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若为皇

第29章 乾纲独断(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9章 乾纲独断

洪承畴闻言立即猜到了自己的想法与崇祯不谋而合。

朝廷缺银子吗?自然是缺。

可大明缺银子吗?洪承畴敢拿自己的脑袋起誓,绝对不缺!

以前,这话他不敢说,说了就有可能性命不保甚至身败名裂。

可不知为何,洪承畴今日竟一口气不吐不快,他觉得陛下变了,自己也变了。

崇祯一番话说完,温体仁、杨嗣昌又如何不明白崇祯的意思,钱花完了,继续杀贪官就是,何为大义,何为小节?

皇帝杀官员是小节,但若因此能拯救黎民于水火,就是大义。

要想真正的中兴大明,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原来的一切推倒重来,包括但不限于户籍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以及重新丈量土地。

这事儿以前有个叫张居正的干过,可惜最后死了还被掘坟。

“陈爱卿,工部尚书的差使暂时也由你代职,征兵事项兵部洪爱卿尽力配合。

另外,户部尽快准备漕船通过漕运给四川秦良玉部送去白银一百万两,用于白杆兵重组、征兵、购置军粮装备,东厂派一人随行。”崇祯看了一眼陈奇瑜道。

宋应星宋大爷找了一个多月东厂还没找到人,以至于如今工部仍旧群龙无首。

“还有山陕的孙传庭,也送去五十万两,走陆路,着京营兵,哦还是用卢爱卿的天雄军吧,挑选一千好手负责运送。”崇祯略作思考后道。

秦良玉的白杆兵对崇祯皇帝也很重要,倒不是指望这支部队去打鞑子,毕竟距离实在太远了。

而是因为石柱处于四川与湖广交界,一旦江南发生战事或者内乱,白杆兵就能派上大用场。

他可不敢指望南方的卫所兵,那些卫所兵早就沦为南方勋贵集团的佃农,倘若真是起了内乱,这些农民兵选择帮谁崇祯自己心里都没底儿。

而三省总督秦良玉便是他在南方设的钉子,向西可威慑南京,向北可钳制流寇。

而且满门忠烈的秦家对他的衷心是毋庸置疑的,他花这笔银子自然一点也不心疼。

至于孙传庭为何只给了五十万两,其实也不是崇祯抠门,一来是现在到处都需要花钱,就是秦良玉也没给够,二来则是相信孙传庭的能耐。

这位组建秦兵时本来就没跟朝廷要多少银子,基本上都是就地解决,既然这么有能耐,人嘛总要物尽其用不是?

崇祯皇帝对秦兵和天雄军寄予厚望,指望着不久的将来打建虏用。

虽然目前秦兵还没个影儿,虽然天雄军现在才八千来人,但一切都需要个过程,他也等得起。

除了这三支重要的军队外,大明如今还有京营兵六万余,大部在湖广、河南与流寇作战,目前西山大营剩余的京营兵经过周遇吉的筛选,还剩余一万六千人,也就是说还需再征三万多人,来作为京师的卫戍部队。

除此之外大明还有边军将近二十万,当然这个数字是书面上的数字,九边各镇总兵有没有吃空额、吃了多少空额,也需要时间去查。

即便九边军队按照满编来算,加上秦兵、天雄军、白杆兵,再加上扩充过的京营兵,军队数量也就四十来万。

听起来不少,但大明疆域实在太大了,长城外边有蒙古人、女真人虎视眈眈,长城里边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曹操、老回回,除此之外朝廷里也是一地鸡毛,东林党、宗室勋贵、士绅集团、商贾集团,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倘若自己把他们逼急了,多半还会联合起来,绝对够自己吃一壶。

其实如今大明境内还有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那便是卫所兵,如果他们还算军队的话。

包括边军在内,秦兵、天雄军、白杆兵其实都属于募兵,与大明现有的卫所兵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军队。

卫所兵隶属于五军都督府,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义务兵役制度,卫所兵平时在家务农,有空闲就训练下,到了要打仗或者服役的时候就自备武器粮食赶到集合地点去参加战争。

募兵制则是一种职业军人制度,由官府公开招募平民入伍,以军人为职业,长期训练,并发给军饷、军械装备。

明太祖朱元璋一直为自己‘发明’的卫所制度感到自豪,号称不花百姓一份钱,养活了百万军队。

但说白了卫所制其实就是府兵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大明前期卫所兵的战斗力确实还可以,但到了中后期,卫所兵的土地逐渐被将领吞并,成了这些将领们的佃农。

而到了此时,卫所兵之糜烂已经严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听说不少地方的卫所兵驻地早就逃的空无一人。

饶是如此,明面上朝廷在册的卫所兵数量仍旧在百万以上,但包括朝廷文武百官在内,所有人都知道卫所制早已名存实亡。

“但是朕要强调一点,而且只强调一次。”崇祯顿了一下接着道:

行者寒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极品尤物姐姐
我的极品尤物姐姐
一个失忆多年的傻子,因为一次英雄救美,不慎跌落锁妖洞,意外获得上古传承,从此开启逆袭之路。 且看彭战如何白手起家,横扫各路强敌,成为叱咤风云的王者,迎娶绝世美人,走向人生巅峰。 “人世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彭战牵起佳人的手,深情地说。
佚名
成绩吊车尾怎么了,不还是富甲一方?
成绩吊车尾怎么了,不还是富甲一方?
他是班级里的大学渣,成绩常年吊车尾,别说考大学了,别人瞎蒙都比他考得多。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只是上前多听了几句别人说的话,竟然开窍了。 入圣门,逆天改命,通人脉,建地心,开七觉…… 直到他进了名校,震惊世人。 他:“成绩不好怎么了,不还是富甲一方了?” 他:“没考上大学怎么了,不还是进了名校。” 他:“穷一点怎么了,不还是……” ——登上巅峰,很难吗?
佚名
我也是皇叔
我也是皇叔
关于我也是皇叔:手持大戟,名曰霸。腰间宝刀名曰德!刘俊:老子最喜欢以德服人!实在不行,那就用我的大戟…霸!老子是谁?货真价实的皇叔!
双木道人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关于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一睁眼,人在渭水旁李复呼唤了很久,没有如愿的听到“滴”的一声。突厥人在北虎视眈眈,总想着来打秋风。这一年,皇帝李渊还在看着俩儿子内斗。庄子上的李复,穷得只剩地了。那就.......开渠!种地!天大的事儿,就是吃饱饭!
钱富贵er
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
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
关于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这篇古代言情小说讲述了镇国将军之女林婉清与当朝三皇子萧逸尘之间从初遇、相知到相爱的故事。初遇时,林婉清在护国寺外遭地痞流氓骚扰,幸得萧逸尘出手相助,两人就此结缘。之后在皇宫赏花宴上再遇,彼此交谈甚欢,感情逐渐升温。他们在相处中暗生情愫,互许心意,然而却因朝中皇子们争夺皇位,复杂的局势让他们的感情面临诸多考验,家族也被卷入纷争之中。面对种种困境、诋毁与阴谋,两人并未退缩,林
极速暖阳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