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十七品 小事分别
此处,如何为大欲性耶?或依彼此之衣服、施食、床坐、病缘药资具,或依五妙欲不知足之多性。所有如是之欲望、堕欲、大欲、贪、等贪……乃至……心之等贪,此言为大欲性。
[无惭、无愧、放逸]
此处,如何为无惭耶?是所有之无惭应惭之事,无惭恶不善法之成就,此言为无惭。
此处,如何为无愧耶?是所有之无愧应愧之事,无愧恶不善法之成就,此言为无愧。
此处,如何为放逸耶?或于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五妙欲心之弛缓、弛缓之所业,或于善法之修不坚固作性、不常作性、不穷终性、耽着[不修]性、离脱欲性、离缚性、不习、不修、不多作业、不摄持、不随行、放逸。所有如是之放逸、放逸相、放逸性,此言为放逸。
[不尊敬、恶言性、恶友性]
此中,如何为不尊敬耶?是所有之不尊敬、不尊敬性、不畏敬、不敬礼、不谨礼、不谨慎相、已不谨慎性、非戒、不殷重,此言为不尊敬。
此中,如何为恶言性耶?是于同法者有告言之时,不受如法谏性、不受如法谏、恶言性、逆取、敌对性、不尊敬、不尊敬性、不畏敬、不敬礼,此言为恶言性。
此处,如何为恶友性耶?彼诸所有之不信、恶戒、寡闻为有悭、恶慧,对于人人所作之依附、倚赖、倚、亲近、等亲近、亲敬、等亲敬、亲友性,此言为恶友性。
[不信、不宽仁性、懈怠]
此处,如何为不信耶?此处有人不信,或不信佛陀、法、僧伽。所有如是之不信性、不信相、不确信、不现前信,此言为不信。
此处,如何为不宽仁性耶?是五悭:住处悭、家悭、利养悭、色悭、法悭。所有如是之之悭、悭吝、悭吝性、贪吝、吝、吝啬、心之吝惜性,此言为不宽仁性。
此处,如何为懈怠耶?或于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五妙欲,心之弛缓、弛缓所业,或于善法之修不坚固作性、不常作性、耽溺[不修]性、离脱欲性、离缚性、不习、不修、不多作业、不摄持、不随行、放逸,此言为懈怠。
[掉举、非律仪、恶戒]
此处,如何为掉举耶?是所有心之掉举、不寂静、心之散乱、心之骚乱,此言为掉举。
此中,如何为非律仪耶?此处有人,依眼见色已而取相取好,故其眼根住于无防护者,则贪忧、恶不善法将流入。对于其事,从不防护,不护眼根,于眼根而不作防护。依耳闻声已……乃至……依鼻嗅香已……乃至……依舌嗜味已……乃至……依身触所触已……乃至……依意识法已而取相取好,故其意根住于无防护者,则贪忧、恶不善法将流入。对于其事,从不防护,不护意根,于意根而不作防护。[所有此等六种根之不守、不藏、不守护、不防护]。此言为非律仪。
此处,如何为恶戒耶?是身所犯之过失、语所犯之过失、身语所犯之过失,此言为恶戒。
[不见、不闻、难诘心]
此处,如何为对于诸圣之不见欲耶?
此中,如何为诸圣耶?诸圣者,是或诸佛、诸佛声闻。所有如是之对于诸圣之不见欲、非见欲、非俱会欲、非俱同欲,此言为对于诸圣之不见欲。
此处,如何为妙法之不闻欲耶?
此中,如何为妙法耶?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此言为妙法。所有如是对于妙法之不闻欲、不听欲、不习持、不受持,此言为妙法之不闻欲。
此处,如何为难诘心耶?
此中,如何为难诘耶?是所有之难诘、随难诘、非难、随非难、随已非难、轻蔑、轻侮、侮蔑、求缺点者,此言为难诘心。
[失念、不正知、心散乱]
此处,如何为失念耶?是所有之不念、不随念、不专念、不念、不忆念、不忆持、浮薄性、忘性,此言为失念。
此处,如何为不正知耶?是所有之无知、无见……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此言为不正知。
此处,如何为心之散乱耶?是所有心之掉举、不寂静、心之散乱、骚乱性,此言为心之散乱。
[不如理作意、恶道依付、心昧劣性]
此处,如何为不如理作意耶?于无常为常之不如理作意。于苦为乐之不如理作意。于无我为我之不如理作意。于不净为净之不如理作意。若于[四]谛不随顺、或心向转、随转、功用[认知]、存念、作意,此言为不如理作意。
此处如何依付恶道耶?
此中,如何为恶道耶?是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此言为恶道。对于所有此恶道之依付、倚赖、倚、亲近、等亲近、亲敬、等亲敬、亲交性,此言为依付恶道。
此中,如何为心昧劣性耶?是所有心之不安、不堪任性、固着、俱固着、昧劣、昧劣相、昧劣性、心之惛沈、惛沈相、惛沈性,此言为心昧劣性。
[四种]
[四漏]
此处,如何为四漏耶?是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此中,如何为欲漏耶?于所有欲之欲欲、欲贪、欲喜、欲爱、欲亲、欲闷、欲渴、欲恼、欲着,此言为欲漏。
此中,如何为有漏耶?所有于有之有欲……乃至……有着,此言为有漏。
此中,如何为见漏耶?或世间是常,或世间是无常,或世间是有边,或世间是无边,或命是身,或命与身异,或如来死后有,或如来死后非有,或如来死后有非有,或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所有如是之见、成见……乃至……颠倒执,此言为见漏。一切之邪见亦为见漏。
此中,如何为无明漏耶?于苦之无知……乃至……无明闩、愚痴、不善根,此言为无明漏。
此为四漏。
[四系]
此处,如何为四系耶?是贪之身系、瞋之身系、戒禁取之身系、执取为“是、真实”之身系。
此中,如何为贪之身系耶?是所有之贪、等贪……乃至……贪欲、贪、不善根,此言为贪之身系。
此中,如何为瞋之身系耶?是“彼既行损害于我”之……乃至……逆、暴恶、心之非悦性,此言为瞋之身系。
此中,如何为戒禁取之身系耶?是依此[佛教]以外之诸沙门、婆罗门之戒、净禁、净戒禁而为清净。所有如是之见、成见……乃至……颠倒执,此言为戒禁取之身系。
此中,如何为执取“是、真实”之身系耶?或“世间是常。唯此是真实。其他是愚痴”。或“世间是无常。唯此是真实。其他是愚痴”。若……乃至……或“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唯此是真实。其他是愚痴”。所有如是之见、成见……乃至……颠倒执,此言为执取“是、真实”之身系。除戒禁取之身系,一切之邪见亦为执取“是、真实”之身系。
此为四系。
[四暴流、四轭、四取]
此处,如何为四暴流耶……乃至……四轭耶……乃至……四取耶?是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此中,如何为欲取耶?是所有于欲之欲欲……乃至……欲着,此言为欲取。
此中,如何为见取耶?是无布施、无供牺……乃至……证知今世与他世而无示知[他]者。所有如是之见、成见……乃至……颠倒执,此言为见取。除戒禁取与我语取外,一切之邪见亦为见取。
此中,如何为戒禁取耶?是依此[佛教]以外之诸沙门、婆罗门之戒、净禁、净戒禁而为清净。所有如是之见、成见……乃至……颠倒执,此言为戒禁取。
此中,如何为我语取耶?此处有无闻之异生。不见圣者不知圣法,于圣法而不调顺;不见善士不知善士之法,于善士之法而不调顺。以色是我之等循观,或我是有色之[等循观],若于我是有色之[等循观],若于色有我之[等循观]。以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以识是我之等循观,或“我有识”之[等循观],或“于我有识”之[等循观],或“于识有我”之等循观。所有如是之见、成见……乃至……颠倒执,此言为我语取。
此为四取。
[四渴爱生]
此处,如何为四渴爱生耶?比丘或以衣为原因,所生之渴爱。或以施食为原因,所生之渴爱。或以床坐为原因,所生之渴爱。或以如是之好,更好为原因,所生之渴爱。
此是四渴爱生。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