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极品

第786章 去特么的真爱(十三)(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86章 去特么的真爱(十三)

“也、也不是不信你。宏儿啊,这些年长公主待你如何,不只是我,就是满京城的人也都看得明白。”

说长公主打了刘宏,京城就没有一个人肯信。

哪怕亲眼看到了,大家也会觉得,长公主这般,定是为了刘驸马好!

人家长公主心里还不定怎么难受、心疼呢。

就好像那句俚语,“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啊!

刘宏:……

这是什么狗屁例子?

不过,现在不是纠结这个时候,梅姨娘母女两个还需要梅氏前去救命哪。

忽的想到了梅姨娘和刘婷,刘宏顿时不再辩解这事儿,而是直接说,“娘,先不说这些了,表妹和婷儿还在公主府门口跪着呢。这外头人来人往的,若是被人看到了,她们以后还怎么见人哪。”

说完这话,刘宏又似想到了什么,忙道:“你不信长公主打了我,那您亲去公主府门口看看便知道了。长公主先是打了我,随后才让表妹她们在门口罚跪的。”

两件事都是长公主做的,证明了一件,那么另一件也能被证实,对不?!

梅氏却更加笃信刘宏在使苦肉计了。

她甚至猜测,估计又是梅姨娘和刘婷作了什么妖,彻底激怒了长公主。

人家长公主再谦卑、再守规矩,骨子里也是皇家贵女。

梅氏能“调教”她,刘宏能冷落她,那是因为他们站着身份和大义,尊贵如长公主,也不能公然忤逆婆婆、动手惩戒丈夫,是也不是?

而梅姨娘和刘婷又算什么?

虽然梅氏不想承认自己的亲侄女是卑贱的侍妾,可妾就是妾,哪怕再风光、再受宠,她也只是个玩意儿。

长公主身为嫡妻,就算活活打死了她,外人也不会说长公主的不是。

偏偏这些年梅姨娘被纵得忘了自己的身份,总暗搓搓的使手段、耍花样,一步步挑战着长公主的底线。

在康平帝和外人看来,梅氏这个侯夫人脑子似乎不太灵光,但人家只是不太聪明却不是真傻,至少内宅里的那点子事儿,她还是懂得。

比如梅姨娘挑衅长公主的种种言行,如果梅姨娘不是梅氏的亲侄女,她也早就看不下去了。

这次,估计又是梅姨娘惹了祸,刘宏见长公主真怒了,这才想办法把自己弄伤,然后甩锅给长公主,为的就是让长公主心疼、愧疚,继而保下梅姨娘母女。

或许在大是大非上,梅氏糊涂,但牵扯到那些内宅阴私,梅氏比谁都反应快。

“娘,您还犹豫什么,赶紧去公主府看看吧。万一去晚了,表妹她们可能会没命啊。”

刘宏见梅氏迟疑,心里焦急,急吼吼的说道,“还有婷儿,您最疼她了,难道忍心看着她颜面全无,以后无法在京城立足?”

这话,多少触动了梅氏。

不管梅姨娘母女怎么闹腾,那都是她的血亲。

梅氏因为娘家的败落,格外偏疼梅姨娘这个侄女儿。

甚至为了让她过门,不惜以婆婆的威势逼着长公主低头。

这些年,梅氏更是处处抬举梅姨娘和她所出的两个孩子,连长公主唯一的女儿刘嫮,都被她排在了刘婷后面。

自己捧起来的孩子,再怎么能惹麻烦,也要咬牙保下来啊。

梅氏幽幽的叹了口气,心里唯一庆幸的是:还好长公主孝顺、懂规矩,对她这个婆婆更是恭敬有加,只要她出马,长公主再生气也会给她这个面子……

------题外话------

谢谢诡异de蓝狐、奇迹一生123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谢谢啦,()

萨琳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
佚名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一众西游
六大爷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关于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
卷毛泰迪熊
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团宠,马甲,双洁,异能,女强】【清冷禁欲太子爷x疯批钓系小妖精】洛云嫣,金字塔尖洛家那唯一的姑娘。可她4岁被拐,家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对于时隔十五年回家认亲,她也只不过是当作完成任务
倒霉啊倒霉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