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1章 新乔治亚岛血战
他们毫不犹豫地发射了鱼雷。
“轰!”的一声巨响,这艘本可以被拖回港口修理的运输船,被自己人的鱼雷彻底送入了海底。
尽管有这些小插曲,但伦多瓦的闪击战,总体上是一次巨大的成功。美军以极小的代价,拿下了这个至关重要的炮兵阵地。工兵们立刻上岛,开始修建码头和道路。巨大的155毫米榴弹炮,被一门门地拖上岸,炮口直指海峡对岸的蒙达机场。
真正的绞肉机,即将启动。
拿下了伦多瓦,只是开胃菜。真正的主菜,是海峡对岸那个让美军指挥官们魂牵梦绕又头疼不已的目标——蒙达机场。
蒙达机场,不是一个普通的野战机场。它是日军在中所罗门群岛的核心枢纽,是拉包尔航空兵南下的最重要中转站和前进基地。拿下它,就等于斩断了日军在所罗门群岛的空中支援动脉,让后续的进攻变得事半功倍。
反之,如果拿不下它,美军的舰队和地面部队,将永远暴露在日军的空中威胁之下。
所以,蒙达,必须拿下。
然而此时的美国人不会想到,蒙达机场距离海岸线虽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而就这短短的8公里,美军却走了一个多月!
7月1日,美军部署在伦多瓦岛的炮兵阵地开始怒吼。成吨的炮弹越过海峡,在蒙达地区掀起一阵阵火雨。
7月2日,美军主力,主要是第43步兵师,从蒙达主岛的几个不同地点登陆,开始了钳形攻势。
然而,战斗一开始,就陷入了噩梦。
第43步兵师是一支国民警卫队部队,缺乏严格的训练和实战经验。当他们一头扎进新乔治亚那片从未被开发过的原始丛林时,瞬间就迷失了方向。这里没有路,只有纠结的藤蔓、齐腰深的沼泽和永无止境的倾盆大雨。士兵们的军靴几天就泡烂了,皮肤因为潮湿而溃烂,疟疾和痢疾迅速在部队里蔓延。
一个士兵在日记中写道:“雨,雨,还是雨。我们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见到太阳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腐烂,包括我们的精神。我们看不到敌人,但感觉他们无处不在。每一棵树后,都可能藏着一支要命的步枪。”
更可怕的,是日军的防御。
驻守蒙达的日军指挥官,是佐佐木纹次郎少将。他是一个顽固且经验丰富的防御专家。他利用丛林作为天然的屏障,修建了数以百计的,由椰子树干、钢筋混凝土和珊瑚礁构成的地堡。这些地堡位置隐蔽,交叉火力互相掩护,形成了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防御网络。
日军白天躲在地堡里,用精准的冷枪和机枪火力,大量杀伤进攻的美军。到了晚上,他们就化整为零,发动小规模的渗透和夜袭,用手榴弹和刺刀,不断骚扰疲惫的美军,让他们无法休息。
美军的攻势,几乎在第一天就停滞了。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前线的糟糕表现,让坐镇后方的哈尔西上将勃然大怒。他直接给第43步兵师的师长发了一封不留情面的电报,然后把他给撤了。
美军第14军军长奥斯卡·格里斯沃尔德少将亲赴前线,接管了指挥权。同时,经验更丰富的第37步兵师也被紧急调来增援。
但即便如此,战况依然没有太大改观。士兵们的士气跌到了谷底。根据军医的报告,因为“战地神经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后撤的士兵,数量一度超过了真正的战伤人员。
蒙达的丛林,变成了一台不折不扣的“绞肉机”。它不仅在碾碎士兵的肉体,更在摧毁他们的精神。美军原以为一周就能拿下的目标,现在看来,遥遥无期。
当陆地上的战斗陷入僵局时,战争的另一个主角——海军,在漆黑的夜海之上,展开了同样血腥的搏杀。日军为了给蒙达守军输送增援,再次派出了他们最擅长的“东京快车”。
“东京快车”是美军给日军夜间驱逐舰运输队起的绰号。这些驱逐舰利用其高航速,在夜幕的掩护下,冒死冲进所罗门群岛的狭窄水道,为被困的岛屿运送兵员和物资。
7月4日,也就是美国独立日这天,日军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运输行动,增援蒙达。
7月5日晚,日军第三水雷战队司令秋山辉男少将,率领10艘驱逐舰,分成两队,满载着陆军士兵,高速驶向库拉湾。
他们不知道,美军第361特混舰队,在海军少将瓦尔登·安斯沃思的指挥下,早已张开大网,等待着他们。安斯沃思手下有3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他的王牌,是旗舰“海伦娜”号轻巡洋舰,该舰装备了新式的火控雷达,能在黑夜中精确锁定目标。
7月6日凌晨1点36分,美军舰队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光点。安斯沃思没有丝毫犹豫,他要用巡洋舰的6英寸主炮,给日本人一个惊喜。
“开火!”
凌晨1点57分,美军舰队的所有火炮同时怒吼。“海伦娜”号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打出了上千发炮弹。炮弹的闪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海湾。
日军旗舰“新月”号驱逐舰,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命中,燃起大火,迅速沉没。秋山辉男少将随舰阵亡。
美军似乎取得了压倒性的开局。然而,日本人最致命的武器,此时才刚刚登场——93式“长矛”鱼雷。
就在美军巡洋舰猛烈开火,炮口的闪光暴露了自己位置的一瞬间,幸存的日军驱逐舰,已经悄悄地发射了致命的鱼雷。
凌晨2点03分,正在欢庆胜利的“海伦娜”号,舰身剧烈地抖动了三次。三枚日军鱼雷,准确地命中了它的左舷。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这艘战功赫赫的巡洋舰龙骨断裂,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断成两截,沉入了海底。超过160名水兵随舰遇难。
混乱中,残余的日军驱逐舰趁机冲到岸边,成功地将1600名士兵和物资送上了岸,然后高速脱离了战场。
库拉湾海战,从战果上看,是一场奇怪的平局,甚至可以说是日军的战术胜利。美军击沉了日军旗舰,但自己也损失了一艘宝贵的巡洋舰。而日军,虽然付出了代价,却成功地完成了增援任务。
这场海战,再次暴露了美军夜战战术的缺陷:过分依赖雷达和炮火,却忽视了对日军致命鱼雷的防范。
海上的对决,还远没有结束。
库拉湾的战斗,只是个开始。一周之后,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黑夜,一场规模更大、更为惨烈的夜战再次爆发。日本人不甘心失败,美军则渴望复仇。
7月12日,日军再次组织了一支强大的“东京快车”编队,试图为科隆班加拉岛(蒙达的后援基地)运送1200名援军。
这次的旗舰,是“神通”号轻巡洋舰,由伊崎俊二少将指挥。他手下还有5艘驱逐舰和4艘担任运输任务的驱逐舰。伊崎深知美军雷达的厉害,他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希望能利用鱼雷,一雪前耻。
而美军方面,安斯沃思少将的舰队也得到了补充。他现在指挥着3艘轻巡洋舰(包括新西兰的“利安德”号)和多达10艘驱逐舰。他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决心要用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彻底掐断“东京快车”。
7月13日凌晨1点,双方舰队再次在库拉湾狭路相逢。
这一次,安斯沃思学聪明了。他命令驱逐舰先行发射鱼雷,然后再让巡洋舰开火。
钟离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