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035章 弥录滕封
永安二年,取御封之同进士,与会试考中之进士同时殿试,此乃科举之乱政也。众大臣上奏反对,昌灵君废除此旨,往后不再施行。
——《科举的演变》
点袁天青为探花,此乃乱政之大幸事。
——《大昌科举轶事评》
永安二年,春闱。四月殿试。
大昌国皇帝昌灵君李灵亲自主持。
109名考生齐聚德阳殿,跪坐在蒲团上,面前摆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有笔墨纸砚。考生们执笔答题,不敢东张西望,也不敢抬头。
但看题时眼光瞄一瞄,总能看一眼昌灵君的风采。
书案里坐着的便是。其貌壮冠虬髯,神采英毅。尽管已经三十有二,看起来还像二十岁,年轻力壮。就是皮肤黑了点——他是大昌国第四任皇帝。其人能征善战,文采斐然。既好诗画,出了一道题:“以‘读书所感’为题作诗一首。”
考试的都是读书人,写读书事,应该得心应手。
所有人都得心应手,那就拼才华喽!
考生们作诗时,昌灵君招来太监问:“哪个是会元?”
太监指了一下,回道:“回皇上,此乃扬州举人林后卿,才华横溢,中了会元。”
昌灵君盯着那考生看了一会。只见此人从容不迫,老僧坐定一般盯着题目瞧,只是额头包了一块白布,中间有一点红,好像受过伤。
昌灵君说:“此人倒是有些气度。”
太监心一沉,回道:“皇上,小的听说朝中大臣对此人颇有微词。”
昌灵君问:“噢?都说了些什么?”
“说那林后卿中了会元,起初还好好的,后来竟疯癫了几日,乱说胡话。听大人们说,此子妄议朝政,反对袁才子参加殿试。”
昌灵君盯着那考生看了一会,约么记住了那张脸,也不知是何主意,笑道:“只怕此人自知不如袁天青,不敢与其相比。”
太监赶紧拍马道:“皇上英明。”
昌灵君伸长脖子,问:“袁天青坐在哪?”
太监回道:“同进士都在后头。”
昌灵君往后瞧,果然瞧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却不在作诗,似乎在东张西望。他稍稍寻思,说道:“你去看看,他在干什么?”
太监立马小跑过去,问了两声,赶紧回去禀告,“袁才子作诗毕,欲交卷。”
昌灵君说:“那便收他试卷,把人也叫来。”
太监匆匆跑过去,收了试卷,小声传达两声,把人叫到前头。
袁天青垂拱而立,不出声,也没下跪。眼瞅着太监把自己的答卷放在昌灵君案上。
昌灵君阅览一遍,面露疑惑;再读一遍,才露欢喜。
数十呼吸后,他评赞道:“好诗!”
袁天青没被问到,并不答话。
昌灵君把诗拿在手里,不忍放下,问道:“袁天青,朕听说你曾想弃考。”
袁天青说:“是。臣是皇上赐的同进士,并未参加乡试、会试,臣参加这殿试,对参加乡试、会试的考生不公平,故而想弃考。”
昌灵君对这回答相当不满,因为这主意是他提出来的。
而且此事还对袁天青有利,姓袁的凭什么拆台,凭什么反对?搞笑!
他说道:“你的诗写得极好,却对朝廷不敬。朕叫你来,你却去游山玩水;朝堂里定下的国政,你却在私下里悱恻,实在不该。因为有言在先,御赐同进士不能做状元,朕再压你个名次,点你做个探花。若不服,来年再考。”
殿试还没结束呢,袁天青的名次就定了。让正在考试的考生情何以堪?
天可见,他们中的一大半都还没有思路,还没动笔呢。
探花,一甲最后一名。就算对解元,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名次。
对袁天青来说,已经很不错。
袁天青说:“臣服气,谢皇上。”
此事便算是定下了。但昌灵君忽然拿着那诗,递给了在一旁陪着主考的谢安,笑问道:“太傅,你看看这诗,看朕评的如何?”
谢安恭敬接过那诗,看到一首略显潦草的七言绝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谢安手上一颤,回道:“皇上,此时无论放在哪一场殿试,都可以做状元。且此人曾问臣,创天下与守天下孰难?此问发人深省,可抵消其过错。虽有言在先,今次不能点他做状元,但是做个榜眼还是可以的。”
啊?这个评价,也太高了点。
考生们无不凌乱——
他们的考卷还没交呢,袁天青被点探花不说,公正廉明的太傅大人竟然还嫌不够,竟要点其做榜眼。那他们寒窗这么多年,读了个什么?
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