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一览

卷第十(3/6)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卷第十

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会梦如两般。一悟无别悟。富贵与贫贱。更亦无别路。

婺州玄策禅师(见六祖)有智隍禅师。曾谒五祖。庵居二十年。自谓正受。师知隍所得未真。往问曰。汝坐此作么。隍曰。入定。师曰。入定有心耶。无心耶。若有心者。一切蠢动之类。皆应得定。若无心者。一切草木之流。亦合得定。曰。我正入定时。则不见有有无之心。师曰。既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则非大定。隍无语。良久问。师嗣谁。师曰。我师六祖。曰。六祖以何为禅定。师曰。我师云。夫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此语。未息疑情。遂造曹溪请决。而祖意与师冥符。隍始开悟。

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见六祖)肃宗。待以师礼。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与师试验。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僧问仰山。长耳三藏第三度为什么不见国师。山曰。前两度是涉境心。后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见。又问僧举前语问玄沙。沙曰。汝道前二度还见么。玄觉云。前两度若见。后来为什么不见。且道利害在什么处。僧问赵州曰。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未审国师在什么处。赵州云。在三藏鼻孔里。僧问玄沙。既在鼻孔里。为什么不见。沙云。只为太近)师一日唤侍者。者应诺。师曰。将谓吾辜负汝。却是汝辜负吾。(僧问玄沙。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沙云。却是侍者会。云居锡云。且道侍者会不会。若道会。国师又道辜负吾。若道不会。玄沙又道却是侍者会。且作么生商量。玄觉征问僧。什么是侍者会处。僧云。若不会争解恁么应。玄觉云。汝少会在。又云。若于这里商量得去。便见玄沙)。肃宗问。如何是无诤三昧。师曰。檀越踏毗卢顶上行。曰。此意如何。师曰。莫认自己作清净法身。又问师。师都不视之。曰。朕是大唐天子。师何以殊不顾视。师曰。还见虚空么。曰。见。师曰。他还眨目视陛下否。

○师问紫璘供奉。佛是什么义。曰。是觉义。师曰。佛曾迷否。曰。不曾迷。师曰。用觉作么。无对。又问。如何是实相。师曰。把将虚底来。曰。虚底不可得。师曰。虚底尚不可得。问实相作么。

○师化缘将毕。乃辞代宗。宗曰。师灭度后。弟子将何所记。师告檀越。造取一所无缝塔。曰。就师请样。师良久曰。会么。曰。不会。师曰。贫道去后。有侍者应真却知此事。后诏真入内。举问前语。真良久曰。圣上会么。曰。不会。真述偈曰。

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真后住耽源山。

西京荷泽神会禅师(见六祖)。祖上堂告众。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师乃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祖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

分派品第五十八(一百四十八则)

(六祖法嗣唯南岳清原二人。儿孙绵远。○南岳接马祖。直下分临济沩仰二枝。沩仰至五代无传。○清原接石头。直下分曹洞云门法眼三派。法眼至三代。流入高丽也)。

○南岳一枝临济茂  ○清原两派洞云长

南岳派

(让禅师)

南岳怀让禅师(见六祖)祖问。什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是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污染。乃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善自护持。

○又僧问。如镜铸像。像成后镜明。向什么处去。师曰。如大德为童子时。相貌何在。曰。像成后为什么不鉴照。师曰。虽不鉴照。瞒他一点不得。(以上振字函第五卷)。

南岳第一世

(马祖)

江西马祖道一大师(见南岳)僧问。为甚说即心即佛。师云。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僧云。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云。向伊道不是物。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云。且教伊体会大道。

○师匡徒日。让师遣一僧。去俟升堂时。乃出问作么生。看他道甚言句。僧如所教。回曰马大师道。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缺盐醋。让然之。(振字函第六卷)。

南岳第二世

(大梅 南泉 大珠 百丈 盘山 盐官 五泄 兴善 东寺 归宗 无业 亮座主 打地 水老 庞居士)

明州大梅法常禅师(见马祖)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师言下契。直入大梅山。住二十年。祖令一僧去问。和尚见马祖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祖向我道。即心是佛。僧云。马祖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去。任他非佛非心。我秪即佛即心。僧回举似祖。祖曰。梅子熟也。

○庞居士问。师久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师云。你向甚处下口。士云。百杂碎。师云。还我核子来。(振字函第七卷)。

池州南泉普愿禅师(见马祖)示众云。马祖说即心即佛。王老师不恁么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么道还有过么。赵州礼拜而出。时有一僧问州云。上座礼拜了便出。意作么生。州云。汝却问取和尚。僧遂问师。适来谂上座意作么生。师云。他却领得老僧意。

○师拟游庄。其夜土地先报。庄主预备。师到问庄主。争知老僧来。排办如此。主云。土地夜来报知。师云。王老师修行无力。被鬼神觑见。有僧问。和尚既是善知识。为什么被鬼神觑见。师云。土地前更下一分饭。(云居云。是赏伊罚伊)。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见马祖)有律师法明。谓师曰。禅师家多落空。师曰。却是座主家落空。明惊曰。何得落空。师曰。经论是纸墨文字。于声上建立名句等法。无非是空。座主执滞教体。岂不落空。明曰。禅师落空否。师曰。不落空。况文字皆从智慧而生。大用现前。那得落空。

○又有三藏问。真如有变易否。师曰。有变易。三藏曰。禅师错也。师却问三藏。有真如否。曰。有。师曰。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真如若无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尔者。真如即有变易。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外道。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不变易。如何即是。师曰。若见性者。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说不变。便作不变解。三藏曰。南宗实不可测。

○又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律师杜口。(振字函第六卷)。

又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师曰。法身无像。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华而显相。非彼黄华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曰。不了此意。师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华。着黄华。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争论。又问。何故不许诵经。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曰。不可离文字别有意耶。师曰。经有明文。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得意者越浮言。悟理者超文字。(世字函第八卷)。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参马祖)大众云集次。祖才升座。师乃卷却面前礼拜席。祖便下座。师再参。祖见师来。取禅床角头拂子竖起。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于旧处。师良久。祖云。你已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遂取拂竖起。祖云。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旧处。祖便喝。师直得三日耳聋。师侍祖行。忽见一群野鸭飞过。祖问。是什么。师云。野鸭子。祖云。甚处去也。云。飞过去。祖遂把师鼻搊。师负痛。叫阿爷。祖云。又道飞过去。元来只在这里。师因有省。师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忽一日既散。老人不退而白云。某甲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狐身。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言下省悟。作礼云。某甲已脱狐身。住在山后。乞依亡僧例。师次领众云。送亡僧。众皆罔测。直诣后岩。以杖挑出一枚死狐。依法火葬。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堕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什么。师云。近前来。与你道。檗遂近前。与师一掌。师笑云。将为胡须赤。更有赤须胡。(振字函第六卷)。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见马祖)因于市肆。见一客人买猪肉。语屠家曰。精底割一斤来。屠家放下刀。叉手云。长史。那个是不精底。师言下有省。又见人舁丧。歌郎振铃云。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幕下孝子哭云。哀哀。师忽身心踊跃。归举似马祖。祖印可。

杭州盐官齐安禅师(见马祖)唤侍者云。将犀牛扇子来。者云。破也。师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者无对(投子代云。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

婺州五泄灵默禅师(见马祖)到石头问曰。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头据坐。师便行。头随后。召云。阇梨。师回首。头云。从生至死。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什么。师有省。乃拗折拄杖。

○僧问。何物大于天地。师云。无人识得伊。僧云。还可雕琢也无。师云。汝试下手看。僧云。此个门中始终事如何。师云。汝道目前底事。成来得多少时也。僧云。不会。师云。我此间无汝问底。僧云。和尚岂无接人处。师云。待汝求接即接。僧云。便请接。师云。汝欠个什么。

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见马祖)白居易问。既曰禅师。何以说法。师曰。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譬如江湖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云何于中。妄起分别。又问。既无分别。何以修心。师云。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勿念起。问曰。垢即不可念。净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问。无修无念。何异凡夫也。师曰。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二病。是曰真修。真修者。不得勤。不得忘。勤即近执着。忘即落无明。此心要尔。

湖南东寺如会禅师(见马祖)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公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又问。师以何得。师曰。见性得。师方病眼。公讥曰。既云见性。其柰眼何。师曰。见性非眼。眼病何害。公稽首谢之。

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见马祖)刺史李渤问曰。教中道须弥纳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是妄谈否。师曰。使君读万卷书。是否。李曰。然。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着。李俯首而已。李又问。大藏教明得个什么边事。师举拳示之云。还会么。李云。不会。师云。这个措大拳头也不识。李云。请师指示。师云。遇人即途中授与。不识即世谛流布。(以上振字函第七卷)。

汾州无业禅师(见马祖)状貌瑰伟。祖曰。巍巍佛堂。其中无佛。师礼问曰。即心是佛。实未明了。祖曰。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又问。如何是祖师密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师才出。祖召曰。大德。师回首。祖云。是什么。师便领悟。礼谢云。某甲讲得诸部经论。将谓无人能过。若不遇师。虚度一生。尔凡学人问。多答莫妄想。

洪州西山亮座主(见马祖)祖乃问曰。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亮云。不敢。祖云。将什么讲。亮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争解讲得经。亮抗声云。心既讲不得。虚空莫讲得么。祖云。却是虚空讲得。亮不肯便出。祖召云。座主。亮回首。祖云。是什么。亮豁大悟。归告听众。某甲所讲经论谓无人及。今被马师一问。平生工夫冰释。

忻州打地和尚(见马祖)凡学者致问。惟以棒打地而示之。一日被僧藏却棒。然后问。但张其口。

洪州水老和尚(见马祖)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祖云。礼拜着。师才礼拜。祖便与一踏。师大悟。起来抚掌呵呵大笑云。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便识得根源去。

襄州居士庞蕴。字道玄(见马祖)。世儒为业。少悟尘劳。家珍数万。沉弃洞庭。有女灵照。常随。制竹漉篱。令鬻之以供朝夕。谒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顿领玄要。曾有偈曰。

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

一日因丹霞相访。见女灵照。问曰。居士在否。灵照放下篮子。敛手而立。霞又云。居士在否。灵照便提篮而去。居士将入灭。令灵照出视日午否。照曰。日中矣。而有蚀也。居士出看。照登父坐。合掌而亡。居士笑曰。我女锋捷矣。于是更延七日。州牧于公頔问疾。居士谓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枕公膝而化(以上振字函第八卷)。

南岳第三世

(沩山 黄檗 石霜 大安 古灵 赵州 长沙 子湖 甘贽 秘魔 祇林 普化 五台通)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见百丈)侍次。丈云。汝拨罏中。有火否。师拨云。无。丈自深拨。忽得少火。举以示云。此不是火。师忽省悟。丈云。欲见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方省己物。不从他得。

○师睡起。与仰山说。我适来得一梦。汝试原看。仰山取。一盆水。与师洗面。少顷香岩亦来问讯。师云。我适一梦。寂子原了。汝更与我原看。香岩乃点一碗茶来。师云。二子见解。过于鹙子。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见百丈)丈问曰。甚处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丈拈斧作砟势。师即打丈一掴。丈吟吟大笑。便上堂谓众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裴相以所解一篇示师。师接置于坐。略不披阅。良久云。会么。公云。未测。师云。若便恁么会得。犹较些子。若形于纸墨。何有吾宗。

潭州石霜山性空禅师(见百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若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绳。你若出得此人。即答汝西来意。仰山后问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曰。痴汉谁在井中。仰山再问沩山。如何出得井中人。沩山乃呼慧寂。寂应诺。沩山曰。出也。仰山曰。我在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

福州大安禅师(见百丈)问曰。学人欲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

○上堂云。大安在沩山。三十来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赶亦不去也。

○又云。有句无句。如藤倚树。疏山闻。遂径往彼请问。值师泥壁次。便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岂不是和尚道。师云。是。疏云。忽遇树倒藤枯时如何。师放下泥盘。呵呵大笑。归方丈。疏随后云。某甲四千里卖却布单。特为此因缘来。和尚何得相弄。师云。侍者讨钱还伊去。嘱云。后有独眼龙。为汝点破在。疏后到明。招举前话。招云。大沩可谓头正尾正。秪是不遇知音。疏却问。树倒藤枯时如何。招云。更使沩山笑转新。疏忽有省。乃云。沩山元来笑中有刀。遂遥礼悔过(统要五卷)。

福州古灵神赞禅师(见百丈)师本州大中受业。行脚事毕。却回省觐。受业师问曰。汝离吾去。得何事业。曰。并无事业。一日因浴。命师去垢。师乃拊背曰。好所佛殿。而佛不圣。其师回首视之。师曰。佛虽不圣。且能放光。其师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出得。其师置经。问曰。汝行脚遇何人。每每发言异常。师曰。某甲蒙百丈指个歇处。其师致斋。请师说法。乃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其师言下感悟曰。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以上振字函第九卷)。

赵州从谂禅师(见南泉)问。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可趣向否。云。趣向即乖。师云。不拟又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直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耶。师顿悟玄旨。

○师寻常见僧来。问云。曾到此间么。云。曾到。师云。吃茶去。或云。不曾到。师亦云。吃茶去。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僧云。和尚莫将境示人。云。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云。庭前柏树子。

○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云。老僧在青州作得一领布衫重七斤。

○僧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师云。吃粥了未。云。吃粥了。师云。洗钵盂去。其僧契悟。

○师因侍者报。大王来也。师云。万福大王。者云。未到。师云。又道来也。(黄龙南云。头头漏泄。罕遇仙陀。侍者只解报客。不知身在帝乡。赵州入草求人。不觉浑身泥水)。

○又云。如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枝草。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为一枝草用。佛是烦恼。烦恼是佛。有僧问。未审佛是谁家烦恼。师云。与一切人烦恼。僧云。如何免得。师云。用免作么。

○有婆令人送钱物至。请转藏经。师受施利。便下禅床转一匝。乃云。传语婆。婆。转藏经已竟。回举似婆。婆云。请转全藏。如何秪为转半藏(或出大随语统要六卷)。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斗神
天斗神
关于天斗神:在命运的安排之下方天一从一个不可一世的废物变回了天才,既然有了天才之名那命运更是让自己卷入了一个迷局之中。什么命运?方天一偏偏不相信,既然是命运那样的不公平,那便逆了这命运,与天斗,倒也其
攸夜
战神之帝狼归来
战神之帝狼归来
六年前,他是上门女婿,被他人陷害锒铛入狱!六年后,他是帝国战神,携倾世荣耀霸气归来!然。妻子被强行剖腹取子,孩子生死未卜,家人受尽欺辱……今朝。帝狼回归,辱我家人者,必将血债血偿!
十指冷血
战神之帝狼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战神之帝狼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六年前,他是上门女婿,被他人陷害锒铛入狱!六年后,他是帝国战神,携倾世荣耀霸气归来!然。妻子被强行剖腹取子,孩子生死未卜,家人受尽欺辱……今朝。帝狼回归,辱我家人者,必将血债血偿!
十指冷血
郁总知道我有了,夜夜睡不好
郁总知道我有了,夜夜睡不好
一夜之后的某天,媒体惊爆她怀孕的消息,男方正是城中首富郁北骁。“我亲自喂你吃的避孕药,怎么会怀上的?”面对他的质问,锦初:“郁总,生下还是打掉?你二选一?”【1V1结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
禾千千
穿书七零:被当锦鲤知青后,我带全村奔小康
穿书七零:被当锦鲤知青后,我带全村奔小康
唐清书穿书了,成了七零年代的恶毒女配!看着身边黑心的亲戚,背叛的青梅竹马,果断选择断绝关系去下乡!绑定签到系统,觉醒异能,唐清书撸起袖子使劲干,带领全村发家致富奔小康,一不小心成了全村的团宠!【请宿主
静竹