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后传之天门

第2章 殿试(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章 殿试

殿试当日,天还未亮,东方仅有一丝鱼肚白。

顾承安穿着一身崭新的贡士青衫,与其他十九名通过秋闱的贡士一起,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怀着忐忑、激动或各异的心情,穿过一道道森严的宫门,踏上了通往大周王朝权力之巅的道路。

脚下是冰冷光滑的汉白玉御道,两侧是盔明甲亮的禁军,手持长戟,面无表情,如同沉默的雕塑,散发着肃杀之气,目光不带一丝感情地扫过他们这些未来的帝国官员。前方,太和殿的巨大轮廓在晨曦微光中显现,琉璃金瓦反射着熹微的天光,宛如一头匍匐的金色巨兽,威严、庄重,那金色的光芒刺得人眼睛微微发疼,也刺得人心头发紧。

“这便是……皇权,这便是大周的中心。”顾承安心中暗道,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那丝因陌生环境和巨大压力而产生的悸动。他能感受到身边其他贡士或紧张或兴奋的呼吸声。

步入太和殿,殿内空间阔大得惊人,数十根巨大的蟠龙金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显得庄严肃穆。地上铺着厚重的金砖,光可鉴人,映出模糊的人影。考案早已按照秋闱的名次排好,整齐地分列两旁。

顾承安被引到左侧靠前的一个位置。他眼角余光一扫,便看到周世安赫然坐在右侧首位,依旧是那身华贵的锦袍,姿态从容,气定神闲,仿佛这里是他家的后花园,而非决定无数人命运的金銮殿。

周相之子,清流领袖的继承人,殿试对他而言,或许真的只是一场必须走的流程,一个为他锦绣前程添砖加瓦的仪式。而自己,一个来自江陵府山阳县的寒门学子,却阴差阳错地站到了与他并肩,甚至可能超越他的位置上。

顾承安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弧度。“有趣。”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声悠长尖利的唱喏,如同利刃划破寂静:

“陛下驾到——摄政王驾到——”

殿内所有贡士,连同侍立的官员、太监,齐刷刷跪伏于地,动作整齐划一,山呼万岁。

顾承安依礼跪下,低着头,但他的听觉异常敏锐,清晰地听到两串脚步声。一串略显稚嫩、有些迟疑,带着孩童特有的轻快,应是那位年仅八岁的幼帝周元。另一串则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势,正一步步踏上御座前的丹陛。

关键在于,这沉稳的脚步声,并非走向正前方的龙椅,而是停在了龙椅之侧。幼帝未至御座,摄政王已然先行立于其侧。

“平身。”

一个低沉、威严,带着金属般质感的声音响起。这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所有的杂音。

顾承安缓缓抬起头。只见御座之旁,侍立着一位身着绛紫色蟒袍的男子。他年约四十,面容冷峻,线条刚硬如同刀削,一双眼睛深邃锐利,如同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目光所及之处,无人敢与之对视。即使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也散发出一种掌控一切、生杀予夺的强大气场。

无需介绍,顾承安便知,此人,正是权倾朝野、毁誉参半的摄政王,赵崇。

而龙椅上,坐着一个穿着明黄龙袍的小小身影,正是当今大周天子周元。他看起来有些怯懦,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神躲闪,双手紧紧抓着龙椅扶手,似乎对这宏大的场面和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感到不安。但当他的目光偶尔扫过身旁的赵崇时,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与敬畏。

赵崇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站立的二十名贡士,如同检阅自己的军队。他的视线在周世安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又掠过其他人,最终,落在了顾承安的身上,停留的时间,比其他人稍长了那么一刹那,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探究。

“今日殿试,不考经义,不试诗赋。”赵崇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本王亲问,尔等即答。”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一紧。不少贡士脸上露出惊愕之色,显然没有料到会是这种情况。不考平日里准备得滚瓜烂熟的八股文章,而是由权倾朝野、据说杀伐果断的摄政王亲自问对,这变数太大了!谁也不知道这位摄政王会问出什么样的问题。

一名太监应声上前,展开手中黄绢,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宣读:

“奉摄政王令,问诸生:观今日天下大势,内有民生多艰,外有强邻虎视,朝堂之上,亦有新旧之争。当此之时,何以安邦?何以定国?策之!”

好一个题目!

顾承安几乎要冷笑出声。这哪里是在问安邦定国之策?这分明是在问:我赵崇如今的做法,是对是错?你们是支持我,还是反对我?这江山,我该如何坐,才能名正言顺,才能稳固?

这道题,比秋闱那道《论君臣之道》,更加直接,更加凶险!它逼着每个人在摄政王面前,就他执政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做出明确的表态!

赵崇的目光再次扫视全场,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目光精准地锁定,直接点名:

“江陵府,顾承安,你先答。”

一瞬间,殿内所有人的目光,或好奇,或嫉妒,或审视,或担忧,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顾承安身上。周世安更是猛地转头,眼中寒光毕露,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怨毒。

顾承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思绪,缓步走出队列,来到大殿中央,对着御座和赵崇躬身作揖,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学子顾承安,参见摄政王,参见陛下。”

赵崇微微颔首,示意他回答。

顾承安挺直脊背,目光平静地望向前方,声音清朗,在大殿中清晰回荡:

“回摄政王,学子以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道循环,非人力所能强阻。然分合之间,兴亡之际,必有天命所归,人心所向者,应运而生。”

他没有直接回答如何安邦定国,而是先从“天命”说起,奠定基调,将问题拔高到历史规律的层面。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连御座上的小皇帝,也好奇地探着身子,睁大了眼睛望着他。

赵崇面无表情,只淡淡吐出三个字:“继续说。”

“学子以为,评判古今人物功过,不可一概而论,需观其时,察其势。”顾承安的声音愈发沉稳,“昔汉高祖起于微末亭长,非因其生而为帝,实乃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祖顺应人心,方成帝业;唐太宗以次子行兵变夺嫡,亦因隋末大乱,社稷危亡,太宗有拨乱反正、安邦定国之大功,方得承继大统。此二人之举,若以常理度之,或有不合礼法之处,然皆因时势所迫,为救民于水火,不得不变,终成一代明君。”

这番话,引经据典,看似在说刘邦、李世民,实则句句都在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辩护,暗指当今摄政王赵崇的所作所为,亦是“时势所迫”,是为了挽救危局。

“故学子以为,安邦定国之道,首在得人,次在顺势。”顾承安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赵崇那深邃锐利的眼眸,“若为政者,能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外御强敌,内安黎庶,则纵有非常之举,亦是时势所需,天命所钟。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然若行事皆为国为民,则‘实至’而‘名归’,天下自安,国家自定。此所谓,非常之时,可行非常之道也!”

话音落下,整个太和殿死一般的寂静。

这番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近乎赤裸裸地在为赵崇的“摄政”乃至未来可能发生的更进一步的“非常之事”,提供理论上的合法性!他将“礼法”置于“时势”和“实效”之后,将“天命民心”作为最高准则,这无疑是对传统儒家“君臣父子”伦理秩序的巨大挑战,却也精准地切中了赵崇最核心的需求——执政的合法性!说白了,就是:只要你能把国家治理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那你就算手段出格一点,甚至取代旧主,那也是天命所归!

周世安的手指,已经紧紧抠进了掌心,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咯咯”声,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嘴唇微微颤抖。

武神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关于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公元时代2025年,六月。人类文明的保护者·银河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文明内的活历史·博学到近乎全知的学者·文明的重启者·新纪元的开启者·将人类当成保护动物
一天一万
诸天:和无数个我共享天赋
诸天:和无数个我共享天赋
一座神秘的灵魂宫殿将楚阳带到了诸天万界。每个世界的楚阳都可以共享自己的天赋。他是火影世界里千手一族的少族长,是忍者之神钦定的传人。也是海贼世界里四皇香克斯的左膀右臂,史上最强船副,反向悬赏天龙人的第一
我只想万定
领证半年不亲近,八零糙汉破防了
领证半年不亲近,八零糙汉破防了
【重生+年代+真假千金+甜宠+虐渣+打脸】一帮同事私底下都笑陆向东眼光不行,娶一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娇气包回家当祖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饭也不会做,他还宝贝似的捧着,哪还有平日里威风的模样儿,简直成了个
十月宝
全民文明进化生存
全民文明进化生存
关于全民文明进化生存:黄蟹原本是一名外卖员,送外卖途中猝死,穿越到了一个全民文明进化生存的世界,所有人为了生存开始了努力挣扎
猫朕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
原本我是一个优秀称职的钓鱼佬,光棍一条,家中拆迁,生活好不快哉。结果就穿越到了这破地方,穿到了一个街溜子身上。这街溜子也是个苦命人,20岁考入国内某重点高校,不过也只上了半年,后因母亲去世和娃娃亲对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