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卷二百十四
古本大学解二卷
刘醇骥撰醇骥字千里号廓庵广济人
右礼类礼记
夏小正注一卷
黄叔琳撰叔琳见易类
【臣】等谨按夏小正一书原载大戴礼中隋志始别为一卷宋傅崧卿作注朱子尝仿其例复加订定附於仪礼经传通解元金履祥未见傅氏书以为朱子旧本采附通监前编夏禹元年下句为之注与傅多有异同
国朝张尔岐合傅注辑为一编以已说附之叔琳删其重复而作是编其自为之说者则称案以别之大戴礼删翼四卷
姜兆锡撰兆锡见易类
兆锡孙奭跋曰删翼者因旧本而删其繁冗翼其义理者也删其繁冗如保傅篇删去魏公子无忌等文翼其义理如礼三本篇据荀子利爵以正利省之悞是也有注在家语而从略者如王言五义五帝德盛德等篇是也有注在礼记而从略者如哀公问礼察曾子大孝朝事投壶等篇是也有注在仪礼外编而略互见其义者如夏小正武王践阼等篇是也有旧本无注而笺解者如曾子立事本孝制言天圆与少闲本命等篇是也
夏小正诂一卷
诸锦撰锦见诗类
右礼类附録大戴礼
三礼合纂二十八卷
张怡撰怡一名遗字自怡初名鹿徵号瑶星江宁人前明登莱镇总兵官可大之子以难锦衣卫千户
学礼质疑二卷
万斯大撰斯大见周礼类
斯大自序曰大自丁未学礼以来取其大者条而说之首取戴记诸篇相对次取仪礼与戴记对次取易诗书春秋及左谷与二礼对用因所得窃着於篇
黄宗羲序曰吾友万充宗为履安先生叔子锐志经学於三礼则条其大节目前人所聚讼者甲乙证据摧牙折角轩豁呈露昌黎所谓及其时而进退揖让於其间者也此在当时顾人人所知者於今则为絶学矣其友魏方公为之先刻数卷充宗以为质疑者欲从余而质也余老而失学方欲求海内诸君子而质之又何以待质充宗亦姑以其所得参考诸儒必求其精粗一贯本末兼该凿然可举而措之无徒与衆说争长於黄池则所以救弊其在此夫
读礼志疑六卷
陆陇其撰陇其见书类
【臣】等谨按陇其以汉儒采辑三礼所述古制互相考校多有未合因取孔郑以来诸家注疏折衷於朱子之书并旁采春秋律吕与夫天时人事可以阐发礼经者成为是编其疑而未决者则仍阙之故名曰志疑
读礼窃注一卷
孙自务撰自务字树本号立庵安邱人岁贡生稽礼辨论一卷
刘凝撰凝字二至南丰人贡生官崇义县训导郊社禘祫问一卷 庙制折衷三卷 大小宗通释一卷 学校问一卷 明堂问一卷
毛奇龄撰奇龄见易类
【臣】等谨按郊社禘祫问十八条答门人李塨问南北分祀及有禘无祫之说庙制折衷凡七庙五庙三庙二庙一庙夏五庙商六庙昭穆庙位列儒先诸说於前而以已说定之大旨宗王而駮郑大小宗通释以天子宗法无考只诸侯公子略见於丧服小记及大传二篇而说又不详郑孔亦无所折衷宋以後立说倍多愈不可信因取小记大传言宗法者为条解焉学校问前答门人张希良问学校之名继答门人吴鼎问庙学中先师设主因及乡饮养老之礼又因门人姜垚问九室五室之辨故复着明堂问一篇
礼学彚编七十卷
应撝谦撰撝谦见易类
郊社考辨一卷
李塨撰塨见易类
仪礼经传内编二十三卷外编五卷
姜兆锡撰兆锡见易类
兆锡自述曰右仪礼经自士冠至少牢凡十四篇内士丧礼少牢礼又各离为二篇凡十六篇并今所采补之经传若干篇是为仪礼内编而丧服一篇则与所采补之若干篇别为仪礼外编编之分内外何也本仪礼而分之也古无周礼仪礼之名汉艺文志称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是为经而记百三十三篇王史氏二十二篇曲台后苍九篇明堂隂阳说五篇是为传皆不名仪礼也又周官六篇为经而周官传四篇为传亦不名周礼也永嘉张淳谓汉未有仪礼之名疑後世学者见十七礼仪遂因以名之是则仪礼之得名本於升降揖让动作威仪之所发而为名故十六篇及凡所补之属为内编而丧服篇及凡所补之属乃所以行是仪礼之具而与其发见於升降揖让动作威仪之间者则有间矣故为外编也
礼乐通考三十卷
胡抡撰抡字应麟武进人
礼书纲目八十五卷
江永撰永见周礼类
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
秦蕙田撰蕙田字树峯金匮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赐諡文
参读礼志疑二卷
汪绂撰绂一名烜字灿人号双池婺源人
【臣】等谨按是书取陆陇其读礼志疑於各条之下以己意参之故曰参读礼志疑其所考论亦多得经义实可与陇其之书相发明耳
三礼约编十九卷
汪基撰基字警斋休宁人
三礼会通二卷
张必刚撰必刚字继夫潜山人乾隆壬戌进士重刋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六十九卷
梁万方撰万方字广庵绦州人
【臣】等谨按朱子通解杨复序文谓朱子尝称黄干所续丧祭二礼规模甚善欲依以改定全书而未暇万方援据此语遂以干之体例更定朱子之书名曰重刋实则改修也
右礼类总礼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四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