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25章
长孙康宁问道 :“ 把皇室也牵扯进去 , 真的没关系吗 7 “
李世民冷哮 :“ 有什么关系 难道陇西李氏就当我们真的是陇西李氏了 他们私下说些什么 , 当我不知道 正好 , 我倒要看看陇西李氏的人敢不敢站出来说我们李唐是假的陇西李氏 。“
长孙康宁道 :“ 弘农杨氏肯定会坚称大隋皇室就是弘农杨氏 。“
李世民挑眉 :“ 那当然 , 弘农杨氏除了大隋皇室 , 都没其他位高权重的人了 。
儒佛道的辩论还在继续 。
士子们拿着能买的官方告示激烈地辩论 , 百姓们都围在土子身旁听他们解释官方告示里写的新鲜事 。
道教弟子一如既往地骂佛教是外来者居心不良 。
佛教弟子一如既往地骂道教弟子只知道蚯惑人心造反和炼丹毒死皇帝 。
大儒们则把两者拉一起骂 。
其中一位出身琅玩王氏的大儒王云战斗力最为彪悍 , 居然说佛教和道教都只是
麻痴百姓 , 让百姓忍耐痛苦的工具 , 全都不是好东西 , 连朝臣都忍不住和他对骂起来
特别是曾经当过道士的御史大夫魏徽 , 居然冲过去要接王大儒 , 被太上皇以御前失仪勒令闭门反省 。
萧球身为前南梁的皇子 , 受梁朝风气影响 , 礼佛比谁都虔诚 , 他都只是咒骂王云 「 地狱就是为你这样的人准备 “, 谁愚到魏徵居然直接捏着拳头上了 。 萧瑶大为震撼
反佛斗士傅弈若有所思 , 低头看着自己的拳头 , 思考自己能接几个秃驴 。
玄奔看到辩论会的混乱 , 大为震撼 。
他双手合十 。 还好贫家是出家人 , 没有入朝为官 。 这大唐的朝堂风气也太彪悍了 这样的辩论方式贫道真的接受不了 , 大家和平一点 , 只打嘴仗行不行
柔弱的小和尚玄奘连连叹气 。
辩论持续了整整一月 , 长安城内的百姓看足了热闹 。 “ 官府公报 “, 简称 “ 官报 “ 也被商人带到了全国各地 , 连远在江南的李靖都看到了官报 。
薛道衡因为略感暑热病倒 , 李靖正守着他 , 不让他劳累 。
听李靖念完了官报 , 闭目小憩的薛道衡睁开眼 :“ 陡下和晋王居然没有将官报直接差人夹在公务里送来 , 这不符合常理 。 他们肯定有更大的事要做 。“
李靖不语 。
薛道衡看向李靖 :“ 你已经猜到他们要做什么 “
李靖仍旧不语 。
薛道衡哮笑 :“ 真是谨慎 。“
他再次闭目小憩 。 李二郎和李三郎 , 究竟还要做什么
宇文弼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
“ 两个孩子都长大了 , 连我都看不透了 。 “ 他叹息道 。
草原上 , 长孙晟倒是得到了李玄霸特意差人送去的官报 。
李玄霸就像是挑衅似的 , 问长孙晟能否猜到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
长孙晟笑得咳了几声 。
“ 接下来要做什么 还需要接下来吗 官报本身就是你的目的 。 只是大德啊 , 天下聪明人那么多 , 迟早会猜出你的手段 。 这手段你能用 , 其他人也能用 。 你想用官报操控民意 , 其他人也能 。 你不担心反嘧吗 7 “
“ 还是说 , 你根本不在乎你死后会发生什么事 “
“ 纵然你不在乎 , 二郎应当不是这样的人 。 他为什么会同意 7“
“ 哈哈哈哈 , 居然我也有想不透的事 。 有
趣 , 真有趣 。“
高颂还未到达伊吾城 , 就在歇息的驿站看到了官报 。
他当即想回京 , 但在给马套马鞍的时候 , 叹了口气 , 停了下来 。
“ 二郎 , 你为何不阻止呢 7“
李世民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
后来他得出结论 , 大概是因为他已经听到了李唐在他死后状况的缘故 。
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他已经听弟弟嘲笑了很多遍 , 他当然是不喜的 。
而他儿子的事 , 阿玄居然语焕不详 , 只是说守成还行 , 具体如何却不可能说 。
阿玄都能对自己肆意谈论五代十国 , 却不肯细谈自己儿子的事 , 难道儿子执政期间能发生比唐朝灭亡更让自己气愤的事
按照李世民对李玄霸的了解 , 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
总之 , 自己死后大唐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 他很不喜欢 。
按部就班也就是个贞观之治 , 儿子孙儿曾孙都不尽如人意大唐也有三百年 , 李世民认为在自己控制得住的前提下 , 就算做些标新立异的事问题应该也不大 。
而且 , 李世民其实很厌恶自己的未来在别人已经规定好了的道路上行走 。
李玄霸已经预见的路 , 李世民就不想走 。
就算大致上朝着一个方向 , 李世民也想另辟蹊径 。
“ 阿玄就是知道这一点才会乱来 。 他知道 , 我很讨厌命运 。“
李世民想通之后 , 失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