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十九章
谭书记:“这是市里一家集体性质的厂生产的。初衷嘛,是为了在‘文革’的第十个年头推向市场。‘文革’一结束,积压在库里了。集体企业本就周转资金有限,禁不住这种打击。如果是塑料的,回炉就是了,损失会小点儿。但是搪瓷的,全报废那个厂非黄了不可。”
静之:“您的意思是,希望我们以后卖饺子时,捎带着替他们把盆也卖出去?”
谭书记:“本来想最后议这件事,既然说到这儿了,就提前吧。帮那个厂解决燃眉之急,也成了我一件愁事儿。昨天想到半夜,忽然茅塞顿开。究竟可行不可行,还得听听你们的。”
张继红:“都印上那样的字了,这种盆谁还买?饺子不好卖,连盆更难卖了。”
谭书记:“他们给的价极便宜,收回成本就行。”
静之:“我认为,这种盆具有收藏价值。如果这样一种购买理念被认可了,连盆卖也不是不可行。也许,会比只卖饺子还卖得好。”
张继红:“别说,这是让人开窍的思路。有你的。你如果没来,我们损失大了!”
谭书记:“你叫什么名字?”
一名伙伴:“何静之。登在报上那封信就出于她的笔下。”
谭书记:“唔?不是你们中那个能量最大的林超然写的吗?”
静之:“是他写的。他是我姐夫。我只不过替他抄了一遍。”
张继红:“是啊是啊,她只不过抄了一遍。”
静之对张继红报以感激的一笑。
谭书记:“林超然怎么没来呀?”
张继红:“他是孝子。他老父母受了惊吓,他得在家陪陪老父母。”
谭书记:“可以理解。那,就照静之同志说的,试试看。怎么样?”
张继红:“且慢。这里还有个什么搭什么卖的问题。如果是盆搭饺子,那我们的饺子成搭配品了,对我们不利。”
一名伙伴:“那就吆喝成饺子搭盆嘛!”
张继红:“那,搭着卖的盆儿,谁还相信有什么收藏价值?”
静之:“中国词汇那么多,干吗非说什么搭什么呀?要贴出几份消息——买二斤饺子,可获得最低价的‘文革’收藏文物一件。买一斤的,还得不到呢!要低姿态、高调门地来卖!”
张继红:“谭书记,我们中不乏智者吧?”
谭书记:“我看静之同志的能量不亚于你们诸位。只不过你们具有的是扇动能量,而她具有的是推动能量。”
有几个人就又传看起盆来。
谭书记:“关于饺子和盆儿这件具体的事,咱们先议到这里行不行?静之同志,我想请你从宏观上谈一谈,为了尽快解决好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市里该主动做些什么?”
静之当仁不让地说:“那好,我说说。二十几万青年的就业问题,不是什么人一下子就能全部解决的。谁也不是上帝。但市里的领导们,也大可不必将我们视为负担,认为城市的胃根本难以消化我们。对于城市的机体,我们这一代人反而是宝贵的营养。我们具有相当顽强的生存能力,可以转化为自谋生路的原动力。但这种原动力,需要对我们有利的政策来激活它。所以,与其说我是代表二十几万人来要工作的,莫如说是代表这个群体来要政策的!”
张继红使劲鼓掌,大家跟着鼓。
谭书记点头。
静之:“只要知青个体自谋生路的诉求,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生产安全等方面符合有关的条例规定,那就要一路绿灯尽快发给个体营业执照,让视个体经营为洪水猛兽的思想见鬼去吧!”
张继红他们鼓掌。
静之:“返城知青们如果组织在一起创业,要给以适当的贷款扶持。应该低息,无息最好!在一个时期内,对自谋生路的知青个体和集体创业的他们,要考虑减税,甚至短期免税!中国人自谋生路集体创业的精神被压制得太久了,让我们来作解放那种精神的证明!”
掌声。
静之望一眼谭书记,欲言又止。
谭书记:“说下去啊!”
静之:“再说下去是不是不识趣了?您皱了好几次眉,却并不鼓掌。”
谭书记:“我不鼓掌是因为,都不是我一个人做得了主的事。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无所作为的借口。你说的我都赞同!我要排除一切阻力,尽力而为!”
静之笑了。
张继红他们又对谭书记大鼓其掌。
谭书记:“说得很好。说下去!”
静之干脆站了起来,一会儿扳手指,一会儿挥手臂,说得激情饱满。
谭书记带头鼓掌。
天黑了。市委书记站在台阶上与静之、张继红他们一一握手,不安地说:“晚上要宴请几位兄弟市的领导,不能留你们吃饭了,实在抱歉,多多谅解!”
张继红:“静之!”
静之转身。
张继红:“你表现太出色了,真想亲你!”
静之一笑:“心领了。”
张继红:“你觉得谭书记这人怎么样?”
静之:“你觉得呢?”
张继红:“印象良好。但也是一个绵里藏针的主儿。”
静之:“绵里藏针说明还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比那些一贯对上唯唯诺诺、不敢负责任的人强得多!”
一伙伴突然大叫:“我饿!”
另一伙伴推了张继红一下:“都怪你!非把两点的会改成三点,要不我在家里也早吃上了!”
另一名伙伴:“我中午都没吃,等的就是晚饭由市委书记来请,结果落了个空想一场!你小子得请我们吃!”
张继红:“好好好,我请我请。大家不辱使命,该请!静之也不许走!静之呢?”
静之的身影已走远了。
“饺子饺子!手工包的冻饺子!萝卜馅、酸菜馅的冻饺子!皮儿薄馅大的饺子!”
这是第二天上午,某露天市场的一个摊位,林超然在大声吆喝,案子上还摞着一摞搪瓷盆。
张继红小声地说:“别忘了盆儿!把盆儿也吆喝上。”
林超然张张嘴,没喊出声,闪开的同时小声说:“不会。你来。”
张继红:“废物典型!”拿起了一个盆儿,举着喊,“还有盆!盆、盆、这个盆,没裂纹儿!买二斤饺子搭一个盆儿!”
一妇女凑过来,拿起一个盆看。
张继红嘴甜地说:“婶儿,这盆儿有收藏价值!走遍全中国,再没地方买得到了!”
妇女:“来二斤!”
梁晓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