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二百一十四章 当朕的屠刀不利否!【求订】
张仑、朱辅等人连连谦虚不敢领功,他们这些时日可是看得清楚,整顿京营虽然说有他们坐镇,的确是避免了一部分与他们有关系的将领闹事,可是真正的功劳却在李桓身上。
如果说不是李桓拿出了大量的银钱,将遣散银子如实的派发给那些被裁汰的老弱,平复了这些士卒心中的怨气,如果不是李桓以锦衣卫暗中镇压了数十起京营低级将领所要搞出的种种串联,单凭他们勋贵的威望,根本就别想那么顺利的完成对京营的重整。
这会儿冯永邦大步走了过来,手中捧着一份名册,向着李桓一礼道:“见过大都督。”
李桓微微点了点头道:“统计的如何了?”
冯永邦笑着道:“回大都督,十二团营全部裁汰完成,整顿之后所剩将士共计四万一千二百四十八人,共计裁汰老弱八万三千六百五十四人,中低级将领四百三十八人,派发遣散银钱计中低级将领,共计有四百五十八万两之多。”
站在一旁的张仑、朱辅等人虽然说已经知道为了这一次重整京营,天子的内库完全向李桓敞开,所需银钱,尽皆从天子内库之中取用。
但是陡然之间闻知竟然足足耗费四百六十万两之多的白银,张仑、朱辅等人还是忍不住露出惊骇之色。
那可是数百万两的纹银啊,几乎相当于大明一年的赋税所得纹银了。
拿出一年的赋税所得银钱来完成对京营这一大明顽疾毒瘤的重整,放眼大明几代帝王,竟然真的让李桓、朱厚照这一对君臣给做到了。
一时之间,张仑、朱辅等人皆是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看着李桓。
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没还有人看好李桓能够做到这点。
然而现在站在这里,看着校场之上国勇营那剩下的不到三千精锐士卒,虽然说人数上少了太多,相比一万多人,剩下不到两成,可是那一股气势,那一股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便是他们也能够看出,剩下来的这些全都是真正可堪一战的士卒。
想到自家子弟在这些时日当中,但凡是经过了李桓的认可,尽皆被李桓给安排进了裁汰过后的京营之中。
虽然说李桓将大量尸位素餐,没有什么能力的中低级将领清出了京营得罪了不少勋贵,但是李桓同样也接纳了不少勋贵之家真正的精英子弟进入军中,也算是平息了一部分勋贵的不满。
除此之外,李桓还奏请天子重开武举,将武举之日定于明年开春,大明停办多年的武举将再度开启,底层武人的上升渠道就此打开,那些空有才华能力,却没有机会见闻于天子的底层军户子弟将迎来一个春天。
因为李桓奏请重开武举,不单单是平民之家的子弟有资格,就连军户子弟一样有资格参加。
要知道以往武举一般是将军户子弟拒之门外的,以至于许多出身于军户之家的子弟哪怕是有着足够的武力和能力,却只能在地方卫所之中做一个普普通通籍籍无名的大头兵,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李桓相信来年春天,武举举行之日,天下武人必将为之振奋,不知那时,将能够为大明选拔出多少的可用之才。
乾清宫
当李桓抱着厚厚的一摞京营名册走进乾清宫的时候,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的朱厚照正一脸期盼的看着走进来的李桓。
看着李桓,朱厚照脸上带着几分激动,颤声道:“李卿,可是成了吗?”
李桓冲着朱厚照重重的点了点头。
朱厚照脸上登时绽放出兴奋的笑容,忍不住原地走动哈哈大笑道:“好,好,京营这一顽疾,终于在朕手上得以解决。”
说着朱厚照上前拉着李桓,让李桓坐下道:“快给朕说一说看。”
李桓神色一正,将整顿京营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给朱厚照道来。
最后李桓看着朱厚照道:“陛下,如今京营经过裁汰之后,尚且剩下四万余人,不过臣保证,这四万余人皆是精锐,稍加训练,便是一支敢战之师,战力远超先前的京营。”
朱厚照闻知京营竟然一下子裁汰了八万多老弱病残不禁叹道:“朕虽然早就知道京营早已经糜烂不堪,名义上足足有二十多万的京营,最后竟然只有四万余可用之师,每年朝廷为了养这一支大军,至少花费上百万两的银钱。”
李桓轻咳一声道:“陛下,此番为了裁汰老弱,臣足足花去了四百六十万两之多的纹银。”
朱厚照陡然之间不由的咕噜一声咽了口水,显然也是被这一大笔银子给惊了一下,不过很快朱厚照便忍不住笑道:“好,好,能够重整京营,这一笔银子朕愿意去花。”
说着朱厚照看着李桓笑道:“再说了,这些银钱都是李卿你搞来的,这么说来的话,朕那内库之中最后还能剩下二三百万两。朕这还是赚了呢。”
李桓正色道:“陛下,不止是二三百万两,若是臣没有算错的话,陛下内库之中至少会有上千万两。”
刚喝了一口茶水的朱厚照闻言差点一口将茶水给喷出去,一脸愕然的看着李桓,脸上满是不解之色。
就是一旁侍奉着的丘聚也是睁大了眼睛,欺负他和天子不会算账吗?
虽然说前不久自福建运来的数百万两银子已经入了内库,但是加起来,三笔抄没而来的大笔金银加起来也就一千万两左右罢了。
为了修缮河道,朱厚照拿出了三百万两的白银来,而李桓裁汰京营,差不多花去近五百万两,怎么算,内库之中也就剩下二三百万,那多出来的上千万两又是从何而来?
李桓轻笑,眼中闪过一道厉色道:“陛下,别忘了,谋逆一案已经审讯的差不多了,那些已经确定了的官员、勋贵即将斩首、抄家。”
听李桓这么一说,朱厚照眼睛一亮,兴奋的道:“抄家。”
李桓点头道:“不错,陛下以为,此番牵扯到谋逆一案之中的近百名官员、勋贵之家能够抄没出多少的金银出来?”
朱厚照想了想看了李桓一眼道:“难道李卿认为此番能够抄没出近千万两金银吗?”
一想到这点,朱厚照先是呼吸变得急促,继而脸上露出几分怒容。
如果说真的如李桓所说的那般,近百官员一下子抄没出上千万两的金银,朱厚照即是震惊,心中又生出一种悲愤,这些官员到底贪墨了多少方才能够攒下这么大的身家。
看到朱厚照的神色变化,李桓大概能够猜到天子的心思,轻叹一声安慰朱厚照道:“陛下只要做一代明君,那么天下贪官就会越来越少,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许多。”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眼中流露出几分精芒看着李桓道:“朕会做一名好皇帝,朕不敢说要让大明就此贪官绝迹,但是会竭尽所能造福百姓,中兴我大明。”
说着朱厚照看着李桓道:“李卿,你愿意助朕吗?”
李桓点头道:“能与陛下一同开创大明盛世,是臣的荣幸。”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朱厚照忽然之间一声轻叹脸上满是忧色道:“陕西大灾,朝廷的钱粮如今也该到了地方,也不知道地方官府可曾开始赈济灾民。”
朱厚照看了李桓一眼道:“李卿,你说那些人,面对那么多的钱粮,他们真的能够控制住贪欲不去动手吗?朕只希望他们能够将大部分的钱粮用在百姓身上,不使朕之子民饿死、冻死,便是他们真的贪墨一些,看在他们赈济灾民用心的份上,朕也认了,可是他们能吗?”
李桓一声轻叹,显然天子这是对陕西官场的地方官员没有信心。
不过李桓也只能安慰道:“陛下放心吧,有三司,有巡察御史在,那些官员就算是再贪婪,总该收敛一些才是,再说了,还有锦衣卫从旁盯着。”
朱厚照闻言精神一震道:“对,朕还有锦衣卫,李卿你务必要时刻盯着陕西那里的消息,但凡是有什么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朕。”
出了皇城,天色已经有些昏沉,李桓正向着猫眼巷方向而去,忽然之间前方两只马飞奔而来。
李桓没有坐轿与坐马车的习惯,一如既往的骑着天子御赐的御马,远远的就听到动静,循声看去,就见两名锦衣卫正纵马飞驰而来。
马上的一人不是别人,正是陈耀,还有就是冯永国。
二人可是李桓的心腹,这会儿两人纵马而来,不禁让李桓心中咯噔一声,难道说锦衣卫衙门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就在李桓心中沉思的时候,飞驰而来的冯永国、陈耀二人明显也看到了李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