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055章 家书
妈妈先是说了家里面一切都好,让她不要惦念。又问她钱够不够花,如果不够尽管告诉妈妈,不要多花罗大宇的钱,免得让他家里面看不起。罗家是农村家庭,从小经济定是远远不如陈家,叫她嫁了人就要适应对方的家庭,又叫她想要吃什么买什么尽管和妈妈说。这样矛盾的话语看得陈雪不禁微笑,这中间都是一颗跳动着的慈母心啊。
妈妈还特地说到了她带回去的各色点心,把每种点心的口味形状都品评了一遍,当然结论就是各种好吃各种好看,然后说自家闺女真的是心灵手巧,是妈妈的骄傲。期间再回忆了一下自己做菜也是一把好手,说明女儿就是深得了妈妈的真传。看得陈雪一阵好笑,好像家长都觉得做菜这个事情属于结婚了就会无师自通的技能。不过这样也好,给她省去了很多解释和掩饰的麻烦。
父亲和大哥没那么细心,母亲呢一心认为自己的女儿就是最棒的,以前那是不做,真做就能做到最好。这么想着,陈雪把一会儿要做的月饼数量又加了一份儿。月饼这个东西糖和油放得重,应该能放个二十几天。虽然寄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中秋,但是也算自己的一份心意。
收到信件的感觉对于陈雪还是新鲜,和之前十指翻飞在屏幕上打下来,重新又在屏幕上呈现的电子邮件的冰冷感不同,每一张仿佛都渗透着亲情的温暖。妈妈还在信里写到苗成勇的情况,就差说这位和亲大哥一样,让陈雪有什么事儿都可以直接去找他。
陈雪的记忆里还真没有什么苗成勇的影子,不过想想她和大哥陈爱华之间也差了七岁,那可是两个代沟,所以陈爱华的同学朋友她不认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看妈妈的描述,苗成勇和他们全家的关系都不错,而且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信的最后,妈妈问了她过年能不能回家。纸上的内容有些匆匆,似乎能感觉到妈妈的犹豫,一方面是孩子新婚,第一个春节回娘家却不去婆家,在这会儿不太在理,另一方面却又是思念,在身边娇养到十八岁的女儿一嫁人就远嫁,去了祖国的另一端,慈母心中的惦念一直不减,就想着在春节这样团圆的日子里面见一见自己的女儿。
以陈雪的私心,比起去婆家她倒是更愿意回去看看这个温暖的家。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看完了信,她就开始回信。既然家人对自己这么疼爱,陈雪对于他们也就有了更多地坦白,不但在信里面讲了自己现在做点心开了作坊,一个月可以收入上千,还讲了和别人合股要投资咖啡馆,已经投下去了三千块钱,后面也有信心一定能赚回来。这些金钱上事情陈雪从来没有给罗大宇讲过,但是对于自己的家人,陈雪并不想隐瞒。
除了介绍自己事业上的小小进步,陈雪也把自己新认识的几个朋友在信里提了提。儿行千里母担忧,陈雪努力体谅着这位慈母的心情。
只是对于她和罗大宇的夫妻关系,虽然妈妈在信里面用了一页多来写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陈雪却有些无话可说。她不知道大哥回去以后有没有和父母提起他在这里遇到的情况。想到大哥还是劝了她要好好过日子,陈雪觉得大哥应该是没说聂小雨的事,也没提他们夫妻两个现在是分床。这也正常,这时候大家还是想着一场婚姻要走到老的,更何况这场婚姻还是原身心心念念算计来的,总不能不到一年就要散伙吧?
只是陈雪对此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两个人既无感情,也无交流,她干脆在信里面就没有提。
在信的最后,她倒是说了要给爸爸妈妈大哥各做一件衣服,让妈妈一定一定把他们的尺寸给自己寄过来。怕寄过来的尺寸不全,陈雪干脆画一个示意图,上面标上空格,让妈妈填空。
这么多事情写完,陈雪发现零零散散,竟然写了四大张信纸,比妈妈寄过来的还多一张。明天还要进城去拿盒子寄点心,最好还能找个照相馆,拍一张自己现在的样子一起寄回去,也好让妈妈看看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
真是不能想,一想又是全是事儿。不过这些都是忙得高兴的事儿。
陈雪把信收好,仔细洗了手,开始做今天的第二项大任务,月饼。
月饼主要分广式和苏式两种,当然还有后来一度大热的冰皮月饼,不过那种在陈雪的概念里和广式也差不多,就是外饼皮不一样。这几种的做法里面,苏式是最复杂的,因为外饼皮还得和油面做酥皮,而广式最主要的其实是要模具。不过她这会儿没有什么好模具,只好勉强先做苏式的了。
不过恰好这边的月饼是以广式的为主,她弄一个苏式的,倒也新奇。而北方嘛,好像这会儿还是比较习惯苏式。另外苏式的月饼保质期也要稍微长一点。
陈雪最爱的是简单的豆沙馅,另外就是蛋黄莲蓉,当然也可以是蛋黄南瓜,蛋黄板栗,蛋黄芸豆,各种有蛋黄的。
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单独的咸蛋黄卖,陈雪就去买了五十个咸鸭蛋。她算了算,苗成勇,武清华,吴婶子小刘他们,廖林山,家里,自己也得留一份,也不多做,一共六份,一份儿就做八个吧,四个蛋黄的,四个豆沙的,家里面还有些芸豆,就做蛋黄芸豆的吧。
做豆沙馅的豆子是之前已经泡好了的,泡了一晚上又加半个早上了,这会儿正好拿来煮豆沙。不过这回的豆沙就要去豆皮儿了,不像以前做红豆饼的时候奔着带点儿豆子的口感,只要煮好了之后稍微碾碾就行。做豆沙馅的时间比之间长了不少,主要是挑豆子皮挑得陈雪头晕眼花的。不过还好二十五个月饼需要的豆馅也不多,多弄了一会儿也就搞定了。
把豆馅儿放在一边晾凉,陈雪又开始熬猪油。这时候的人基本都是吃猪油,市场上买肥猪膘回来自己熬,熬好了之后装在大茶缸子里凝成半透明的冻,到了要吃的时候用筷子挑一点出来放在菜里汤里。
陈雪原来做菜不常用猪油,毕竟荤油实在是热量超高,吃起来太有罪恶感了。不过这会儿熬着猪肉膘她也觉得这个荤油味儿真是香。想想一会儿再加上糖拌在豆沙馅儿里面,那个滋味……啊,不得不再次感叹人类对于脂肪和糖的喜爱真是深深地刻在了基因里面。
猪油正在锅里面发出轻微的啵啵声时,大门又被敲响了。陈雪带着几分疑惑把火关小去开门。今天是工作日,她和这大院里面的邻居也不熟,也就是和赵政委的爱人话稍微多些,但是她也上班呀。
是谁这会儿下午的时间会来找她?
开了门,门口站着四五个军人家属,清一色穿着灰扑扑的对襟褂子。除了站在最前面的周晓月,其他人陈雪都不认识。
这是什么情况?
周晓月与其说是作为领头的站在最前排,倒不是说是被众人推着站在了最前面。这会儿看见了陈雪,她的脸上展开了不甚自然地笑容:“弟妹啊,难得你今天在家?忙什么呢?”陈雪虽然还不明白她们这么多人来是干什么,但是也没有把别人拦在门口的道理,往后退一步,就把几个人都放进了屋里。
Dachuida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