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历史研究大序 注
(一)
不论是缅甸史,还是世界史,都不能视为是同一类别的。
历史可以分为(1)有据的历史(2)无据的历史两种。有碑文、铭文、佛像砖文或石器、金属器、陶器砖块等物证的历史就是有据的历史。没有上述物证的历史就是无据的历史。
换个办法,历史又可分为(1)连续的历史(2)分段的历史(3)演义性的历史三类。
一、王系不断,可以依次指出后嗣的历史可以称之为连续的历史。
二、王系断嗣,插入了“其他人”或者“形成无人为王状态”的历史可称之为分段的历史。
三、王系之初,或者王系自始至终,或者王系中有某位为王者仅能指出他的名字的历史,因为是“希望他出现而出现”的历史可称之为演义性的历史。
世上有许多无据可查而“的确是真实的、确切的、存在着的”事。
过去“阿育王”这个名字曾是仅存在于书中的无据的历史事物,但当人们读到了阿育王碑文的时候,“阿育王”这个名字不再是仅存在于书中的名字,而成了一个有实物为证的有据的历史事物了。
过去“毗湿奴城”这个名字曾是仅存在于书中的无据的历史事物,但今天“毗湿奴城”这个名字,也成了一个有实物为证的有据的历史事物了。
缅甸古籍中讲到各代骠王曾在室利差呾罗(卑谬)进行过统治已经很久了。但是直到“前些日子”在卑谬以南五英里处骠人故城茂扎得到两片“貌甘”金贝叶,才使得室利差呾罗的历史露出头来。
两片貌甘金贝叶上是用迦檀婆字母书写的巴利文佛陀教诲。内容如下: 注
(第一片金贝叶)“‘诸法从因起,
如来说其因;
大沙门 注 如实,
亦说彼还灭。’
四神足 注 ,四念住 注 ……”
(第二片金贝叶)“‘诸法从因起,
如来说其因;
大沙门如实,
亦说彼还灭。’
世尊 注 应供 注 正等正觉,智慧与修行兼备的善逝 注 ……”
虽然史籍佛教经典说:奔赴九地传布佛教的两位长老须那迦、郁多罗到达苏伐那蒲米(金地)传教。而人们却不是“心悦诚服”地相信这种说法。但两片貌甘金贝叶所证实的是……
“金贝叶上的文字是锡兰派巴利藏经。因此证实摩哂陀长老建立的锡兰僧团与须那迦长老、郁多罗长老所建立的苏伐那蒲米(缅甸)僧团是一脉相承的。”
两片金贝叶这样证实了,人们才“心悦诚服”地相信:原来缅甸很早以前就“真的”有了佛教啊!
公元1910至1911年间还在茂扎发掘到碑文残片。该碑文也是巴利文。公元1926年又在茂扎得到了与上述金贝叶相同的一部有20片金贝叶的“金经文”, 金贝叶一面写有文字。
金贝叶部分文字如下 注 :
“成就!无明 注 缘行 注 。行缘识 注 。识缘名色 注 。名色缘六入 注 。……
成就!四念住,四正勤 注 ,四神足……
世尊啊,何谓十四佛智?念住,如来……
八正道 注 ,
四谛 注 ,
离垢 注 法,
应供(阿罗汉),善逝,我在此世为侍从。……”
这些证据证实了缅甸南部(苏伐那蒲米)公元五六世纪时佛教(上座部教派)已广泛传播。进而证明公元前253年华氏城佛经结集后到缅甸传教的论点是“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是应该相信的。
(二)
所谓连续的历史就是王系不断,可以依次指出后嗣的历史。如佛历60年(公元前484年)摩诃丹婆瓦为王之后,后嗣子孙不断就是。
佛历424年(公元前120年)悉梨罗阇王即位之后,由于插入了吃了鸡头的鄂达巴王,太公王系断嗣的历史或者说插入了鄂达巴王系的历史,就可称之为分段的历史。换句话说,王系完全断绝,与以前王系连续不上的历史就是分段的历史。
虽然缅甸历史中记载了从太公、室利差呾罗王朝到贡榜王朝的136代君王的情况,但是缅甸古书中说在这些君王之前还有过1393位君王。
136代君王统治过的缅甸历史约2390年之久,一位君王统治的时间平均为18年。
汉达瓦底(汉林)骠王800位,丹巴提巴骠王190位,麦克亚骠王160位,彬莱骠王97位,冈辛骠王30位,阿兰格巴骠王26位,育瓦部基骠王50位,莱盖骠王40位,合计共有1393位。若以每位平均在位18年计,就等于说缅甸历史约在28000年之前就开始了。
所谓“缅甸始自太公”“太公阿毕罗阇王”等都是指在1393位骠王以后才出现的君王。缅甸古书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汉达瓦底骠 骠人始自上古。最早的江是伊洛瓦底江,最早的国家是汉达瓦底,在该国最早由骠人称王。最早称王的是雅堂嘎(雅汀嘎耶)骠王,其后是嘎德耶(卡德耶)骠王,再后是般陀瓦骠王。从雅堂嘎骠王开始共传800代骠王。
据称在列乃索延尼在位时曾下过两次宝石之雨,第一次宝石没至腿肚子,第二次没至膝部。
般陀瓦骠王在位时,王弟布雍敏体 注 曾七次微笑,天降七次宝石之雨,鄂当艾叫南军统帅前来观看。般陀瓦之王弟布雍敏体用他的神眼看到王嫂竟与犬类进行苟且之事,心情不快不再微笑,宝石之雨遂不再降。般陀瓦骠王以为因请外国人等前来观看,其弟不笑,致使天不再降宝石之雨,勃然大怒,下令立即斩首。侍奉王之左右的人们见大王竟冒犯了不应冒犯的人,慢慢地都离开了大王。神龙们想:王对他的亲弟弟这样有福气威力的人都能冒犯,对我们又会怎么样呢?也都挣脱着跑了。神龙门挣脱着跑掉的地方至今仍以那伽雍 注 为名。慢慢跑掉的地方人称为良越 注 。大王与城池被大地吞没。汉达瓦底毁。汉达瓦底之名源于拘楼孙佛前世鸳鸯王之地。
列乃索延尼在位时拘楼孙佛在世。摩诃三末多王在位时此地名汉达瓦底;拘楼孙佛在世时称密思玛;拘那含佛在世时称汉达那伽耶;迦叶佛在世时称伽玛瓦底;吾等佛祖在世时称汉林玛靠;骠人称之为汉林。
丹巴提巴骠 从汉达瓦底国变为罗陀那补罗苏那巴延达大国。最早在该国称王的是巴杜马山达都里耶王,最后在此为王的是羯罗浮王,从巴杜马山达都里耶王到羯罗浮王共有一百九十位君王。巴杜马山达王在位时天降三次宝石之雨;瓦卢那王在位时降两次宝石雨;瓦达巴王在位时降一次。羯罗浮王在位国将毁,王将凡没有家室的人选出组织在一起,把未来辟支迦佛陀和两位罗汉也组织了起来。王在游园时冒犯了佛陀前世忍辱法仙人。由于多次冒犯不该冒犯的人,王被大地吞没。城中降下刀剑之雨。人们分成三股,一股去若开定耶瓦底 ,一股去德宁达依,一股去土瓦,有着三种不同的命运。大王被大地吞没的地方至今称之为鄂因乖。人人看到的土丘今日称为当巴鲁。大王手下的底利山达大臣为仙人洗濯后离去。大地留下的印记有一处是曼答基里山,曼答基里意思就是鸡扒食的山;一处地名是梯莱加巨鸟,据说是巨鸟的窟;一处地名是狮子,据说是桥头;还有一处是当巴鲁。此四地同时形成,在毁灭之时将无德的人们带走,留下有德之人。罗陀那补罗苏那巴延达大国也随之毁灭。巴杜马山达都里耶王在位时称之为伊洛瓦底甘巴德那;瓦卢那王在位时称之为布兰达巴;拘楼孙佛在世时称为罗陀那补罗苏那巴延达;拘那含佛在世时称为伽玛瓦斯耶;迦叶佛在世时称为伊达答;吾等佛祖在世时称丹巴提巴;一象之主在位时称阿瓦;德多明帕耶在位时称罗陀那补罗阿瓦。
麦克亚骠 天帝释怕王族断绝,遂为底利山达大臣变化出城镇村庄,在罗陀那补罗城东建玛格陀梨城。最初由底利山达大臣称王,最后是梭吴苏瓦为王。从底利山达到梭吴苏瓦共传一百六十代。嘉彬索延尼在位时长出四株百宝如意树。乐善好施之人走近该树,百宝树枝就会向他垂下;不行善施舍的人走近该树,树枝就会像象鼻一样向他敲打。因遵从道义玛格陀梨国存在了许久才毁亡。拘楼孙佛在世时称为玛格陀梨;拘那含佛在世时称为摩诃格梨;迦叶佛在世时称为麦克陀梨;乔答摩佛在世时称为麦克亚。该地是四位佛祖都曾度过一世的地方。
彬莱骠 从玛格陀梨国又变为欧翔彬萨拉梨国。该国开国的是瓦那达伽录窦巴王。最后一位是瑟得达王。王系共传九十七代。达摩东达王以千包金钱寻找讲道之士亦未能寻得,遂将国家交给王后与大臣们,只身出走。天帝释感到自己的宝座班杜甘巴拉变硬,忙向人间观看,知道达摩东达王为寻找讲道之士只身出走,遂化身神魔向王说法,把他带回神国,再将他送回。王回国后降下两次银雨。中国国王也向王献上美女。天帝释送来六牙白飞象。王乘该飞象曾三次到过宇宙之墙。
瑟得达王在位时大臣死就将其遗产没收,民众死也将其遗产没收。民众不满,天帝释曾三次来教训瑟得达王。王不接受,天帝释遂命守候大洋之神“把这个国家毁掉”。守候大洋之神带着巨浪与洪水来到。瑟得达王请求:别毁我的国家吧,我把女儿送给您。守候大洋之神说吾等怎能娶世人之女呢?你就听从天帝释的教诲吧!瑟得达王不从。于是,海水泛滥一片汪洋,国毁。瑟得达王死后堕入地狱。该国毁于洪水之时,无德之人被水漂走,只剩下有德之人。拘楼孙佛在世时称为那玛;拘那含佛在世时称为那玛巴塔伽;迦叶佛在世时称为殴达耶;乔答摩佛在世时称为欧翔彬萨拉梨;骠人称之为彬莱。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