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八十五章收益和风险
这是李允熥登上皇位后迎来的第一个长假,之前也就冬至歇了三天,但也要每日去文渊阁议事。
而春节前后假期长达七天,而且封印锁衙,想上班都上不了……李允熥在半个多月的早朝上曾经提议来个小长假,从除夕一直放到元宵节,奉天殿内的臣子百分之九十九都心动,可惜最后还是被否了。
不过即使只有七天假期,李允熥也很满足了,终于不用伸手不见五指就起床了,每天睁眼也不是头顶星辰,仰望月光……躺在床上的皇帝陛下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从来没想过,睡懒觉也能这么幸福!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来催,那是因为徐氏、徐妙锦两姐妹忙的不行,过去的五年,征战连连,过去的一年,先帝燕王陆续逝世,天下震动,朝局混乱,更有蒙古侵入北地,烧杀劫掠。
年节时分,封印锁衙,朝臣都各自忙各自的,但女眷却频频入宫觐见燕王太妃和徐氏,这对姐妹也不嫌辛苦,每天从早到晚接见,还列出了光是翻就要翻十几页的女眷名单。
坤宁宫内。
一位穿着简朴的女子款款下拜,“拜见燕王太妃,拜见皇后。”
徐氏眉头微蹙。
正常来说,李允熥的生母常氏早逝,继母吕氏如今被打入冷宫,那么后宫应该以皇后为尊,而燕王太妃在前,皇后在后……
这样的顺序一般只出现在燕王、赵王一脉的女眷口中,但记得这位的丈夫是先帝李允炆的死忠?
一旁的徐妙锦倒是不在乎,只偏头看了眼,淑嫔张氏附耳小声说:“诚意伯青田公的二儿媳,其夫乃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刘璟。”
徐氏也想起来了,点头笑道:“早在北平府就听闻刘孟光之名,通诸经,喜谈兵,究韬略,论说英侃,更有让爵之义举……”
刘璟是刘伯温的次子,其父逝世后,长兄刘琏早逝,太组皇帝命其袭父爵,但刘璟上书请辞,让爵与长兄之子刘廌,此举得满朝盛赞,太组皇帝不仅许可,并且授其妻柳氏五品宜人。
柳氏垂着头,只简单的回了一句,“多谢燕王太妃赞誉。”
徐妙锦突然问道:“听闻刘璟与陛下乃是旧交?”
“夫君不敢攀附陛下。”
徐氏突然想起来,对了,就是刘璟,去年燕军渡江前后,时任谷王府的刘璟密告先帝谷王通敌,最终导致了在京的藩王全都被先帝软禁,以至于陛下没能顺利脱身远遁江湖。
之后陛下登基,将正五品的刘璟召为从六品的中书舍人,几次破口大骂,还曾经踹过两脚……最终刘璟被罢官,如今起复为正五品的郎中。
徐氏有些惋惜,可惜陛下处置太快,不然刘伯温之子,对陛下也是一个助力。
那边徐妙锦饶有兴致的问起吴王府旧事,但柳氏一直冷冷淡淡,只托言不敢攀附,礼节上挑不出什么错处,但态度一眼就看得出来。
其实柳氏对李允熥是心怀不满的,在她看来,丈夫乃是陛下潜邸时期的旧交,不受提拔,反而被削职羞辱……虽然丈夫密报,但终究食君俸禄,忠君之事。
自那之后,刘璟一改往日作风……他以前一直以父亲刘伯温为谏,向来谨慎行事,少结交朝臣,但如今不敢说放浪形骸,但也日日聚饮,常常大醉。
又应了几句,柳氏悄然退下,两个时辰后出宫回家,刚进家门就看见丈夫刘璟正在厅内来回踱步,神色不宁。
“回来了。”
“是。”柳氏轻声道:“燕王太妃与皇后并列而坐。”
“并列而坐?”刘璟略略点头,“还有其他嫔妃吗?”
柳氏有些奇怪丈夫为什么会问起后宫的事,但还是接口道:“只有淑嫔在侧。”
“淑嫔……”
刘璟微微摇头,他知道李允熥在打什么心思,但在他看来,淑嫔张氏的长兄张辅虽然如今看似没有依附李高煦、李高炽任何一方,但却是不可能被笼络的。
在张辅因为外戚的身份被提拔,又被徐氏钦点执掌宫禁后,刘璟找了个顺理成章的借口和张辅接触过一次,此人年纪不大,但心思深得很,做事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陛下有些心急了啊……但刘璟也能理解,自从两个多月前道衍和尚入住宫城以来,内外消息不再像以前那么流畅,黄观、程济、常宽、杨应能都被盯住了。
刘璟知道自己还没有暴露,一方面是因为和他单线联系的一直是少监王钺,这个太监在宫内与陛下明面上是没有接触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那一头联络的是松江府,松江府能不能聚集一支战力强劲的军队,将是陛下能不能翻盘的关键……所以陛下一直谨慎的很。
但此次却要冒一次险,虽然风险大,但却不能不为之……刘璟站在厅内发呆到柳氏都要去医生了才回过神来。
“放心,真没事。”刘璟哭笑不得的拦着妻子,“适才在想事儿而已。”
柳氏有些不信,迟疑了会儿后低声道:“陛下那般……夫君为国之干城,良禽当……”
“嗯?”刘璟有些意外,“说清楚。”
“今日燕王太妃对夫君颇多赞誉……”
刘璟脸上神色变幻莫测,心里却在哀叹,没想到自己和陛下大半年前上演的戏码……其他人可能都忘记了,但妻子却记恨在心。
要知道刘璟只是一个郎中,父亲、兄长都已经过世,承袭爵位的侄儿才七岁呢,但刘伯温留下的遗泽太深了,导致刘璟不过五品,但结交的友人大都名声不凡,上至吏部尚书张紞、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下至在士林、翰林院内颇有名声的胡广、金善、胡濙等名士。
燕王太妃颇多赞誉……是燕王想招揽我,还是赵王?
刘璟心里拿不定主意,琢磨了会儿才低声道:“此事不可外泄。”
“是。”柳氏窥探神色,“夫君……”
“如今朝局混乱,燕王于文臣士林中颇多赞誉,但赵王手握兵权。”刘璟摇头道:“而且魏国公与陛下不合,亲近徐王、衡王,有权臣之相。”
“不指望富贵延年,但也不能满门皆灭……”
柳氏赶紧点点头,她暗地里也猜测是燕王李高炽,但李高煦据说是个杀人如麻的。
看着妻子离去的背影,刘璟眼神复杂难言,带着一丝警惕,也带着几分愧疚……自己口口声声说是自保,但却早已合身投入陛下大业之中。
若他日事有不协,只怕妻子亦难逃厄运。
但随即,刘璟深吸了口气,神色振奋,若能助陛下掌权,澄清宇内,百世之后,自己的名声未必低于父亲!
回到书房,刘璟将打开箱子,取出一副用很多张大纸拼接成的地图悬挂在墙上,手持毛笔,在丹砂中蘸了蘸,沉思片刻后,在地图上点了几个红点。
此次虽然冒险,但不得不为之,最早刘璟是建议稍缓一段时间,等谭翼坐稳武库清吏司郎中这个位置,再以种种手段调配军械铠甲和铁料。
但没想到谭翼刚刚上任半日,就敏锐的从账本中查到了一批还没来得及寻找买家的货物……卖给谁不是卖?!
反正松江府那边又不是不给银子。
只要谭翼将银子顺顺当当的分下去,自己暗地里和黄观打个招呼,那就万事大吉了!
兵部那边看到谭翼也贪,也讲规矩,不吃独食,自然不会闹出什么事来,而松江府那边得了军械铠甲,随时都能成军,有了铁料,就能打制火枪铁炮,再加上自己这边提供的火药,精兵立成!
只是有点对不起谭翼了,这位在武选司位置上一直是以清廉著称的。
呃,自己和黄观打招呼有些冒险……不如让陛下去信,让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景清出面,这两个人在这一年内交往颇多,也有着几乎一致的正治立场。
而这件事最大的风险在于,道衍和尚手中的秘谍一直盯着,刘璟倒是不怕程济、杨应能那边出问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有少监王钺才知道自己。
但如果被秘谍发现货物送往松江府,以道衍和尚的谋略,说不定会看穿内幕……刘璟手中的毛笔微微发颤,几滴李砂落在地上,好似一滩鲜血。
刘璟隐隐感觉得到,这次秘送货物的事,可能不会太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