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十九章
林超然伸展开双臂,让凝之在自己胸前比试毛衣。
他深情地看着她,忽然搂抱住了她。
于是她也深情地看着他。
林超然:“这半年我来看你的次数确实太少了,下半年我一定把咱俩的损失补回来!”
凝之:“你别误会,我没有埋怨你的意思。只不过,有时候回到这个家里,推门进屋后,就再没个人跟我说话了,觉得挺孤单的。尤其是冬季……”
林超然不禁深情地吻她,她也不禁地搂抱住了他的脖子……
皎洁的月光洒在炕上。两人已脸对脸睡下了;月光下凝之的脸同样很秀丽,如同刚才林超然所见到的静之的脸。
林超然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凝之的脸。
他又激情地将凝之紧紧搂入怀中。
天亮了。林超然穿着凝之为他织的那一件驼色毛衣跑步回来,而静之也正拎着书包从屋里走出。
静之:“姐夫,跑出汗来穿着不舒服,会感冒的。”
林超然:“没事儿,一会儿我要用冷水擦身。”
静之:“也要把衣服烤烤。”
林超然:“会的。”
他回答静之的话时,继续在院子里活动身体,压腿,也不看静之一眼。
静之:“那,没什么事的话,我回学校去了。”
林超然:“等我送送你。”还不看静之一眼,说罢大步走进屋去了。
静之沉思着,脸上渐渐浮现出了笑容。她以为姐夫说送送她,一定是有话要单独跟她说。而要单独跟她说的话,也许正是她所希望听到的话。
市委一间小型会议室。张继红他们到齐了,站的站,坐的坐,在传看一只搪瓷盆子。那盆子上一片红旗,一行醒目的大字是“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张继红在吸烟,用茶杯盖当烟灰缸。
伙伴们议论纷纷:“会议室摆这么一个搪瓷盆干什么?”
“说不定和座谈内容有关。”
“不会吧?咱们又没招惹过搪瓷厂。”
静之进入,见张继红在吸烟,指着禁烟牌生气地说:“没看见啊?”
张继红将禁烟牌收在桌子底下了,嬉皮笑脸地说:“这不你也看不见了?你姐夫说,谭书记也吸烟。我不带头,人家想吸也不好意思吸。”
静之:“别废话,掐了!”
杜秘书进入,礼貌地说:“谭书记来了。”
谭书记进入,大家纷纷站起。
谭书记:“坐、坐。随便坐。接了一个电话,让你们等了几分钟,请大家原谅。”
大家落座后,谭书记吸吸鼻子,发现了被当成烟灰缸的茶杯盖,风趣地说:“弹烟灰还是烟灰缸好。不过谁如果能把茶杯盖放平了,也算是一物二用。”
大家都笑了,张继红难免尴尬。
谭书记吩咐杜秘书:“把小通风窗打开,把那只茶杯盖洗干净,再多拿几个烟灰缸来。”
小杜照办。
张继红:“我洗我洗!”
小杜:“别客气,你是书记的客人。”
谭书记:“今天这里破例一次。想吸的,不必非克制着。我们这位女同胞没意见吧?”
静之摇头微笑。
小杜送来了烟灰缸。
谭书记:“小杜,不记录了。”
小杜退出。
谭书记吸着一支烟,望着大家说:“我当年是化工学院毕业的。那时志向远大,发誓要为咱们中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却阴错阳差地从了政了。文学家说,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是人性现象。政治家说是政治现象。经济学家说是经济现象。而我这个学过化学专业的人认为,其实也是化学现象。西方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爱恨情仇,是人类脑区化学反应的结果。那么,我们此刻双方坐在了一起,也是我们大脑里化学反应的结果啊。起码证明,咱们双方都有诚意。诚是文化化人的体现。文化化人,首先是使人的大脑里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嘛!说得通吧同志们?”
大家笑了。
谭书记:“言归正传。咱们全市,除了已留在兵团、农场、农村的,现有二十三万余名返城知青,以往十几年里,各行各业几乎都没发展,也就没产生什么就业岗位,城市一时消化不了你们,所以我极想听听你们有什么高招?”
张继红:“谭书记,如果事情不是变成了这样,我们的头儿真被判刑了,我们因而真闹将起来了,您会对我们怎样?”
谭书记:“如果不是林超然那一封信写得好,发表得也很及时,那现在事情是个什么局面,还真不好说了。幸而变成了现在这样。”
一名伙伴:“变成了现在这样首先对您是幸而的事。”
谭书记:“为什么首先对我是?”
另一名伙伴:“因为我们都是在返城知青中有一定能量的人。”
谭书记:“噢?”绵里藏针地说,“你们几个能量再大,还大得过党吗?中国共产党成功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一举拿下了‘四人帮’,坚决否定了‘两个凡是’,这种能量比你们的能量更大吧?我作为市委书记,也自有我的能量啊。硬碰硬,那在化学中叫‘相克反应’。一旦发生了,必然两败俱伤。所以我认为,咱们都避免了‘相克反应’,那就分不出什么首先不首先了,幸而是同时对我们双方而言的。”气氛一时凝重。
张继红:“同志们同志们,跑偏了!哎,谭书记,我们刚才都对那搪瓷盆发生了兴趣,您是特意叫人摆在这儿的吧?”
谭书记点头。按灭烟,问:“你们先回答我的问题,你们卖饺子,用什么装的?”
张继红:“报纸啊。我们糊成纸袋子。”
谭书记:“得用不少报纸,哪儿来的?”
一名伙伴:“废品收购站买几捆就能糊一二百个纸袋。”
谭书记:“这就难怪了。你们卖的饺子,有些的皮儿上,都印上了报上的字了。人家食品卫生检查部门的同志,照了相了,而且把照片寄给了我。废品收购站的报纸,那多不卫生?我又得说幸而了——幸而到目前为止,没有吃出病来的,否则你们麻烦大了,坐在这儿的肯定是另外一些人了。”
张继红:“我们当知青时,还吃过痘猪肉包的包子、饺子呢,也吃得欢实着呢,人不能活得太细致了。”
静之严厉地说:“你别狡辩了!不对就是不对,错了就要改,说那些有意思吗?”
气氛又凝重。
谭书记:“我没法儿一下子解决了二十几万人的工作。连你们几个的也解决不了。这个冬天你们还得靠卖饺子自谋生路,但我给你们解决了几处固定的柜台,以后工商等部门也不会找你们麻烦了……”
张继红:“可不用报纸袋,那用什么装呢?”
谭书记举起了盆:“这个怎么样?”
张继红:“我们哪儿来许多搪瓷盆呢?”
梁晓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