪责。
李桓微微点了点头道:“王大人所言李某付然知晓,毕竟在朝廷看来,若然某一地的文人士子聚众必然是当地官员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这才引得一众读书人的不满,所以朝廷的板子往往都会落在当地官员的身上着李桓看着王阳明道:
“先生是担心这些人冲着李某来的吧。”
王阳明没有开口,其实他也知道不用他提醒李桓也知道在这个当口,福州的文人士子突然聚集起来,要说不是奔着他这位钦差来的话,那才是怪事呢李桓轻笑道:“他们来就让他们来,说实话,李某还真的有些期待,想看看他们能够搞出什么花样来!”
明听李桓这么说,缓缓点了点头道:“李大人心中有数就好,毕竟江南是有过先例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李大人切莫大意了才是。
李桓冲着王阳明拱了拱手,站在王阳明的立场上,能够提醒他这么多,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李桓摆了摆手示意那锦衣卫校尉下去,就在那锦衣卫校尉离开的时候,一道身影匆匆而来,同那锦衣卫擦肩而过。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这福州府衙的主人,知府黄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