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1章 大丰收2
开学第一天放午学,光旦一路上高兴得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里,同哥哥光烁与母亲仨人同桌吃着香喷喷的午饭,都喜形于色,母亲问光旦:
“是在家里我教你识字念书好呢,还是去学堂里先生教你念书好?"
光旦道:
“娘教我好是好,娘您太忙了,哪有那么多时间来专门来教我,再说去学堂里有那么多娃儿,一起念书又热闹又好玩。在一个书房里,先生一个一个地手把手地教,各念各的书。先生见我识字多了,就考了考我念过的书,说我应该读《四书》、《五经》了。"
罗琴韵道:
“好啊!你去读书是辛苦的,不是去玩的。一定要好生听先生的话,先生怎样教,你就要怎样学,学到了真本事,将来才有出人头地的日子,也才对得起娘的一片苦心,也才对得起你光烁哥哥从小学种地供养你上学,更才对得起你死去的爹,你爹在天上看着你呢。人的光阴过得很快,转眼不见了,再也找不回来,你记住: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若是年华虚度了,
老来空留悔恨心!
……
这些话的意思,今后为娘还会经常仔细讲解给你听。记住了?"
光旦道:
“娘,您就放心好了,我会牢
牢记在心里!"
罗琴韵道:
“那就好!"
光烁道:
“我和娘在家里种好田地,多收粮食,养好牛丶猪丶鸡鸭鹅,供你上学,你就使劲儿读好你的书!"
光旦“嗯"了一声,闷着声专心地吃饭了。
罗琴韵接着道:
“吃完饭,光旦马上到学堂书房里去念书,我和光烁也该忙起来了。处暑节到了,谷子、包谷都开始成熟,一天天变得更黄了。我们家缺人手,应抓紧时间抢收,等到都黄完了就来不及了,应将先黄一点儿的就先收回来一点儿,以免落在田里,烂掉了就白干了,太可惜了。下午马上去将田水放干,让太阳晒干田泥,我一双小脚下去才不会陷脚。"
光烁道:
“光旦,兄弟,这些活路,你比我小五岁,也帮不上忙,只能每天下午放学回来,把牛赶去看看就行了!"
光旦道:
“哥讲得好,这看牛的活儿就交给我了,我能让牛吃饱草。"
光旦天天照常去学堂书房念书,下午放学后去放牛吃草。
光烁随着母亲一道开始收割庄稼,趁着早晨露水大就去地里掰回包谷,堆放在阶沿上,晚上撕开玉米壳子,留下少许几匹壳,将它们一个个地旋吊拴好,一大串一大串地吊在阶沿的房椽子上晾晒着;待每天早饭后露水干了,就去田边将靠边上先黄的稻谷收回晾晒干,风净后装进粮柜;收净了田周边的稻谷后,田中的稀泥也就晾晒干硬,这时罗琴韵丶光烁娘儿俩将拌桶搬来,摆放在田里,光烁割下稻子,一把一把放开,罗琴韵就拿来谷把子将谷粒拌在拌桶里,能揹上一背篓了就揹回晾晒着,到傍晚将谷风净,装进粮柜。就这样干法,娘儿俩硬是将全部的包谷和稻谷全部收完收尽了。
其它各家各户见罗琴韵一家不求任何别人,在抢收庄稼的同时,都争先恐后地也将自家的庄稼都收回去了。上下沟里一看,各家各户的房前房后,房左房右,四周的阶沿边上都吊满了黄橙橙铮铮发亮的一大串一大串的玉米旋子,阶沿上堆着一大堆一大堆金黄色的稻谷;墙壁上、门框上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辣椒。
大丰收的景象,人们喜气洋洋。凡是去赶穆家场的人,路过这九间房,无不津津乐道,称赞苏家人的勤劳。
苏家人乔迁垦荒大丰收,让李家人特别羡慕,李老太公由曾孙李先进,孝先升俩用滑竿儿抬着,代表李家人上了平顶山,放响爆竹、鞭炮声,噼噼啪啪,哗啦哗啦,嘘嘘嘘嘘,旋儿旋儿,嘣嘣嘣嘣,声声震山林,进了九间房,来到客厅,当面连连竖起了大拇指,向苏老太公道贺:
“哎哟喂,苏老贤弟,您苏家人真个了不起,不简单哟不简单,硬是在荒山野林里安营扎寨,不畏艰辛,兴家立业,竟干出了这么大的成绩来,令四方八面各姓氏人等,刮目相看,恭喜了,贺喜了!"
苏老太公大喜道:
“多谢尊兄前来增光添彩,让我苏门蓬壁生辉,请上坐,看茶叙话!"
俩老喜笑颜开,吃着茶点儿。
苏老太公又道:
“小弟苏家托李家洪福,感激不尽,趁这喜庆的气氛,小弟还有一个愿望不情之请,不知兄长应允否?"
李老太公道:
“不必见外,有话直说!“
苏老太公道:
“我想为才巨、才举在年底春节前,提前迎娶您家曾孙女金凤丶银凤两位小姐过门来,不知尊兄意下如何?“
李老太公大喜道:
“哈哈哈,等不及了哈,这有何不可,我应允就是!"
苏老太公大喜过望:
“那就请尊兄今夜留宿,您我长谈,商议筹办事宜!"
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