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章 王家酒肉绊人心,人来莫将行
众人将信将疑都各自夹了一块,可能是害怕酸涩难以下咽,却不敢送入口中,最后还黄庭坚先送入口中,因其曾早已品尝过此味,遂不惊异。
众人嚼之片刻,纷纷发出感叹之声。
李格非道“此味乃人间上品,世间少有。”
张耒“嫩滑爽口,甜咸皆有。”
黄庭坚“终于又吃到这等美味了”
晁补之“此生未与苏子同游,吾之憾也,却便宜了黄鲁直。”
苏辙“家兄能人,烹饪之法胜于文脉之法。”
秦观“无猪肉之酸涩,却有好酒之酱香,妙哉妙哉!”
众人纷纷抢食已经所剩不多的东坡肉。
正在众人回味之间,厨子又上了一盘猪肉肘子,这颜色与前者类似,却更大块,棒骨周围包裹着肉皮和肥肉,卖相绝对一流。
还未及众人品鉴其相,就看到黄庭坚已经抢先用手抓了一大块。苏轼及众人哈哈大笑“黄鲁直不仅快人快语,更是快手快嘴呀!”
这下盘中仅剩一半的猪肉肘子,众人纷纷起筷,怕是再不动筷子,恐已没了。也顾不得老长的胡须纷纷啃食起这美味的猪肉肘子。
这东坡肉食之自是人间一绝,这猪肉肘子也更是美味异常,众人纷纷赞之。
苏轼赞曰“自离开黄州以后,未有如此之美味,这王府的厨子确非寻常人也!”
李格非说“这王府的厨子乃祖父所聘,已在王府数十年矣,可惜他老人家已去又三年,未及今日之品尝。岳丈大人远在历城也未有今日之口服呀。”
黄庭坚笑道“倒是便宜你外姓人也。”
苏轼微微斥道“鲁直休要枉加言语。恐文叔与王家人见怪!”
李格非却说“鲁直之言无甚关系,非乃寒族布衣,虽未忘记家门,却也不在乎这那些零星点滴碎语,家翁王苑之也是不拘小节之人,众人勿须过多介怀。”
苏轼道“只是这王门上下几十口人,恐有人闲话。”
众人没语。
秦观此时正津津有味啃着猪肘子。不时间,他放下已经啃完的肘子,擦干净嘴角的油渍对着众人说,“今日天刚正好,不如我等再来吟诗作赋如何,就以此猪肉为题,且看各位灵气如何!”
众人纷纷同意“如此甚好呀!”
黄庭坚对着众人道“上一次食尚居之宴,文叔兄未及参加,那么这次就以文叔兄为始,怎么样?”说完狡黠的向李格非瞥了一眼。
李格非似有半分推辞,却又十分想入得席列,李格非虽然文多出于苏轼之风,但其人却离苏门甚遥,所以能在众人之中言之一二,也不枉此生,“非言乃疏浅,但苏翁面前,必然要拿出全身力气,与众人比试比试。希望大家能给予指点。”只见他默然片刻,便端起酒杯吟诵:
亭榭高楼深院处,把酒东风,空问归期路。汴京繁华曾不遇?旧年有酒同谁去?
今日高歌君与祝,故旧吟来,猪肉东坡曲。苏子临门春又舞,春来又许千秋赋。
李格非诵完此曲便对大家说,“苏翁到哪里,诗意就到哪里,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实,况且苏翁左右,总有鲁直,少游等大才子相伴,鲁直洒脱,少游庄重,无咎更是热烈,非今天若能入的其后,真乃是三生之幸也!”
苏轼笑曰“文叔说笑矣,我倒是没觉得诗意在何处,这一帮的人儿或许只惦记着我的酒肉矣!”
众人对苏轼之语不以为然,秦观说“苏翁所言,未必全然正确也。所谓蛇无头不走,蜂无主乱飞,苏翁确确是引者;引者所行,必有万人相随。我等即为相随之人,那相随之时,偶然挥洒一些文赋,嘱于后人,且不是正美哉!苏翁曾过黄州,密州,蜀州,皆留苏翁所踪,文赋流长,亦不在话下。且看鲁直,就多随苏翁之后而遗香,妙哉矣!”
众人纷纷赞服秦观之言,黄庭坚说道“少游此言,果然是实情,吾为苏翁相伴,为文亦为酒肉哉。哈哈哈!”黄庭坚就是此等的快人快语。
苏轼闻言微微笑之,却转向其他话题“既然众人亦叹老夫之文,李文叔已作,老夫不可不和之。”随即又吟一曲《蝶恋花》:
清水生姜葱伴肉,盐调生抽,温火烧新酒。闲置良辰一斗缶,晾出玉液和浮垢。
轻切成块一寸厚,肥瘦相间,再复添杯酒。酱香飘浓滋味透,肉质鲜嫩不绝口。
众人听闻此《蝶恋花》,虽然文采或欠,却应时应景,更应人情,将一盘东坡肉的美色绘画的惟妙惟肖,真是赞美食之佳作也。
李格非道“苏翁此曲,潇洒异常,其行文风格与苏翁之前作大相径庭,可谓让人耳目一新。也可引领当今天下写实主义的词风。”
苏轼摆手道“此为随意所作,只为和文叔之《蝶恋花》,此文言辞粗哑,不登大雅之堂。”
黄庭坚笑道“苏子所文,向来翼张,不为半点风尘所阻,人行之洒脱,则行文更飞扬,今此一文,乃食之佳品,我等拜服!”
苏轼谦之阻曰“鲁直且莫胡说,待我可要揍你!”
秦观道“我等作文,向来遵从雅道,不料苏翁随手所作,让人倍感清新。文不可只求雅道,而失之现实。若是文儿离之实际,只有吾等读书之人才能识得,而惶惶市井小民却难以入口,那其文必会淹没于时间长河。”
晁补之赞同秦观的说法“少游此言然也,作文必以实情为依据,广播黎民之耳,否则将远离百姓。正如柳三变(柳永)之文莺莺念曲,恐只有青楼买醉的少爷公子才明白,那乡野的农夫却从来不知其义。”
众人就此而下,晁补之,秦观,黄庭坚,苏辙,张耒也纷纷以文和之,并为专人录下,以飨后世。除此之外,众人饮王府之好酒,觥筹交错,至醉方休。
果然是一群好酒之徒,自苏轼归来,这黄庭坚,晁补之,秦观,苏辙等日日长伴苏轼左右,饮酒作乐,难觅正事,现在更拉李格非入伙;当然这些酒肉可不单单是拉拢结党的好物,更能促进大宋文脉的长存,苏轼亦然是酒肉之徒,但其不忘杯中之物乃是人际交易上好的佳品。此前无人引领,致使这一群人若无头之苍蝇乱飞;亦是因为无人所引,这群一国重器,未有建功立业之门。这下好了,苏门核心人物已俱,现时之气候可为天下作事多矣,大宋朝廷当有新的方向,新旧之利臃也,新旧之争烈也,苏轼一出,当速速扫清旧障,除弊革新,或将是一派繁荣景象,且待后观其成效。
武当翠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