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品
「尊者!信者如何是以净为特相耶?」
「大王!信生之时,灭五盖,离盖之心是明澄、清净、无浊。如是大王!信是以净为特相。」
「尊者!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转轮王率四支军,於行军途中,欲渡小河,其河水依象军、依马军、依车军、依步军而振荡、搅拌、扰乱而成浊水。渡毕之时,转轮王对从者言:『予欲饮水,持来!』而命饮用其水。王有净化其水之摩尼珠,『尊知,大王!』其从者允诺转轮王,将净化其水之摩尼珠投入河水。投入其水,刹那间,苔草、绿叶类之水草消失,泥泞沈淀,水即明澄、清净、无浊。是故,彼等从者捧上饮用之水於转轮王,『王!请饮水。』『大王!可见心恰如无浊之水,可见修行者恰如彼等从者,可见烦恼恰如苔草和绿叶之水草与泥泞,可见信者恰如净化水之摩尼珠;恰如净化水之摩尼珠投入水中,刹那间,苔草、绿叶类之水草消失,泥泞沈淀,水即明澄、 [p51] 清净、无浊。大王!信生之时,灭〔五〕盖,离其盖之心是明澄、清净、无浊。』如是,大王!信者以净为特相。」
「尊者!信如何是以跃入为特相耶?」
「大王!譬如修行者见他人解脱之心,或跃入(欣求)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到达未到达之处,获得未获得之处,作证未作证之处而作修行。大王!信是以跃入为特相。」
「尊者!请更譬喻之。」
「大王!譬如山之上方将降大雨,其雨随低处而流,充满山间之峡谷、分岐之谷间,充满河川,河水破坏两岸而流。时,大王!众人来,不知其河之深广,怖畏踌躇而立於岸。时,有一人来,观察己体力、力量,强结带而後,跃入而渡〔彼岸〕。见其渡毕,大群之众亦渡。大王!如是,修行者见他人解脱之心,或跃入(欣求)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到达未到达之处,获得未获得之处,作证未作证之处而作修行。大王!如是,信是以跃入为特相。大王!依世尊如是而说:
[p52] 依信渡暴流 不放逸渡河
精进超其苦 依慧为清净」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一 精进特相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精进以何为特相耶?」
长老言:「大王!精进是以支持为特相。依精进而支持,其等一切之善法乃无减退。」
「尊者!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家将倒之时,以其他木材支持之,所支持之家不倒。大王!如是精进是以支持为特相,依精进而支持其等一切善法乃无减退。」
「尊者!请更譬喻之。」
「大王!譬如大军将击破小军,其时〔小军之〕王出兵、派兵他〔军〕,与彼之小军俱击破大军,大王!如是之精进以支持为特相,依精进而支持其等一切善法无有减退。大王!依世尊而如是说:『诸比丘!具足精进之圣弟子舍离不善,以修习善,舍离有罪,修习无罪,依正法而无有退失。』」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二 念特相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念是以何为特相耶?」
长老言:「大王!念是以枚举为特相,又以执持为特相。」
[p53] 「尊者!念如何以枚举为特相耶?」
「大王!念生之时,枚举不善、无罪有罪、尊卑黑白之对照法,即此等是四念处,此是为四正勤,此等是四神足,此等是五根,此等是五力,此等是七觉支,此是圣八支道,此是奢摩他(止),此是毘婆奢那,此是明,此是解脱,此等是心所法。是故,修行者学习应学习之法,不学习不应学习之法,亲近应亲近之法,不亲近不应亲近之法。大王!如是之念是以枚举为特相。」
「尊者!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转轮王之〕理财官枚举王之富力,理财官令转轮王朝夕记忆:『大王!卿唯此象军,卿唯此马军,唯有此车军,唯有此步军。大王!唯有此黄金,唯有此金货,唯有此财宝,王忆记之!』枚举王之富力。大王!念生之时,枚举善不善、无罪有罪、尊卑、黑白之对照法,即〔枚举〕此等是四念处,此等是四正勤,此等是神足,此等是五根,此等是五力,此等是七觉支,此是圣八支道,此是奢摩他(止),此是毘婆奢那(观),此是明,此是解脱,此等是心所法。是故,修行 [p54] 者学习应学习之法,不学习不应学习之法,亲近应亲近之法,不亲近不应亲近之法。大王!如是之念是以枚举为特相。」
「宜也,尊者那先!」
王言:「尊者那先!念如何以执持为特相耶?」
长老言:「大王!念生之时,追求饶益不饶益法之归趣,〔追求〕『此等之法为饶益,此等之法为不饶益,此等之法为利益,此等之法为不利益。』是故修行者舍遣不饶益之法,执持饶益之法,舍遣不利益之法,执持利益之法。大王!如是之念是以执持为特相。」
「尊者!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转轮王之将军宝知王之饶益与不饶益,知『此等於王饶益,此等於王不饶益,此等於王利益,此等於王不利益』,是故舍遣不饶益,执持饶益,舍遣不利益,执持利益。大王!念生之时,追求饶益不饶益法之归趣,〔追求〕『此等之法是饶益,此等之法是不饶益,此等之法是利益,此等之法是不利益』,是故修行者舍遣不饶益之法,执持饶益之法,舍遣不利益之法,执持利益之法。大王!如是之念是以执等为特相。大王!依世尊而如是说:『诸比丘!我言:以念有利於一切。』」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三 定特相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定是以何为特相耶?」
[p55] 长老言:「大王!定是以上首为特相。一切善法以定为主,向定、趣定、倾於定。」
「尊者!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重阁之桷悉行於顶、向顶、趣顶、集顶、倾於顶。大王!一切善法以定为主,向定、趣定、倾於定。」
「尊者!请再譬喻之。」
长老言:「大王!如王率四支军队赴战场,全军、全将军、象、马、车、步兵以王为主,向王、趣王、倾王、集於王之四周。大王!一切善法以定为主,向定、趣定、倾於定。如是,大王!定以上首为此特相。大王!依世尊如是说:『诸比丘!修习定、入於定之比丘如实知。』」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四 慧特相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慧是以何为特相耶?」
长老言:「大王!慧是以截断为特相者我已言,然慧又以光耀为特相。」
「尊者!慧如何以光耀为特相耶?」
「大王!慧生之时,破无明之闇,生明之光,现智之光明,显圣谛。依此,修行者或无常,或苦,或无我,依正慧而见。」
「尊者!请譬喻之。」
[p56] 「大王!譬如有人,持灯火於黑闇之家,所持之灯火以破闇,生光,现光耀,显色。大王!慧生之时,破无明之闇,生明之光,现智之光明,显圣谛。依此,修行者或无常,或苦,或无我,依正慧而见。大王!如是,慧以光耀为特相。」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五 多种为一所作耶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此等诸法虽多种以成就同一目的耶?」
长老言:「大王!此等诸法虽多种以成就同一目的,即是断烦恼。」
「尊者那先!此等诸法如何多种成就同一目的,即是断烦恼耶?」
长老言:「大王!譬如军是多种而有象军、马车、车军、步军以成就同一之战,即於战破他军。大王!如是,此等诸法虽多种以成就同一目的,即是断烦恼。」
「宜也,尊者那先!」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