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16章 马来战事6
追击而来的印度第十七师士兵,突然从山林到平原,视野开阔,四周的情况尽收眼底,平坦的地界一直可以看到很远,目力所及之处也没有看到日军影子,警惕性果然就下降了很多。
前锋第五十团一个营的士兵,在印度军队指挥下,开始一边沿公路南下,一边向公路两侧派出了侦察小分队。这个营的营长还算警惕,不敢大意,往外派出了警戒哨,可惜执行侦察的小分队带队军官却不这么想,只是简单的朝公路两侧外走了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后,就转向南边,没有再深入了。
如果侦察的印度小分队再往前走三十米远,就能够发现在那些大一点的小土包后面,以及树林里面,隐藏的日军士兵,可惜他们没有往前走,而是调头往南沿公路方向侦察走了。
当然,负责侦察的印度士兵小分队也不是没有收获,往南走了三四公里后,负责侦察的印度士兵就发现了地面有履带碾压过的痕迹--日军士兵虽然对坦克经过的地面进行了清理,但仔细观察下履带的痕迹还是能够察觉到的,何况日军老旧的“九七”式轻战车中,有一辆恰好发电机有问题,出现了漏油的现像,黑色的油污落在草地上,负责清除痕迹的日军士兵并没有清理干净。
发现了坦克履带的痕迹,说明附近有敌方坦克经过,这是个重要情报,需要给上级报告。带队的印度班长没有在第一时间鸣枪示警,而是派士兵寻找自己的长官报告。
想想也是,只是发现了敌人坦克走过的痕迹,只能说明敌坦克经过附近,并不能肯定周围一定会有敌人。再说了,在没有确定敌情是否属实的情况下开枪示警,等于是谎报军情,扰乱军心,也是要挨处分的。
前锋营长接到下面人报告前面公路一侧的地面发现坦克履带痕迹的报告时,已经距离刚发现时的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分钟。这三十多分钟里,前锋营五百余人已经离开山区,深入平原地带约两公里。
接到报告的营长拉姆也无法确定这一带是否有日军,亲自前往发现地点进行查看,等他到达地点进行了一份查看后,在周围发现了更多的履带痕迹。这一下拉姆营长有些紧张,立即跑步回到公路,寻找自己的通讯员,想向团长进行报告。
拉姆营长的往返时间比起士兵要快了很多,但也用去了十多分钟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就过去了四十多分钟。这四十分钟时间里,十七师后续部队也已经走出了山区公路,来到了平原地,就连师属炮兵,也在汽车的拖曳下驶进了平原地区。
英国陆军在这一时期在营级单位确实配备了无线电台,但也仅限于英国军队,英联邦军队却不在此列,所以英印第十七师的这个营里面根本就没有无线电,拉姆营长想把这个军情报告到团部,也只能让士兵跑步前往。
等到营通讯兵跑到拉姆营所在的第五十团团部,向坐在吉普车的团长拉梅什中校报告时,时间又过去了近二十分钟。前前后后耽误的时间加起来超过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却决定了印十七师的命运。
中午十点二十七分,十七师师长马萨姆接到了五十团团长拉梅什中校的报告,说前锋营发现了大量坦克经过的痕迹,怀疑附近有日军坦克部队。没有错,拉梅什中校的报告只是说“怀疑附近有日军坦克部队”,而不是怀疑附近有日军埋伏。印度中层军官的战术素养可见一斑。
消息是通过吉普车上的无线电发送的。当马萨姆师长收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附近可能有日军埋伏,立即对自己的参谋长钱德拉·塞卡兰吩咐道:“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警戒,我怀疑附近可能有日军埋伏,让前卫营向两侧以攻击队形展开,搜索公路两公里,不、三公里范围!”
毕竟是师长,脑袋反应比起拉梅什团长快了很多,很快就下达了他认为最正确的命令,却不知他的这个让部队停止前进就地警戒的命令,造成了印度士兵更大的伤亡。
就在马萨姆师长的命令传达下去不久,也就三五分钟时间,埋伏的日军发动了进攻。最先开打的自然是日军的炮兵,第三联队、第五六七联队的所有炮兵,独立混成第七十旅团残余炮兵,加起来也有近二十门75山炮,对着公路上已经停止前进的英印十七师就是一顿猛轰。
可以想象一下,穿着英式卡其布制服,裹着标志性的深红色头巾,以密集行军队形排列,站在公路上停止不动的印度士兵,遭受火炮轰击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第一轮6公斤高爆弹落在纵队中部,爆炸产生的500余枚破片呈扇形扩散,瞬间将三排士兵撕成血肉模糊的残肢。受惊的骡马拖着肠子冲进人群,撞翻的弹药车引发二次爆炸,炽热的金属破片穿透了百米内的人体。
第二轮齐射精确覆盖了试图散开的部队。炮弹触地瞬间形成直径五米的弹坑,冲击波将整班士兵抛向空中。装载弹药的卡车被击中后引发连环爆炸,将半个连的士兵抛向十米高空。弹片在密集队形中呈扇形扩散,戴红色头巾的锡克族士兵成片倒下,鲜血将夯土路面染成酱色。
炮击持续二十分钟后,公路已变成人间地狱。印十七师的建制被打残,两千余具尸体以诡异的几何图形铺陈--这是现代炮兵火力对传统密集队形最残酷的审判。残存士兵躲在战友尸体堆成的掩体后,黏稠的血浆使路面打滑,伤员滑倒时扯断的肠子在焦土上拖出长长的痕迹。
第四十九团工兵连下士阿贾伊·辛格从昏迷中苏醒,他的左耳鼓膜已被冲击波震裂,温热的血珠顺着耳垂滴在炸碎的步枪木托上。三米外,半截冒着青烟的骡腿压住了他的弹药包,腐臭味与硝烟混合成诡异的甜腥。
六零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