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3章 袭人
2.情感纠葛
“初试云雨情”在宝玉和袭人之间的关系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两人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后,与袭人发生了亲密关系,这使得他们之间的情感超越了普通的主仆之情,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此后,他们的关系愈发亲近,袭人在照顾宝玉生活起居时,多了一份别样的温柔与羞涩,而宝玉对袭人也更加依赖和信任。
袭人渴望成为宝玉的侍妾,这一心理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情感上来说,她与宝玉朝夕相处,在长期的陪伴中,对宝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真心关心宝玉的生活和未来,希望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从现实角度考虑,成为宝玉的侍妾意味着在贾府有了更稳定的地位和保障。她深知自己出身卑微,若能成为宝玉的侍妾,不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还能为家族带来一定的荣耀。而且,她看到了宝玉在贾府的重要地位,认为跟随宝玉能有更好的前途。因此,她努力恪守本分,尽心尽力地照顾宝玉,希望能得到宝玉和贾府长辈的认可,实现成为侍妾的心愿。
3.思想分歧与规谏
袭人劝宝玉读书上进,与宝玉乖僻性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袭人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认为读书考取功名是宝玉的正途,只有这样才能光宗耀祖,在贾府乃至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她希望宝玉能收敛心性,认真读书,为将来的仕途做准备。
然而,宝玉却对仕途经济极为反感,他认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都是“国贼禄蠹”。他更喜欢与姐妹们在园子里吟诗作画、嬉笑玩耍,沉浸在自由随性的生活中。他觉得读书并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为了陶冶情操。
袭人多次劝宝玉读书上进,却往往遭到宝玉的抵触。有一次,袭人劝宝玉去会会贾雨村,宝玉十分不悦,说自己最讨厌和这些人交往。但袭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依然苦口婆心地劝说。
从规谏的效果来看,虽然宝玉表面上有时会敷衍袭人,但内心并未真正改变。他依然我行我素,对读书毫无兴趣。不过,袭人的规谏也并非毫无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让宝玉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贾府的期望存在差距。同时,这也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四、袭人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1.与贾母的关系
贾母对袭人极为赏识,她看中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的品质。袭人最初在贾母身边服侍时,就以自己的勤勉和细心赢得了贾母的认可。贾母见她做事稳妥,便将她视为可靠之人。后来,考虑到宝玉身边需要一个得力的丫鬟照料,贾母便把袭人拨给了宝玉。这一安排,既体现了贾母对袭人的信任,也表明她希望袭人能好好照顾宝玉。
袭人对贾母满怀敬重。在贾母身边时,她尽心尽力地服侍,把贾母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即便后来去了宝玉身边,她依然牢记贾母的教诲,时刻以贾母的期望为准则。她深知贾母对宝玉的重视,所以在照顾宝玉时格外用心,希望能不辜负贾母的托付。每当有机会见到贾母,袭人总是毕恭毕敬,认真聆听贾母的吩咐。她对贾母的敬重,不仅源于贾母的地位,更源于内心对贾母的感激和认可。
2.与王夫人的关系
袭人向王夫人进言后,王夫人对她的信任大幅提升。当时,袭人察觉到宝玉与姐妹们相处过于亲密可能引发的问题,出于对贾府大局和宝玉未来的考虑,她向王夫人坦诚相告,并提出将宝玉搬出园子的建议。王夫人听后,对袭人的见识和忠心大为赞赏,认为她是个能为贾府着想的可靠之人。
自此,王夫人对袭人愈发信任,将她视为心腹。在待遇方面,王夫人不仅提高了袭人的月例银子,使其享受与姨娘同等的待遇,还在许多事情上征求她的意见。王夫人深知袭人对宝玉的了解,相信她能更好地照顾和引导宝玉。袭人也不负所望,更加尽心尽力地服侍宝玉,时刻关注他的言行举止,及时向王夫人汇报。她与王夫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成为王夫人在宝玉身边的重要眼线和助手,在贾府中的地位也因此得到显着提升。
3.与晴雯的关系
袭人与晴雯性格差异显着,这也导致两人之间存在潜在的矛盾和误解。袭人温柔和顺、恪尽职守,行事稳重,处处遵循封建礼教的规范,一心维护贾府的秩序和宝玉的未来。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努力在贾府中站稳脚跟,成为众人眼中的“贤袭人”。
而晴雯则性格直爽、心高气傲,她蔑视权贵,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她的言行举止更加随性,不喜欢被规矩所约束。在对待宝玉的感情上,晴雯纯真而热烈,她与宝玉之间的感情更加纯粹,不掺杂任何功利的因素。
这种性格差异使得两人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产生矛盾。袭人认为晴雯过于任性,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担心她的行为会给宝玉和贾府带来麻烦。而晴雯则觉得袭人过于世故,为了讨好主子而失去了自我。在一些事情上,两人的观点和做法也存在分歧,这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误解。然而,她们本质上都是善良的女孩,只是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让她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
4.与薛宝钗的关系
袭人与薛宝钗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认同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观念。袭人常劝宝玉读书上进,薛宝钗也多次劝宝玉关注仕途经济,希望他能走正途。在为人处世方面,二人都善于察言观色,懂得迎合长辈的心意,以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
在互动上,她们关系颇为融洽。薛宝钗认同袭人的观点,屡屡找她谈心,还替她做宝玉的私活,经常送她东西。袭人也对薛宝钗十分敬重,将她视为可以信赖的人。当宝玉与黛玉发生矛盾时,袭人会向薛宝钗倾诉,寻求她的建议。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她们相互支持,形成了一种默契。这种关系既体现了她们在价值观上的契合,也反映了她们在贾府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相互依靠的现实需求。
5.与其他丫鬟、小厮的关系
在贾府丫鬟群体中,袭人地位颇高,备受众人敬重。她为人和气,处事稳重,工作认真负责,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就连下级丫鬟小红、佳蕙,也对她心服口服。平日里,袭人对待其他丫鬟关怀备至,当有丫鬟遇到困难时,她总会伸出援手。比如,有丫鬟生病,袭人会主动帮忙照顾其工作,让对方能安心养病。
在与小厮的相处方面,袭人也能把握好分寸。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既不会与小厮们过于亲近,也不会刻意疏远。当小厮们有事找宝玉时,袭人会以礼相待,耐心询问事情缘由,并及时传达给宝玉。遇到不懂规矩的小厮,她也会温和地教导,让他们明白贾府的规矩。例如,茗烟有时行事莽撞,袭人会私下提醒他注意言行,以免惹出麻烦。总之,袭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在贾府的丫鬟和小厮群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五、袭人的主要事迹
1.拒绝母兄赎身
袭人母兄见家中光景好转,便想将她赎出。然而,袭人却坚决拒绝了。她深知家中贫苦时,是贾府收留了自己,给予她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贾府,她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得到了主子们的赏识和信任。
从心理层面看,袭人已对贾府产生了深厚的归属感。她将自己的未来与贾府紧密相连,认为在贾府能有更好的发展。而且,她一心希望成为宝玉的侍妾,若离开贾府,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此事对她在贾府的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她的拒绝让贾母和王夫人看到了她的忠诚和坚定,更加认可她的为人。此后,她在贾府的地位愈发稳固,成为宝玉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也让其他丫鬟对她更加敬重。
2.宝玉挨打后的进言
宝玉挨打,打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贾府掀起了轩然大波。袭人看着宝玉伤痕累累的模样,心疼不已,内心满是忧虑。她深知宝玉平日里的行径,与姐妹们相处亲密,又不喜读那四书五经,追求仕途经济,长此以往,恐会惹出更大的祸端,危及贾府的声誉和未来。
于是,袭人寻了个机会,向王夫人进言。她言辞恳切地说道:“如今宝玉大了,和姑娘们一处,难免生出些不才之事。倘若不早做打算,将来生出丑来,可就不好了。依我看,不如将宝玉搬出园子,让他和姑娘们少些接触,也能让他收收心,好好读书。”
王夫人听了袭人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心中大为震动。她一直担心宝玉会走上歧途,如今袭人这番话,正说中了她的心事。她对袭人越发信任,觉得她是个深明大义、能为贾府着想的人。王夫人不仅对袭人好言抚慰,还当即决定提高她的月例银子,让她享受与姨娘同等的待遇,将她视为心腹之人。
袭人这一进言,虽出于对宝玉和贾府的一片忠心,但也在不经意间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她的建议使得宝玉与姐妹们的相处受到限制,也让一些人对她产生了不满和猜疑。然而,她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贾府的稳定和宝玉的未来,只是在复杂的贾府环境中,她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3.群芳开夜宴
群芳开夜宴那晚,怡红院热闹非凡,袭人一扫往日的端庄稳重,流露出活泼俏皮的一面。她与姐妹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欢乐的聚会中。
行酒令时,她反应敏捷,妙语连珠,引得众人阵阵欢笑。抽到花签后,她羞涩又开心,与姐妹们分享着其中的寓意,尽显女儿家的娇态。在夜宴过程中,她虽玩得尽兴,却始终不忘照顾宝玉。她时刻留意着宝玉的举动,为他斟酒、夹菜,提醒他不要贪杯。
当姐妹们相互打趣、嬉笑打闹时,袭人也会加入其中,与大家一起开怀大笑。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充满了纯真与快乐。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谨小慎微的丫鬟,而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欢乐的少女。这场夜宴,让我们看到了袭人性格中鲜为人知的一面,那个充满活力、情感丰富的她。
六、袭人形象的争议与评价
1.传统负面评价
在《红楼梦》众多人物评价中,对袭人的传统负面评价颇为突出。姚燮(大某山民)在《红楼梦三家评本》总评里,直言“花袭人者,为花贱人也”,认为“宝玉之婢,阴险莫若袭人”,将袭人贬低至极。
涂瀛在《红楼梦读花人论赞·袭人赞》中,把袭人比作“奸之近人情者”。他指出袭人“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间秋纹、麝月”,手段阴狠。在他看来,袭人善于以近人情的方式制人、谗人,让人难以察觉其险恶用心。若不是宝玉出家,她或许会以贤名终其一生。涂瀛还在《红楼梦问答》中认为“宝钗深心,在交欢袭人”,暗示袭人是宝钗在贾府安插的眼线,为其谋取利益。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