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章 北舆会盟(上)
在刘范的计划里,作为索头部仅次于拓跋部的二号部落,窦部的分量可是重中之重。
拓跋部已被自己收复,加上窦部的加入。
索头部内最有势力的两大部落都已并入自己麾下,那这个小部落还怕他们能掀起什么大浪来吗。
特别是羌胡各部本就是墙头草类型的。
这也是除去窦部外,归附刘范最快的部族,羌胡部落虽然大小二十多个部族,大的两三万,小的一两万,但加一起怎么也有四十多万人吧。
这么算下来,归附自己麾下的人数就有近百万人了。
剩下的索头部各部是什么态度就不重要了。
要么顺从,要么绞杀,而且不用自己动手,投效过来的各部,自然会去把那些不顺者斩杀,以此来向刘范表忠诚嘛,还能以此扩大自己的地盘,牧场,何乐不为呢。
这之中唯一的问题就是贺兰山以西,祁连山,焉支山以北,浑邪山,浚稽山以南盘踞的,以索头部为主的西部鲜卑各部了。
特别是西部鲜卑之中最强的弗斯、出连、叱卢、乞伏四部。
西部鲜卑本身与索头部,拓跋部联系不紧,只是受于索头部的威压而暂时归附于索头部尔。
故而相比于索头部各部和羌胡各部。
西部鲜卑绝不可能如此简单投效自己。
这一点刘范心知肚明。
不过对此刘范倒也不怕。
如今刘范已掌控拓跋部,索头部会盟后,便会正式被自己纳入麾下。
脱胎于拓跋部精骑的新游骑兵师和重骑兵团,本身就具备强大的战力,配上自己的重甲,甲胄,马中三宝,还有仿效于后来蒙古铁骑的弓弩,弯刀,轻重箭。
刘范相信,这些新式骑兵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当然在这之中,刘范麾下也有人担心这些骑兵的忠诚问题,害怕其会突然倒戈。
但刘范对此可不担心。
这些人是鲜卑人不假,但其家人可都是拓跋部,而这些人早已被自己按照卫旗重新编组,纳入自己麾下,而且这些人也已分得牧场,牛羊,已不再是为主人,鲜卑贵族放牧,是这些人的奴仆,奴隶,成为了自由人,加上刘范许以他们与汉人一样的待遇。
同样还有认字的习册,书册。
何况自己过人武勇,武艺,让这些鲜卑人所敬佩。
故而这些鲜卑骑兵忠诚问题,刘范并不会担心。
唯一问题就是刘范从亲卫部队调来的材官和军官,这些人大多是荆楚,南方人,虽然刘范有关于骑兵的训练手册,大纲和组织,战法方面的书籍教授,但对于实际指挥骑兵,这些人还是一窍不通。
不过刘范在安排这些人为各部材官和军官时,还大量提拔了一些顺从,又有一定能力,威望的人在各部为副职。
一支军队除去正职,参谋和史职外,均由鲜卑人担任。
这也解决部分骑兵部队因军官而影响战力的问题。
刘范相信,在经过训练和实战后,自己的骑兵,必定会独步天下。
刘范在北舆整顿拓跋部各部和会盟诸事外。
戏蕴也赶往了云中县,和早已到达云中的荀悅一起,整顿了整个云中郡现有的人口,府库,同时按刘范要求,去信给了雁门太守郭缊,五原太守王智,定襄太守陈翔,告知三人刘范已收复拓跋部,吸纳索头部及羌胡各部诸事。
特别是五原王智,毕竟索头部一部分部族就在五原郡之中。
另外同时二人还按照刘范的意思安排随刘范北上的弟子戴琨,韩宾,王和三人及其下二百人,这些人都是刘范命人从景山卫旗军及军官训练团中选出的优秀军官。
而且这些人不仅仅是军官这么简单,因常在景山治民,又在卫旗军中担任要职,有丰富的安民经验。
故而这些人都被戏蕴,荀悅安排前往早已废弃的朔方郡麾下十县及五原郡麾下已废弃的南舆县,武都县,宜梁县,曼柏县,蒱泽县,成宜县,稒阳县七县去考察,勘察土地,准备复置诸事。
而接到戏蕴来信后。
五原太守王智,雁门太守郭缊和定襄太守陈翔心下大惊。
难以想象刘范究竟是如何做的,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搞定让三人头疼多时的鲜卑索头部。
特别是郭缊,出自并州郭氏,与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允交情甚笃,陈翔和王智是宦官一派,也从张让,赵忠处得知了刘范的种种神迹。
原本三人还有所疑惑。
如今亲眼所见,三人这才发现自己是低估了刘范的能力。
随后三人纷纷具表进京,向刘宏奏报。
然而这时,刘宏却为西北羌乱之事,而头疼不已。
原来自刘范北上后不久,西北羌乱复起,李文侯,北宫伯玉,裹挟韩约,边允一起作乱,一月之间,汇集十余万众,霍乱汉阳,武都,金城,武威等数郡。
消息传来,满朝震动。
太常崔烈甚至以百年羌乱为由,劝刘宏放弃凉州。
被傅燮给怼了回去。
而又因刘范北上去了云中。
故而为了救援凉州,刘宏只得命张温都督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及中郎将董卓,加陶谦,孙坚等坐镇长安,集结兵马,准备救援凉州。
而就在这个时候,北地传来了郭缊等人的消息,刘范一夜之间解决了拓跋部的消息再次响彻,传动整个大汉上下。
这引得被西北羌乱弄得焦头烂额的刘宏大喜过望,要不是卢植,王允等人以冬季,加上鲜卑初定为由,劝说刘宏不宜调动刘范。
不然刘宏真打算现在就下旨,调刘范去凉州平叛。
反复确认无误后,刘宏便下旨刘范升为冠军侯,加食邑万户,并赐假节,升安北将军,都督北地雁门,定襄,云中,五原四郡。
至此刘范不仅成为了大汉最年轻的冠军侯,也成为大汉最年轻的假节之人。
当然这些也引得大将军何进更为妒忌于刘范,只因刘范在北地,何进也拿刘范没什么办法。
当然在卢植,杨彪等人的劝说下,五原太守王智,定襄太守陈翔也被调回了中原,而两郡太守,在杨彪,王允的举荐下,授予了尚书褚贡为定襄太守,原涿郡太守温恕为五原太守。
之所以是这两人,褚贡在宛城曾与刘范有过合作,虽其原本是阉党的人,但如今已因刘范而转投士族,又因刘范和杨彪等人有了一定交情,而温恕和郭缊一样,出自太原温氏,而因王允的关系,整个并州士族实际上已经开始向刘范投资。
把这两人调至北地,如此也算是解除了刘范的后顾之忧,让刘范可以毫无掣肘的在北地野蛮发展,壮大。
如此自己家族以后也算是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依靠。
当然对于刘范来信为窦统平反的事,王允,杨彪,卢植等人自然投桃报李,何况当年窦武,陈藩冤案导致整个党锢之祸。
如今党锢已除,为其子平反昭雪,正在此时也。
风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