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尘李承乾

第216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6章

第216章

这些世家的人不是傻子。

等琉璃物件在大唐境内泛滥起来了,数量不断增加,价格势必会一降再降。

到那个时候,那些世家的人便会回头去想,是谁忽悠他们买的?

长孙无忌!

那他长孙无忌,将会同时得罪多少世家大族?

这简直就是将他往火坑里推!

偏偏长孙无忌又不敢拒绝。

他们长孙家,就是靠着皇帝的关系发展起来的。

对于他们长孙家垄断冶铁工业的事,很多世家早有不满。

若是失去了皇帝这位靠山,那长孙家的没落,便成了迟早的事。

最终,在李世民殷切目光的注视下。

长孙无忌即便是再怎么难心,也不得不答应下来。

制作玻璃的工艺,看似复杂,实际极其简单。

在工坊修建完毕之后。

李尘很快便带着秋风县的乡民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玻璃制造产业。

配料,熔制,成形,退火。

每一道工序,平均都有上百人专门负责。

这就形成了上千人的流水线。

半月后,第一批琉璃制品便新鲜出炉,一共一百件。

这批琉璃制品,无论是工艺,样式,都是由李尘精心设计。

各个造型奇特,巧夺天工。

将这些制品都带回县衙那一天。

就连李君羡都看呆了。

饶是他见多识广,却也从未见过这样多的琉璃!

“殿下这,要花多少钱?”李君羡颤声问道。

李尘笑着摇头:“没花钱,这都是本宫自己做的。”

“自己做的?”李君羡,薛礼,柳白等人,都是惊呆了。

这玩意儿,还能自己做出来?

他们都很清楚,琉璃这东西,那是相当值钱。

一件普通的琉璃制品,价格最少都在十万贯往上。

而面前这一百件,无论是色泽,还是设计,都是别出心裁。

这最少价值上千万贯了!

很快。

一车一车的琉璃,在李君羡的亲自护送下,被送进了长安城。

城郊,长孙家的车早已经停在了那里。

“中郎将,别来无恙啊。”长孙无忌亲自等候,见李君羡到来,便呵呵笑着过来迎接。

李君羡点头,面色不卑不亢。

若是过去,他在面对长孙无忌之时,可能还会有些压力。

可现在,身为影卫的头领。

这长安城内世家大族的秘辛,他都掌握了八分。

这长孙家做的那些不入流之事,他也是了如指掌。

再加上他是帮太子做事,名正言顺,丝毫不需要顾忌旁人眼色。

“赵国公辛苦,这些便是太子殿下为赵国公送来的东西。”李君羡道。

长孙无忌亲自过去查看。

他也想见识见识,这太子带着人造出来的琉璃物件,质量究竟如何。

那些琉璃物件,都被放置在马车上,四面用围栏护着,中间又用棉花隔开,防止碰撞。

上面,则是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布匹,防止落灰,损坏。

当布被解开的那一刻。

长孙无忌的瞳孔蓦然失神。

纵使他早已知道此事,当他亲眼见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被震慑了心神。

只见,那一件件琉璃物件,平平整整地放在那里。

色泽透亮,造型奇特。

大多是比较小的水杯,吊坠,配饰一类。

除此之外,最中央还摆放着几个非常大的物件。

最吓人的,便是那一口大钟。

通体琉璃制成的大钟,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熠熠生辉。

周边所有负责运送的百骑,以及长孙家的人,都是一片惊呼。

“这么大的一口琉璃钟,这得多少钱啊”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无戾气+日常+种田+空间+单女主+搞笑)秦大宝重生了,他还想像上辈子一样做个低调的老好人,可是社会给他一顿毒打,然后掐着脖子告诉他,好人不长寿, 祸害一千年,于是,他只能成了一个"祸害",作为重生大
小鱼吃辣椒
穿越武侠世界,每天获得一点突破
穿越武侠世界,每天获得一点突破
【武侠+穿越+重生+杀伐果断+日常+单女主+无敌】神州大地,以武为尊,门派掌控天下,民不聊生。林风穿越成穷猎户,觉醒系统,每天获得一点突破点!武学每天突破一层。练遍天下武学,打遍天下无敌手。斩妖、屠魔
洪炎逆渊
全民求生:开局送绿茶校花祭天
全民求生:开局送绿茶校花祭天
重生回到灾难降临之前的魏书桓,凭借着一手绿茶校花献祭,成功获得了最重要的生存物资—防空洞级别的庇护所。当大家都还在艰难为了生存而绞尽脑汁时,魏书桓则是躺在自己的庇护所里面煮着火锅、听着歌。漫不经心的看
吃烤串的胖猫
她是玫瑰最绝色
她是玫瑰最绝色
关于她是玫瑰最绝色:高冷禁欲撩不动的贵公子&媚色入骨声名狼藉大小姐强强主角:沈满知/秦宴风对秦沈两家联姻的幕后原因,众人心照不宣。周围人都说他有个绝色倾城的未婚妻只是她声名狼藉,人人唾弃。直到
侈眠
民间奇门风水师
民间奇门风水师
【奇门风水,民间秘术,咒术,邪术,巫术,奇门遁甲,九宫命格,牵羊憋宝,祝由术】俗话说,一名二运三风水,风水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如财运,身体,姻缘,家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很勤劳,不怕吃苦,兜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