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第一驸马

第916章 开火(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16章 开火

第916章 开火

当看到敌军远远出现在视眼里时,袁温看到那些蛮族战士,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即使隔着老远,依旧能感受到那种散发出来的气势。

他是第一次见到规模如此庞大的骑兵。

该有多少?

三十万?

四十万?

应该还不止。

简直就是一大片乌云将整片荒野覆盖。

而在他们开始冲锋的时候,那种气势更是无比惊人。

袁温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就是他们的敌人吗?

陛下啊!

第一次真正实战就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真的能行吗?

袁温感觉自己的手心出汗了。

不是他胆子小,这完全是正常的反应。

任谁见到这种场面,都会这样。

不过随即他的心态就恢复平稳,因为陛下在这里。

好像是深怕不起眼,还在这里搭了一个高台,连显眼的皇旗都立在这里。

就是要告诉北夷军队的骑兵们。

朕就在这里!

而在前方军队散开之后,看得更加真切了。

在他们冲锋过来时,突然发现敌军向两侧逃散,让他们也是猛然一惊。

不过看到正前方还有人,还有一直耀眼的皇旗!

他们没有停下,冲锋开始后就停不下了。

而且那面皇旗,比那些逃散的军队更有吸引力。

在战前动员时,他们就已经得到命令。

俘虏大宁皇帝!

北夷军队冲锋更快了。

骑兵冲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把速度提到最高,由快到慢,有一个过程。

马匹体力有限,仅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高速。

对于骑术精湛的蛮族骑兵自然掌握的一清二楚,不会有丝毫偏差。

常规来说,他们会在一千到八百米让马匹小跑,到五百米逐渐加速,最后进入两百米开始冲刺。

这个时候能把骑兵最大的威力发挥出来!

在这同时,他们的弓箭已经搭了起来,箭在弦上随时发射。

蛮族骑兵不仅骑术优良,其射击水平也无比高超。

在高速运动中射击是看家本领。

他们在算计着距离。

要保证箭矢能射中敌人!

可射击的距离,又怎么能跟火炮相比呢?

袁温也在计算着距离。

在战前就特意模拟过,他们还经过细致的测量。

这个距离是一千米,他之前并没有这种叫法,现在已经知道有多远。

这也是火器营内部的标准计量。

他按照事先定下的,当敌军冲到这个范围,便下达了全体准备的命令。

按照平素训练时规定,这个命令是一个综合令。

意味着装填和调整射角。

喊出的同时,还要配合手中的令旗,保证万无一失。

平时密集的训练让炮兵们养成了惯性,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开始操作。

所有炮组很快完成了这一套动作,炮口射角被调到了第三档。

这是第三代元武大炮新改装的,利用机械卡顿结构实现。

同时,火药和实心炮弹被填入了炮膛。

已经进入预发射状态。

同时进行的不止如此。

在每两门火炮相隔处,还有一个小型投石机,也在准备着。

这种投石机是工部经过多次改进而发明制造。

它是便携式的,可以把各个部位拆下来,在需要的时候组装起来。

它没有传统投石机庞大,但射击的距离却很远。

这是专门为了投发火药而做出来的。

六十门大炮当然不能应对如此大规模的骑兵。

实际上,库存的火炮不止这些,还有第一代,第二代,但那些性能都不够稳定。

天香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
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
在繁华喧嚣的京市,她曾命悬一线,只因她拥有全球罕见的血型,如同珍稀宝藏。为了区区千元彩礼,全家上下竟联手布下局中局,硬是将她从远方拽回,强行把她嫁人了。本以为婚后能寻得一片避风港,谁料这婚姻竟是场精心
佚名
大秦:不装了,我爷爷是始皇
大秦:不装了,我爷爷是始皇
一穿越就成了扶苏的娃,刚落地就听见老爹在作大死,这可咋整?他心里直呼:讲道理不如直接疯!开启怼天怼地怼一切模式,连始皇帝爷爷都不放过。淳于越直呼:“这小子,比夏桀商纣还猛!”六国贵族也吓尿了:“这比暴
佚名
家里有难?我八方支援
家里有难?我八方支援
一觉醒来,他竟然回到了1979年。周围是熟悉又略显破旧的环境,物资极度匮乏,生活穷困潦倒,可这却是让他深深眷恋、魂牵梦萦的家。开局老婆就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求他帮衬一下她的大姐。前世,他因种种缘由没有
佚名
卓总,太太说有个婚要跟你离一下
卓总,太太说有个婚要跟你离一下
婚后守活寡一年,得知了老公的前女友怀了他的孩子。林诗冉不忍了。身为养女,没人在乎她又如何,她会好好爱自己。当她痛快的签下离婚协议,决然转身,所有人都以为卓锦城会放鞭炮庆祝离婚,却不想,他当着众人的面,
佚名
穿越之惨死傻妇自救指南
穿越之惨死傻妇自救指南
她穿书了!在一本极品女主小说中,上一世,她是一个妥妥的恋爱脑下堂妇,被所谓的爱蒙蔽了双眼,活成了夫家全家的垫脚石,被他们敲骨食髓。一朝她替身而来,正值灾荒年,夫家婆婆拉着自己欲卖女换粮?这换成她,可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