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二十五章 两军并进:文伐之威
截止三个时辰后,那一万份用箭矢射入函谷关上的减罪文书,收缴至函谷关主帅秦维面前的,却仅仅只有一千来份,撇开那些纸条落到函谷关下可能性不谈,函谷关叛军士卒藏匿不报的,多达九千份。
抛射?
秦维皱了皱眉,抢到手中,粗粗一瞥,继而大惊之色。
“啊?”谢安张了张嘴。
西征周军的箭矢,极为密集射向函谷关,但令关上守军感到奇怪的是,那些箭几乎是以直角的角度笔直朝着函谷关上上空射去的。
不对呀,本王听到自己了声音了呀……
“啊,效果甚佳!”李寿恶狠狠地瞪着谢安,心中暗骂。
“……”
纵观函谷关上六万叛军,几乎没有人在思索着如何才能够击溃周军……
此时正值辰时二刻,然而西征军那近乎十二万的兵力,却早已在函谷关下列队完毕。
当然了,倘若用以威慑函谷关上的叛军,如此用兵,效果极佳。
“……”
此刻整个西征军的阵型,鸟瞰犹如是一个倒悬的【三】字,距函谷关最近的一排,那是整整七个万人方阵,张栋、欧鹏、唐皓等西征二军的降将们,遥遥站在阵列阵前。
忽然,函谷关上一名守军好似瞧见了什么,指着关下惊声说道,“那……那不是唐皓将军么?”
忽然,他注意到,箭杆上绑着一张纸。
至于为何绸衣内要塞着棉絮,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让将领捂住受伤的部位,让那层厚实的棉絮压住伤口,免得流血过多而死,而这一点,硬邦邦的甲胄是做不到的。
“言下之意,这秦维是顽固分子咯?”轻笑一声,谢安微微一思忖,笑着说道,“麻烦这位兄弟再跑一趟,转达唐皓将军等人,就说,在朝廷拒不赦免的人员名单中,添此秦维一人!”
而此时,尽管西征周军的锣鼓声已经停下,可函谷关上的叛军,却依然是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身旁的叛军士卒面面相觑,仔细向关下张望,果然见到那七个万人方阵之一的前方,唐皓提着长枪,匹马缓缓向函谷关靠近,与他一道的,还有欧鹏、张栋等一系列原叛军将领。
“快!——速速派人将这类纸条都收缴,就地焚毁!”
只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比方才被锣鼓声所震地还要严重。
想到这里,李寿心中一惊,连忙推了推身旁的谢安。
望着那名士卒离去的背影半响,谢安忽然转头望向身旁的李寿,问道,“喂,你瞧地见关楼上开骂的敌将么?”
这对于犯下叛国罪,与大周朝廷不死不休的叛军将士而言,简直是莫大的喜讯。
从这一点可以证明,谢安的文伐之策,其初步成效,非同一般。
好奇之下,他拆了开来,发现那张纸上只写着一句很简单的话,大致意思就是,凭着这张纸,出城投降的叛军,非但可以免死、且家眷连坐之罪,还能减刑:
“好!”李寿一颔首,转头望向谢安。
面对着如此兴师动众的西征军,整个函谷关上的守军鸦雀无声。
甚至于,事发当夜,便有几名叛军士卒偷偷溜出函谷关,到西征周军的几个营寨投降。
唐皓闻言皱了皱眉,不渝说道,“秦维,唐某始终乃大周儿郎,一时铸下大错,这才无奈为贼,岂是你麾下部将?”
正如长孙湘雨所料,此刻的谢安,早已率大军至函谷关下,就在她设计取宜阳的同时,谢安也开始了他的攻函谷关大计。
尽管他们事后会被发配到荒凉之地,守卫大周的边陲,而且还没有作为士卒应有的军饷,甚至连个番号、连个正规的编制都没有,但无论如何,他们有机会活下来,他们的家眷也能活下来。
李寿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疑惑说道,“瞧不见,怎么了?”
想到这里,唐皓一扬手中长枪,遥遥指着函谷关上的主帅秦维,大声喊道,“秦将军,唐某敬你原先也是洛阳军官,奉劝你一句,速速开关投降……唐某知晓,那王褒封秦将军为函谷关兵马大都督,然,似王褒这等鼠目寸光、妄自尊大之人,岂能相随?”
凭着对谢安的了解,李寿敢打赌这是他在报复自己昨日的落井下石,报复自己取笑他与梁丘舞的夫妻关系。
秦维连喊几声,那马聃只是低头不语。
“效果不错嘛!”谢安咧嘴笑了笑。
秦维总归也是领兵作战的将领,知晓军心的厉害,在思忖了良久之后,终究将手中的佩剑收回了剑鞘,望着西征周军中军所在,咬牙骂道,“我说周军何以不攻城,原来是打着攻心的主意么?——好个绝户计!”
而在鼓声响起的同时,最先列的西征二军,缓缓开始朝函谷关进发。
但尽管如此,摔倒在地马聃依旧低着头沉默不语。
谢安张大着嘴,呆呆望着李景,要知道他原来的意思,是叫李景与苏信派个人到前面去问问,却没想到李景来这么一出。
“朝天射,都朝天射……尽量莫要伤到函谷关上的将士们,我等此番乃是为将安平大将军与谢大人的【善意】传达给关上的弟兄们,并非要加害他们性命,都注意了!——放!”
想到这里,谢安无奈唤来一名东军将士,吩咐道,“去问问,究竟是何人在关上挑事!”
不过这一次,他倒是误会谢安了,方才谢安也是在被锣鼓声震地差点气血倒流时,这才忽然间想到,赶忙从甲胄内的贴身棉衣中,扯出了两团棉絮,塞在耳朵里,一时之间,也没有想起李寿来。
与方才那犹如惊雷般急促的鼓声不同,这一通鼓,声音远远不如前一次,再者缓慢而沉闷,令人不禁心生压抑。
说实话,对于甲胄内要穿包裹着棉絮的绸衣一事,谢安始终无法理解。
伴随着唐皓重重一挥右手,那万人方阵的弓手当即松开手中箭矢,只听嗖嗖一阵乱响,近万支箭矢迅速窜向函谷关上空。
毕竟西征周军已经向他们传达了一件事,那就是,一旦函谷关陷落,只要是愿意投降的,且与秦维没有瓜葛的人,一概赦免叛国之罪。
在那【川】字形的水波纹主旗之下,谢安挥了挥手。
“诺!”
“谈不上,”谢安摇了摇头,正色说道,“只不过是给函谷关上的叛军将士一个可以用以对比的榜样罢了……光是有张栋、欧鹏、唐皓这等优秀的榜样还不够,还得弄个反面教材出来才是,否则,有些人不会乖乖听话……”
面对着城下缓缓向关隘靠近的西征军,函谷关上的守军,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严正以待。
“是啊,秦帅,西征周军此举,无非就是要搅得我关上将士不和,互生间隙,秦帅理当好言安抚,且不可一时冲动,否则,便是将关内将士的心,往周军那边推啊!”
望着谢安面色自若地骑在马上,忍不住捂上耳朵咬牙坚持的李寿实在有些想不通,想不通谢安怎么有这么好的忍耐力。
谢安转过头来,疑惑地望着李寿。
见此,李寿心微微一沉,正好张口,却忽然瞧见脸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继而抬起手,在耳朵里鼓捣了几下,拿出一小团棉絮。
但是让他感到疑惑的是,身旁的谢安竟没有任何表示,仿佛没有听到的他。
而此时,函谷关上的守军也注意到了这波箭雨,纷纷寻找掩体躲避周军的弓箭。
见此,李寿深深吸了口气,大声说道,“本王说,效果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