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卷四
(2)堪(xù):传说中的怪鱼。
(3)夸父:传说中的兽名。
【译文】
再往南三百里,有座犲山,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山下到处都是流水,附近的水里盛产堪鱼。山里有种野兽,样子像猿猴,浑身猪毛,叫声像人在呼喊,这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1),其中多(2),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1)沔(miǎn):水名。此沔水非汉水之别称,当另是一水。
(2)(tiáo yóng):传说中的动物名。
【译文】
再往南三百里,有座独山,山上有大量金属和玉石,山下有很多美丽的石头。末涂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南注入沔水,附近的水里有很多,这鱼的形状与黄蛇类似,长着鱼鳍,出入水中时有亮光,它们在哪出现,那里就会发生大旱灾。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1),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2),其鸣自。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汶(3),其中多水玉。
【注释】
(1)泰山:即东岳泰山。
(2)狪狪(tóng):传说中的野兽名。
(3)汶(wèn):今在山东境内。
【译文】
再往南三百里,有座泰山,山上盛产玉石,山下出产大量黄金。山里有种野兽,形状与猪相似,身体里有珠子,它的名字叫狪狪,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环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汶水,水里盛产水晶。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于汶,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蠃(1)。
【注释】
(1)茈蠃(luó):紫色的螺丝。茈,通“紫”。蠃,同“螺”。
【译文】
再往南三百里,有座竹山,在汶水旁边,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遍布着瑶、碧一类的玉石。激水就从竹山发源,之后向东南注入娶檀水,附近的水里有很多紫色的螺丝。
凡东山之首,自樕之山以至于竹山(1),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祠:毛用一犬祈,衈用鱼(2)。
【注释】
(1)樕(sù zhu):山名。
(2)衈(èr):指古代杀牲取血以供祭祀之用。
【译文】
东方第一列山系,从樕山起到竹山止,一共有十二座,长达三千六百里。这些山的山神都是人的身体龙的脑袋。祭祀这些山的礼仪如下:祭物用一只狗取血涂祭,祷告时要用鱼。
东次二山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泽(1)。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2),其名曰(3),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注释】
(1)湣(min)泽:湖泊名。
(2)钦:通“吟”。
(3)(líng):传说中的野兽名。
【译文】
东方第二列山系的第一座叫空桑山,这座山的北边毗临食水,东边可以看见沮吴,南边可以远眺沙陵,西边可以望见湣泽。这山里有种野兽,样子像牛,身上长着老虎的斑纹,叫声像人在低吟,它的名字叫,它的叫声就是自身的名字。这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无水(1),多鸟兽。
【注释】
(1)榖:落叶乔木。皮可制桑皮纸。又称构或楮。
【译文】
再往南六百里,有座曹夕山,这座山的下边到处是构树没有流水,有许多鸟兽。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1),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2),其中多蜃珧(3)。
【注释】
(1)峄皋(yì gāo):山脉名。
(2)激女(ru):水名。
(3)蜃珧(yáo):蚌蛤之类。蜃是大蛤蜊,一种软体动物。珧是体型较小的蚌。
【译文】
再往西南四百里,有座峄皋山,山上有大量的金属和玉石,山下有丰富的白垩土。峄皋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激女水,水里有很多大小蚌蛤。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译文】
再往南穿过五百里水路,跋涉三百里流沙,就到了葛山的末端,这里没有任何花草树木,遍布着粗细磨石。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鱼(1),其状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2)。
【注释】
(1)蟞(biē):同“鳖”。
(2)疠(lì):恶疮,麻风。
【译文】
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是葛山的起点,这里没有花草树木。澧水就从此处发源,之后向东注入余泽,水里有很多珠蟞鱼,这东西像动物肺,长着四只眼睛和六只脚,能从嘴里生出珠子,它的肉酸中带甜,人吃了不会染上恶疮。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枏(1),其下多荆芑(2)。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3),鸱目蛇尾,见人则眠(4),名曰犰狳(5),其鸣自(6),见则螽蝗为败(7)。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