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70章 心怀不轨
其实,薛天辰也心知信交给了高闻远,手中再已没了筹码和证据,即便现在说出来,也是徒劳无功,刚才也是一时恼怒才忍不住脱口而出。
既然话已出口,他也不曾后悔,对高闻远怒目而视,“证据?那封信已在大牢中给了你,你反倒问我要证据?”
薛天辰那晚回府后不久,王将军便奉旨派兵包围了他的府邸,原本是要守株待兔,看他已经身在府上,王将军便将他押送进宫。
这期间,曹丞相甚至来不及与他说上几句话,故薛天辰这时说出高闻远与大食勾结,甚至还曾拿到过书信的事时,曹丞相颇感震惊。
皇上一向对高闻远信赖有加,也知薛天辰与高闻远素来不睦,但乍一听他与敌国私下有来往,也是吃惊不小。
“薛天辰,你说的可是事实?污蔑朝中重臣可是罪过不小。”
高闻远本想捉了夏书恩,再私下扣押薛天辰,暗中处置。
却未料到事发突然,他此前故意在皇上面前污蔑薛天辰的种种不是,没想到此次竟让盛怒中的皇上提前抓捕了薛天辰。
既然薛夏二人曾被关押大牢之事已在皇上眼前暴露,他也不好隐瞒,继续向皇上回禀。
“薛大人欺君之罪在前,污蔑老臣在后,他嘴里没有一句实话。试想,若他手中真的有那封信,他大可利用这封信来向皇上邀功。
可他这些天却迟迟不来面见圣上;不错,老臣与冯大人合力将他逮捕,就是想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将来好到皇上面前悔过。但他若有真凭实据,又何须与夏书恩越狱逃走?这分明是他心虚所致。”
薛天辰见他皇上面前颠倒黑白,气闷之极,当即怒斥。
“你头头是道的说了这么多,没有一句实话的人分明是你!那日利用你儿子高池和颜溪月的婚事相要挟,逼我交出那封信。
甚至还想在我们交出信后就将我和夏书恩在狱中灭口,所以我们才不得不逃出大牢——皇上若不信,可以派人去高大人府上找来颜溪月,一问便知!”
他与夏书恩原本约好,等他救出颜溪月后,三人在都尉府中汇合。
可中途横遭变故,看高闻远这副有恃无恐的做派,不由得怀疑夏书恩行事也没能成功,此时不知他下落,便趁势请求让皇上派人去他府上找来颜溪月。
而颜溪月曾被高闻远视为夏书恩的同党,他安排自己的儿子与朝廷通缉的钦犯同党成亲,也是大罪一条。
皇上浑然不知其中内幕,越听越奇,问向高闻远:“高爱卿,这个叫颜溪月的女子在你的府上?她是夏书恩的同党,案子还没查清,就为你的儿子安排起婚事来了?”
高闻远被皇上质问,心中不免慌张,毕竟此时的夏颜二人偏巧就被他软禁在府上。
他自是不能够让皇上真的去府上搜人,尤其是不能让夏书恩见到皇上。
夏书恩与薛天辰同心所向,所说的话自然都是一致。
若一人说他勾结大食还可辩驳,若两人都说同样的话,再加上曹丞相从中助力,定然会引起皇上的怀疑。
到那时,很多事情便再也瞒不住了,两害相较取其轻,干脆就向皇上承认了颜溪月在府上的事实。
“此事另有隐情,只因昨晚夏书恩越狱逃走,至今仍下落不明,老臣为了能够早日捉拿夏书恩归案,便安排以颜溪月与犬子成亲为诱饵,诱他主动上门。
到时,老臣再将他一举拿下,而非薛大人所说的什么以婚事相要挟。
此事计划周密,除了老臣,连犬子也不知晓,故而未能提前向皇上告知,万望皇上赎罪。”
皇上听后,潜心思索,半晌不发一言。
冯大人适时的站了出来:“皇上,高大人为了能够早日抓到在逃钦犯,不惜以令公子的性命为诱饵,这份大公无私,舍己为国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冯大人先别忙着钦佩,一码归一码,适才薛大人提到的那封来自吕景盛手里的书信,高大人似乎并未言明。薛大人若没查到蛛丝马迹,总不至于胡编乱造。”
曹丞相见冯大人总是适时出面替高闻远陈情,有意混淆是非,担心皇上听信谗言,便出言提醒。
冯大人却满脸理直气壮:“丞相大人可别忘了,之前薛大人可是派人来宫里禀报,说在荒郊发现康鹤尧的尸体。可皇上派人一去,什么也没有啊。
如今又说高大人勾结大食,还有一封什么书信,却又拿不出证据。是薛大人自己撒谎在前,这样一个谎话连篇的人说出的话岂能当真?”
当日,皇上派去的王将军的确没发现薛天辰所说的尸体,王将军可是皇上的亲信,他总不至于也能被高闻远买通。
曹丞相转念想到了李公公,不禁茫然无措,无可奈何。
薛天辰见他二人洋洋得意,心中不忿:“皇上,臣虽拿不出那封信,可还有一人可以证明高大人心怀不轨。”
“是谁?”
“当日我们在去济庄的路上,遭遇不明身份的人袭击,险些丧命,我们之所以会去济庄,也是源于一个叫郑乾的古董商人所告知。事后,我们再次找到此人,郑乾亲口招认,在我们去找他的前一夜,有人命令他这么说的。”
皇上对此事也稍有印象,点头道:“当日你派来的人也向朕说明了此事,是谁指使他这么做的?这人是谁?如今在哪儿?朕要亲自审问他。”
高闻远进宫前就担心郑乾是个潜在的风险,果不其然,薛天辰竟真的提到了他。
尽管郑乾人已潜逃,王铭礼也去了都尉府搜寻,都未找到他下落。薛天辰虽在昨夜就被关押,可难保证他的部下不会有所动作。
冯大人只单纯以为,只要薛天辰被关押起来就难再有作为,因而不甚在意郑乾的下落。
此刻一听他重提此事,亦十分担忧皇上会插手调查,不禁心下骇然。
冯高二人正自惊慌中,哪知,薛天辰却话锋一转。
“此人名叫郑乾,微臣本已派人将他看守起来,待查到有人勾结大食的线索时,再一并将人带到皇上面前审问。
可昨晚微臣得知,郑乾已经趁机出逃,也怪微臣手下看守不严,不知高大人和冯大人可否找到此人下落?
至于指使他的人是谁,最好是等郑乾亲自到皇上面前招认,以免有人再次污我谎话连篇。”
他何曾不想让郑乾出来指认高闻远的恶行?
可从皇上处处偏袒信任高闻远的迹象来看,光靠郑乾的一句指认尚且不能定了高闻远与大食有勾结的重罪。
他此时既不能与丞相商议计策,更见不到夏书恩,听他出谋划策。
索性就隐瞒下郑乾的下落,等待时机成熟,搜集了高闻远的所有罪证后,再一起向皇上和盘托出。
高闻远向冯大人递了眼神,冯大人将昨夜郑乾前往刑部投案,而后又被身份不明的夜行人救走一事禀报皇上。
薛天辰冷笑一声:“我还以为办案不力的人只有我一人,不知是冯大人真的无能,还是怕郑乾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这才让煮熟的鸭子又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