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81章 共主标准(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1章 共主标准

现在的李信,现在的大夏,已经不是初来乍到,不是那个自身难保的时候了。

他已经从危机中走了出来,从战争泥潭中胜出,并腾出了精力,彻彻底底的站了起来。

北方鲜卑四王俯首,南方大汉被打折了三条腿,卑微乞和,没有了威胁自己的能力。

李信也已经堂堂正正的,做了人上人,没有必要在去拼命的,压榨百姓了

有一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当李信连自身生命,连立身基业都不能保障的时候,他只能牺牲别人,保全自己

但现在李信发达了,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便没有必要再像以往那样,对着百姓敲骨吸髓了

甚至为了补偿北方百姓的支持,和在战争中受到的伤害,李信更是直接大手一挥,免除了北方四州三年的徭役和赋税

也就是说,在诸夏立国的三年内,百姓家里所有的产出,所有的积累,将归他们自己发配

单是想一想,就能让百姓们,幸福的醉晕过去

因为当百姓头上没有大山压迫,在没有剥削的情况下,一户人家三年创造的财富,足够他们全家吃上三十年

这不是夸张,而是中原地区的汉人,确实有着这种勤劳和创造力

想想森林里的松鼠,仅仅是忙碌一个秋天,便能安稳的渡过寒冬

而换成更勤劳的汉人,有创造力的汉人,更吃苦耐劳的汉人,一天十二小时,都在劳作

其中创造的财富是多少,产出的资源又是多少呢?

想想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渔猎技能,再想想现在的铁器时代,农耕文明,其中生产力翻了多少倍?

但为什么,生产力提高了,底层百姓劳作的时间变长了,却还是吃不饱饭,甚至每年过个冬都要饿死冻死一大批?

其中的原因,底层百姓肯定是不清楚的,李信这名最上层的统治者也不会说的,因为他们干瘪的脑壳里,正在感恩戴德呢。

仅仅这一项免税三年,免徭役三年的法令,便足以他这名大夏新君,收拢北方九成以上百姓的民心。

甚至为了进一步展示大夏君主的仁义恩量,为了将治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李信又规定,凡大夏治下百姓,无论是成年男女,还是残障孤寡,都有一千亩自由开荒的额度

就是说,大夏立国之后,释放了足够多大阵风红利,并开放了历朝历代的官山海禁制

因为在李信看来,与其让土地掌握在朝廷手里抛荒,被世家豪强利用手中的权利占为己有,偷税漏税

还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将生产资料过渡到百姓手中,让他们发挥勤劳耐苦的精神,释放生产余热

至少若能耕满十年,其产出的粮食财富已经大大,便已经超出了土地本身的价值

其后哪怕废除田税,但只要这些粮食在大夏境内流通,在大夏境内产出,那李信和地方官府,都是赚的。

而且开垦出的田地,又不是说消失了,这些田地,还是在大夏治下,还是在地方上,是确确实造福了百姓。

解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问题,也为大夏提供了税赋,这不比大汉那个守财奴强多了,李信又有什么好吝啬的呢。

撤除北方长城各地的冗余要塞,取消一些地方不必要的城池关卡,也是经过李信深思熟虑的结果。

以往长城的作用,就是拦截、卡要、收税、防民、和防御北方胡虏

然而现在,李信威服鲜卑,建立巡务院,将草原纳入行政管辖。

治下南北两院,胡汉一家,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扼制关内的民众迁徙,更不会虚了那些胡人。

所以那些军事要塞,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鸡肋乃至碍眼了

其不但损耗大夏财政,阻碍南北交通,妨碍碍南北民族融合,破坏南北民众的往来关系。

是以长城这玩意,李信不想再保留那么多的烽火台和军事编制,也不想那玩意,挡了南北交流,挡了南北民族的大融合

因为现在的大夏,很有自信,哪怕没有长城,没有那些军事要塞,没有所谓的边关防线

依然能够,凭借治下的军力优势,将目光所及之土地,所及之族群,通通吞并融合

就算哪一天草原和大漠崛起了,或者是大夏腐败了,那有无长城其实都无所谓了,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一个王朝开始腐败,开始走下坡路,开始走向毁灭

有无长城作保,有无边关做保,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个腐朽的王朝,留着除了祸害百姓,吊用没有,还不如让其他崛起的势力来取代来的痛快。

没有了长城的阻拦,南北交流融合,会提前千年加快步伐

李信建立的大夏,要的是包容,而不是闭关锁国,躲在城墙内,剥削民众

移民屯边,也不是李信首创了,郭图当年在河套便施行过。

这一点轻车熟路,不但解决境内流民问题,还能加快南北多族融合,一举多得

而且解除边境关卡,其实还有李信的另一层考虑,那就是希望尽可能的让百姓,将北方的广沃之地,充实守边

因为历史上,螨清在统治中原时期,为了更好的压榨中原百姓,压制草原人口,便大大限制长城以内的百姓往关外迁徙

结果就是,北方偌大的领土,白白便宜了沙俄,让这个中华文明圈子之外,不黄不白的毛熊占据了整个北方

是以未雨绸,汉民想要往北迁徙,想要往辽东和草原上迁徙,李信也不会再去阻拦

毕竟他现在治下的人口,已经不再是当初入主并州时期,那么贫乏了

现在的李信治下,已经拥有了出足够多的人口和兵员储备,

甚至当李信治下人口超过三千万时,对于人口需求不是那么迫切了。

关内百姓想要往北方迁徙,想要拓荒充边,李信也不会再去设卡拦截

甚至若不是刚刚开国,李信甚至想要大规模移民,充实东西边塞

而且以后就算要修城墙关卡,和长城走道,李信也不会在阴山和辽东地区修

而是沿着昆仑山脉,和北海高原,修一圈大夏国道

即国道以内,为诸夏主体,国道以外,封八百诸侯国

至少这样,也算给后世的继任者们,立了一个诸夏共主,和天可汗的标准

唐吉可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
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
关于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姜玉郎平日里钟情于夜钓,一次机缘巧合,让他邂逅了茅山道士文叔。自此,他那原本普通的夜钓之旅彻底改变,往昔是静候鱼儿上钩,如今却成了与“鬼”周旋。经历种种后,他才惊觉,那
染东升
离谱,天天要抱抱,还冰山魔女?
离谱,天天要抱抱,还冰山魔女?
“要么让我爽,要么死!”冰冷魔女将他囚为炉鼎,一场暧昧与力量的博弈。谁才是被驯服的那一个?魔女的冷傲,炉鼎的反击,爱与欲的交织……
南极洲没有粥
天门神医
天门神医
叶天赐自幼被人抽骨断筋,隐居深山十五年,有朝一日机缘到,龙出大海虎出山!脚踏七星!背负龙纹!且看他只手掀风云!无敌世俗间!
小楼听雨本尊
我在神捕司当差的那些年
我在神捕司当差的那些年
关于我在神捕司当差的那些年:+++++++痕检专家苏无名,携带无字天书穿越大禹王朝,开局成为嫌犯,被人缉拿到监狱中,生命垂危。苏无名通过自己前世的知识,洗刷冤屈,意外发现开启无字天书的办法。此后,大禹
潇然鱼悦
谍战:我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谍战:我觉醒每日情报系统
关于谍战:我觉醒每日情报系统:民国二十六年,被誉为‘十里洋场’的租界内各方势力相互角逐,暗流涌动。他是麦兰捕房的小巡捕,是督察长看重的第一神探。是军统特招的情报高手,是特高课的拉拢对象,是伪政府的座上
迷思特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